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萍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探讨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分析研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肿瘤科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研究,常规护理组50例,精细化护理组50例,观察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精细化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肿瘤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 张华萍
-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常规护理肿瘤内科护理质量
- 湖北孝感地区急诊858例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诊科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疾病防治重点。方法:对我院急诊科3年间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间死亡患者858例(男612,女246),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创伤类疾病、中毒分列急诊死亡病例的前4位;并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创伤类疾病及中毒性疾病是急诊科死亡患者的主要原因,加强以上几大类疾病的救治水平是降低急诊死亡率的重点,其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也为建立急诊预警机制提供了依据。
- 江涛张华萍彭清臻
- 关键词: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疗效预测临床探索
- 2010年
- 江涛张华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疗效预测血清转换率HBEAG
- 孝感城区院前急救患者的季节性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人民群众对社会医疗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医疗救援保障机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要加强和发展院前急救学科,就必须明确服务对象的特点。因此,需要从这些呼叫院前急救的病例中找出规律,欲为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及现场救治提出相应的对策。
- 王琼涛江涛杨海霞李睿张秀玲朱小青兰军张华萍
-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疗救援体系社会医疗保障人民群众
- let-7a靶向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物1调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微小RNA亚型let-7a靶向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物1(SOCS1)调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免疫逃逸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SCCHN细胞株舌鳞癌细胞(SCC25),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SOCS1是否为let-7a的作用靶点。将let-7a模拟物及阴性对照序列、抑制物及阴性对照分别转染人SCCHN细胞株SCC25,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let-7amimic组、mimic-NC组、let-7ainhibitor组和inhibitor-NC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SOCS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let-7a、SOCS1与PD-1、PD-L1的mRNA相对表达量;转染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T细胞亚群CD4^(+)、CD8^(+)分别与SCCHN细胞进行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组T细胞亚群CD4^(+)、CD8^(+)数目。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转染野生型载体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均下调(F=26.566,P<0.05),提示let-7a可靶向结合SOCS13′UTR序列。Westernblot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SOCS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let-7amimic组;人SCCHN细胞转染48 h后,let-7amimic组SOCS1、PD-1及PD-L1蛋白相对表达量最低,与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7,t=7.102,t=5.287;P<0.05),let-7ainhibitor组SOCS1、PD-1及PD-L1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与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7,t=9.647,t=7.256;P<0.05)。rt-qPCR结果显示,人SCCHN细胞转染48 h后,let-7amimic组let-7a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与各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54,t=7.452,t=6.328;P<0.05),let-7ainhibitor组let-7amRNA相对表达量最低,与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7;t=6.901,t=5.287;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et-7amimic组SCCHN细胞处于G0/G_(1)期的比例明显降低(t=5.286,P<0.05),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而let-7ainhibitor组CCHN细胞处于G0/G_(1)�
- 陈飞李俊杨宏山余婷婷张华萍李凤阳李璐朱颖莺
- 关键词:免疫逃逸
- HBVM阳性人群PreS1抗原检测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索PreS1抗原检测在HBVM阳性人群中的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0例HBVM阳性人群分别行乙肝三系、HBVDNA、PreS1抗原及肝功能检测。结果按HBeAg阳性、HBVDNA阳性;HBeAg阴性、HB-VDNA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阴性;HBeAg阴性、HBVDNA阴性各随机计入的250例HBVM阳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分别为227例(90.8%)、131例(52.4%)、41例(16.4%)、18例(7.2%)4组人群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前S1抗原阳性分别为358例(71.6%)、59例(11.8%),两组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抗原阳性组154例ALT升高(36.9%),175例AST升高(41.9%);前S1抗原阴性组41例ALT升高(7.03%),52例AST升高(8.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BV血清标志物,PreS1,并动态监测HBVDNA的含量,在观察HBVM阳性人群HBV复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前sl抗原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害呈正相关,对前S1抗原持续阳性的HBVM阳性人群,应尽早作进一步检查及时作抗病毒治疗,以避免严重肝损害的发性。
- 江涛张华萍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DNA
- 一种腿踝部放疗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腿踝部放疗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部设置有垂直定位板,垂直定位板上中部左右对称的开设有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第一孔洞中设置有第一定位板,第二孔洞中设置有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与垂...
- 李俊颜超艾念方勇张华萍汪文靖陈飞熊光宇汤权杜坚
- 文献传递
- 护士参与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的做法与效果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护士参与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的做法与效果。方法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集中讨论,运用"系统管理观"的管理理论,从质量要素与系统原因进行归因分析,查找护理安全隐患与漏洞,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参会者每人负责一例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制作成多媒体分别在全院护理安全会上汇报;由护士长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护士参与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可提高护士风险评估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孙爱玲彭淑华张华萍张小莉付晓丽徐秀丽
- 关键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
- 临床护理教学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护理教学实施全程导师带教模式,即护生进入临床科室第一位带教教师即为该护生在我院实习期间的全程导师,负责该护生实习全过程的督导及检查工作,采取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对全程导师进行培训、考核,制定工作职责,使其完成全程导师带教工作,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对带教教师进行评价,并对护生成绩进行考核。结果带教教师教学态度优秀率为99.69%,自身素质优秀率为98.20%,教学方法优秀率为93.57%,专业能力优秀率为91.39%,沟通交流优秀率为90.58%。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护生专业技能优秀率较没实施全程导师制带教护生提高。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实施全程导师制教学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带教水平及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 孙爱玲高建智张小莉张华萍袁岸龙徐秀丽
- 关键词:护生临床教学全程导师制带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