张春焕
- 作品数:43 被引量:36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4
- 2014年
- 目的 分析近年来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0 621例,8年平均发病率为55.92/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5-7月(39.82%),呈单峰高发;发病人群以0~14岁儿童和青少年为主(81.47%),<18月龄婴幼儿病例占1.22%,3-9岁儿童高发,5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782.78/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76︰1,0~14岁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5岁及以上人群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发病人群职业主要为学生和幼托儿童;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生在小学。结论 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一直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和暴发疫情的规范处置,提高重点人群的腮腺炎疫苗接种率。
- 吴德平陈健蔡衍珊梁建华傅传喜张春焕王小溪许建雄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疫苗
- 2010—2012年度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对6~59月龄儿童保护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评价2010—2012年度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流感疫苗)对儿童的上市后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0—2012年度6-59月龄的实验室诊断流感病例为病例组,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中随机选择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进行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保护效果。结果研究中共纳入1 255组研究对象。2010—2011和2011—2012年度,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完全免疫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3.2%(95%可信限(CI):52.2-85.0)和52.9%(95%CI:42.1-61.7),对6-35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优于36-59月龄儿童,完全免疫的保护效果优于部分免疫。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从1-3月的68.9%(95%CI:57.5-77.2)衰减至4-6月的48.4%(95%CI,33.8-59.7)。结论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儿童接种疫苗后可以减少52.9%-73.2%的流感病例,建议儿童每年及时进行全程免疫。
- 傅传喜贺晴许建雄杨琼英张春焕胡文穗董智强王鸣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疫苗病例对照研究儿童
- 广州市2016年人群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6年人群破伤风抗体水平情况,评价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免疫效果,为改进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在广州市抽取781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破伤风IgG检测,调查人口和疫苗接种信息。结果抗破伤风IgG总阳性率为71.6%(559/781),其中男性(78.1%)比女性(66.1%)高(χ~2=13.638,P<0.00),按时完成免疫(81.6%)比未按时完成(46.4%)高(χ~2=58.295,P<0.00),≤10岁、11~19岁和≥20岁年龄段阳性率呈递减趋势(χ~2=145.594,P<0.00),完成5剂全程免疫后<5年、5~9年和≥10年,阳性率呈下降趋势(χ~2=25.613,P<0.00)。将性别、辖区、年龄段和完成免疫情况纳入Logistic回型模型,11~19岁(OR=3.886,95%CI:1.546~9.766)和≤10岁(OR=16.761,95%CI:6.475~43.385)人群抗破伤风IgG阳性几率比≥20岁人群高,完成免疫人群抗破伤风IgG阳性几率比未完成免疫人群高(OR=1.976,95%CI:1.138~3.431)。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监测免疫效果,建议在成人中引进第6剂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强化免疫。
- 张春焕伍业健贺晴
- 关键词:破伤风IGG疫苗
- 2005—2019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突破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突破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影响。方法对2005—2019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突破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5—2019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突破病例为13 180例,占同期总病例数的19.5%且该占比呈现逐年波折向上趋势,从2005年的3.26%到2019年的53.52%。突破病例发病年龄高峰在3~5岁,男女性别比为1.95∶1,其中一剂突破病例占83.8%。含流腮成分疫苗初免在0岁完成的,突破间隔和发病年龄均较大,平均发病年龄在7~8岁。5岁完成第二剂含流腮成分疫苗可以较大程度地推迟发病年龄,发病年龄可推迟到9岁。结论采用一剂次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策略的,初始免疫在0岁完成的防病效果最佳,采用两剂次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策略的,第二剂疫苗在5岁完成可以较大程度地推迟发病年龄。
- 倪莉红黄勇许建雄张春焕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 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对儿童新甲型H1N1流感保护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评价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流感疫苗)对儿童新甲型H1N1流感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6月期间6-59月龄的实验室确诊流感病例为病例组,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中随机选择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进行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保护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50对研究对象。2013年2~6月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为57.7%(95%CI:46.6%-66.4%),对3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优于6—35月龄儿童.完全免疫的保护效果优于部分免疫。仅研究年度免疫与两个年度均免疫的儿童的保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流感疫苗对儿童新甲型H1N1流感具有中等的保护效果,建议儿童每年及时进行全程免疫。
- 贺晴李兆田陆建云李魁彪许建雄胡文穗董智强张春焕王鸣张丹枫聂军傅传喜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疫苗病例对照研究
- 中国老年人疫苗接种的现状、挑战和建议被引量:14
- 2022年
- 老年人群传染病的疾病负担高而且治疗和康复难度大。常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如流感、肺炎球菌疾病、带状疱疹等对老年人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而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中国老年人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差,疫苗接种率较低。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外文献,对中国老年人疫苗接种的现状和挑战进行了综述,对老年人疫苗接种提出了相关建议。
- 王雯倪莉红张习习张肇南宋祎凡张春焕张周斌余文周
- 关键词:疫苗疫苗接种老年人
- 2010-2015年广州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情况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大规模人群应用情况及接种反应的被动监测结果,评价PPV23的使用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广州市生物制品管理信息系统和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获得广州市2010—2015年PPV23预防接种资料;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接种PPV23后报告的AEFI个案;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结果2010—2015年广州市共接种PPV23 621 059剂,接种主要集中在〈10岁年龄组,占79.44%;60岁以上年龄组占9.38%。报告AEFI 243例,发生率为39.13/10万剂。一般反应199例,发生率为32.04/10万剂;异常反应25例,发生率为4.03/10万剂;偶合症16例,发生率为2.58/10万剂;心因性反应3例,发生率为0.48/10万剂;未发现罕见和极罕见不良反应。结论广州市PPV23的接种人群主要是儿童,老年人群接种率较低,被动监测数据未发现不同于其他疫苗的不良反应,PPV23的接种是安全的。
- 陈健许建雄张春焕谭慧峰李志群
- 关键词:接种情况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安全性
- 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的专家建议
- 2025年
- 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是加速疾病控制,减少发病和死亡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大规模人群接种疫苗制定规划和标准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迅速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从而预防、控制或阻断特定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为规范做好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有序、高效、安全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或保护重点人群,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范要求,结合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经验,制定了专家建议。本建议对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实施过程中的启动条件、部门协同、责任落实、组织动员、操作规范、异常反应处置等环节制定系统要求,为今后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王雯张春焕黄勇朱琦崔世恒刘艳朱志伟黄芳唐琳张周斌余文周
- 关键词:疫苗接种
- 广州市2006—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6—2012年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2年广州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61起,发病17 996例,平均罹患率为2.92%,以水痘、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类事件(83.51%)为主。3,4,6,9,12月是高发月份(62.91%);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小学、托幼机构和中学)突发事件多发(91.32%),但普通高校的年平均事件发生率最高(4.90%);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多发(47.07%),黄埔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年平均事件发生率最高(10.35%)。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和重点传染病的防控。
- 吴德平许建雄傅传喜蔡衍珊李铁钢董智强张春焕王小溪陈坤才
- 关键词: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
- 广州市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为准确掌握广州市全人群乙型肝炎(乙肝)最新流行状况,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王鸣刘建华蔡衍珊徐建敏许健雄曹毅敏云雪霞张旭倪莉红张春焕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