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喜武

作品数:56 被引量:266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丁香
  • 14篇丁香苦苷
  • 11篇中药
  • 8篇纳米粒
  • 7篇脂质纳米粒
  • 7篇固体脂质纳米...
  • 6篇丁香叶
  • 4篇药效
  • 4篇名方
  • 4篇经典名方
  • 4篇病毒
  • 3篇丹参
  • 3篇地黄
  • 3篇地黄饮
  • 3篇地黄饮子
  • 3篇星点设计
  • 3篇星点设计-效...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药食

机构

  • 5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0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鸡西矿业集团...
  • 2篇哈尔滨成程生...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珍宝岛...
  • 1篇京津冀联创药...
  • 1篇医药研究有限...

作者

  • 52篇张喜武
  • 30篇窦金金
  • 20篇李永吉
  • 7篇刘振强
  • 6篇王喜军
  • 6篇张弘
  • 4篇孙晖
  • 4篇管庆霞
  • 4篇张丽丽
  • 3篇冯宇飞
  • 3篇孙妍
  • 3篇杨明
  • 3篇李伟男
  • 3篇谢宁
  • 3篇赵宇巍
  • 2篇刘焱南
  • 2篇尹丽颖
  • 2篇徐红英
  • 2篇王艳宏
  • 2篇周琦

传媒

  • 12篇中医药学报
  • 6篇中医药信息
  • 6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成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滋阴美容女士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滋阴美容护肝女士药酒,包括以下组分:丁香叶、丁香、桑椹、天门冬、熟地黄、刺五加、枸杞、大枣和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滋阴美容护肝女士药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滋阴美容护肝女士药酒及其制备方法,运用正交...
窦金金张喜武周琦杨斯棋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强腰固肾、生精举阳功能的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强腰固肾、生精举阳功能的养生酒,包括以下组分:人参2~4份、肉桂2~4份、杜仲2~4份、肉苁蓉1~3份、山药1~3份、黄精2~4份,桑椹1~3份、枸杞0.5‑2份和400~600份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
张喜武窦金金李秋晗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分析及易混品种辨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系统整理分析黑龙江省平原地区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明确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和生态环境,对其中易混品种进行辨析。方法:利用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对黑龙江省平原地区药用植物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环境及分布情况,从外观形态方面对易混淆的药用植物进行辨析。结果: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共61种,分布在29科57属,主要分布于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结论: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重点野生药用植物分布较为集中,为黑龙江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喜武李洋朱健杨斯棋张利高瑞馨窦金金
关键词:野生药用植物
一种地黄饮子颗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黄饮子颗粒,该地黄饮子颗粒通过以下步骤制备:(1)按原料配比取熟地黄、肉苁蓉、石斛、远志、巴戟天、茯苓、麦冬、大枣、生姜、薄荷混合,进行水提,收集水提液,浓缩备用;(2)按原料配比取山茱萸、五味子、石菖...
张晓燕谢宁徐红英张喜武吴伦
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优选及HPLC法含量测定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优选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分别考察三种提取方法(冷浸法,加热回流法,超声法)对丹参药材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并以HPLC法测出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丹参酮ⅡA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最佳提取工艺为:4倍量95%乙醇超声2次,30min/次,合并滤液。丹参酮ⅡA在25.2-126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超声技术操作简便,快捷,试验重现行好。
孙妍孙瑜李永吉张喜武
关键词:丹参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有效相态为视角的生脉饮有效迭代相态研究及药效学验证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在以有效相态为视角的中药药性传递理论指导下完成生脉饮有效相态拆分、表征及药效学验证,指认生脉饮对气阴两虚型SD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治疗的有效迭代相态。方法采用膜透析及离心等方法,进行生脉饮有效相态拆分;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拆分后的生脉饮各相态及生脉饮全溶液进行粒径、Zeta电位、PDI值测定,以及采用盐度仪及电导率仪对拆分后的生脉饮全溶液各相态及生脉饮全溶液的盐度和电导率进行测定,完成生脉饮有效相态表征研究;在气阴两虚型SD大鼠心力衰竭模型上验证生脉饮的药效学研究。结果各相态的粒径大小的分布规律为混悬相态>生脉饮全溶液>胶体相态>真溶液;PDI的大小排列顺序为生脉饮全溶液>混悬相态>胶体相态>真溶液;各相态Zeta电位值的排列顺序为真溶液>胶体相态>生脉饮全溶液>混悬相态;各相态电导率的大小排列顺序为生脉饮全溶液>混悬相态>胶体相态>真溶液;各相态盐度的大小排列顺序为混悬相态>生脉饮全溶液>胶体相态>真溶液。生脉饮全溶液组和胶体相态组大鼠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真溶液组和混悬相态组大鼠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证实胶体相态为生脉饮全溶液的有效迭代相态。结论在中药药性传递理论指导下,以药效学研究为评价指标,以有效相态为视角进行生脉饮有效迭代相态指认,进而以有效迭代相态为评价指标指导新药开发,可为中药新药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窦金金张喜武王璐璇徐坐帝李永吉刘振强包蕾
关键词:生脉饮药效学气阴两虚
加减黄连温胆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加减黄连温胆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探索试验和大脑中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对照组、加减黄连温胆汤低剂量组、加减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通过化学比色法测定CAT、GSH-Px、SOD和MDA活性或者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CAT、GSH-Px、SOD的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除中药低剂量组CAT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外,中药高剂量组组CAT和两组GSH-Px、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减黄连温胆汤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CAT、GSH-Px和SOD的活性,降低MDA活性,通过抗氧化作用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起到治疗作用。
窦金金胡胜南李雪超陈红影陈凯张喜武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氧化应激
丁香苦苷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丁香苦苷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先天感染DHBV阳性3日龄浙江麻鸭30只。将麻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拉米夫定组、丁香苦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连续给药15天后停药观察5天。在用药前、用药5、10、15天及停药后第5天从腿胫静脉抽取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DHBV-DNA含量,停药5天后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丁香苦苷高、中剂量组的DHBV-DNA含量都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有改善肝脏炎症反应的作用,作用的强弱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但是丁香苦苷低剂量组未表现出明显的上述作用。结论:丁香苦苷在鸭体内具有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和对DHBV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方鉴张喜武李永吉王艳宏王丽敏
关键词:丁香苦苷鸭乙肝病毒荧光定量PCR麻鸭
药食同源类中药防治痛风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急剧攀升,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尽管现有的西药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痛风症状,但其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会对身体造成不可忽视的损伤。相比之下,中医药在痛风治疗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不仅疗效确切,而且用药相对安全,尤其是药食同源类中药的应用更是为痛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因此,食疗替代疗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与西医学的发病机制,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深入分析和总结了清热解毒类、解表类、补虚类等药食同源类中药及由药食同源物质组成为主的中药复方在痛风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着重明确了这类中药对痛风的作用效果及其效应成分,并深入挖掘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后期大力开发药食同源类中药用于痛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科学依据,更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借鉴。
宋靖雯窦金金尹丽颖黄毅然张喜武
关键词:痛风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
马钱子碱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与制备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优化马钱子碱纳米结构脂质载体(B-NLC)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溶剂乳化超声法制备B-NLC,以单因素考察法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结果所制备的B-NLC为淡蓝色乳光的透明液体。最优条件为药物用量为1.28 mg,泊洛沙姆188质量浓度为1.08%,固态脂质与液态脂质的比例为1.45∶1,平均粒径为(136.89±4.23)nm,多分散指数(PDI)为0.289±0.005,Zeta电位为(-34.46±0.31)m V,包封率为(68.98±2.06)%,载药量为(1.90±0.06)%。结论溶剂乳化超声法制备的B-NLC包封率高,粒径小,分布均匀,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以用于B-NLC制备与处方的优化,为马钱子碱的进一步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管庆霞张伟兵张喜武刘振强于欣李伟男华晓丹王锐冯宇飞吕邵娃
关键词:马钱子碱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