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兆杰

作品数:57 被引量:35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关节
  • 10篇切除
  • 10篇颈椎
  • 9篇腰椎
  • 9篇手法
  • 9篇手法治疗
  • 9篇术后
  • 9篇切除术
  • 9篇寰枢
  • 8篇整复
  • 8篇整复手法
  • 8篇椎板
  • 8篇寰枢关节
  • 8篇颈椎病
  • 7篇硬膜
  • 7篇整复手法治疗
  • 7篇椎板切除
  • 6篇硬膜外
  • 6篇手术
  • 6篇中医

机构

  • 51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53篇张兆杰
  • 27篇张世民
  • 25篇周卫
  • 21篇刘昱彰
  • 18篇吴冠男
  • 15篇章永东
  • 14篇李星
  • 14篇黎作旭
  • 12篇马明
  • 8篇张禄堂
  • 7篇刘灿
  • 7篇徐泉
  • 7篇孔焕宇
  • 5篇李莉
  • 5篇郝俊涛
  • 4篇何丽云
  • 4篇王慧明
  • 4篇刘洋
  • 3篇王荣国
  • 3篇张宇

传媒

  • 11篇中国骨伤
  • 6篇北京中医药
  • 5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中医药图...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改善地方性氟骨症患者体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以马钱子为主的中药复方改善地方性氟骨症患者体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地方性氟骨症患者30例,经中药马钱子为主的汤剂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征改善情况。以第三方进行数据分析的研究模式,采用McNemar配对资料χ2检验、符号秩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后颈椎、腰椎、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活动度及上、下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以马钱子为主的中药复方改善地方性氟骨症患者体征疗效确切。
张兆杰周卫郭培华桑志城郭四秀吴冠男郭四全何丽云
关键词:地方性氟骨症体征马钱子中医药疗法
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5-2011-06,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椎间cage和钛网植入、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随访的26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1周及随访时颈椎标准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的变化,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部分患者术后行MR检查,以观察脊髓减压程度和脊髓信号变化情况。结果26例患者经6~24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顺利实现骨性融合,无内植物的松动和移位。JOA评分由术前平均为(12.82±2.13)分改善至随访时平均为(16.10±1.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4.3%,其中优12例,占46.5%;良9例,占34.6%;中4例,占15.4%;差1例,占3.8%。融合节段的Cobb角由术前8.42°±1.63°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6.14°±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病例无死亡、感染、脑脊液漏、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减压充分又能较好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张世民马明刘昱彰张兆杰李星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压迫症前路减压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BEIS(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21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70~85岁,平均74.3岁。记录术前、术后1、12个月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分析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0 min。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1、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47±1.23、1.78±0.72、0.68±0.32,术前、术后1、12个月的ODI评分分别为32.48±10.03、19.53±3.55、5.15±1.02,术后2个时间点随访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给予保守治疗,术后3周恢复。1例肺气肿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无椎体或椎间隙感染、血管及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但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严重的椎间孔狭窄,经椎间孔入路操作困难,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可能并发神经激惹及术后感觉异常。
张世民吴冠男靳蛟刘昱彰黎作旭张兆杰马明种涛章永东
关键词:腰椎侧隐窝狭窄椎间孔入路
OpenSim肌骨模型在骨伤科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2025年
OpenSim是一款开源、免费的运动模拟与步态分析软件,可用于动态模拟和分析人体的复杂运动,目前在人体的生物力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由于OpenSim可以分析人体运动时的肌肉力量、关节力矩、肌肉协同激活等多维运动数据,可用于研究骨伤科筋骨失衡疾病和各种治疗手段的生物力学机制,在中医骨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OpenSim的基本特点、要素、分析流程、应用前景进行分析认为,OpenSim肌骨模型在中医骨伤科领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有助于阐述筋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手法的治疗机制,推动骨伤科疾病诊治的精准化。OpenSim肌骨模型的运用可以解决以往研究重视骨错缝,对筋出槽关注不足的问题,为骨伤科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方法。目前OpenSim的推广运用中还存在设备需求大、操作门槛高等问题,建议后续研究者可以采取多学科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数据共享等研究策略以推动学科发展。
李锐刘洋张兆杰张鑫微张琰朕胡滟琦杨灿毛舒石邱佳明
浅谈整体观下颈性眩晕的五脏论治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医学从五脏论治颈性眩晕的方法和思路。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从五脏理论论述颈性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辨证用药。结果:颈性眩晕的发生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五脏分型论治,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从五脏进行论治,为颈性眩晕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兆杰张世民章永东吴冠男刘昱彰黎作旭郝俊涛张宇马明靳蛟
关键词:整体观颈性眩晕五脏辨证论治
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孔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孔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自2007年2月~2010年4月对2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行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孔减压、椎间cage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按照VAS、NDI评分及融合节段的影像学资料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日常生活的影响及颈椎曲度的改变进行疗效评判。结果 17例获得随访,平均19个月。术中均未出现椎动脉损伤、神经根损伤及硬膜破裂的情况。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达到骨性融合,钢板无松动。术后1周、终末随访时,VAS、NDI和融合节段曲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终末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VAS和融合节段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孔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减压彻底,术中应避免损伤椎动脉。
张世民刘昱彰张兆杰李星周卫张禄堂王宏
关键词:颈椎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手术
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初步研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步研制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方法:通过对前期量表修订、典型病例访谈、核心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借鉴国内外相关量表等方法,形成初步量表。于2010年6月-2011年2月间,纳入住院患者100例: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22~65岁,平均51.8岁;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腰椎管狭窄症34例。应用该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对其进行认知性、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形成一个由3个域16个条目组成的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32例病情无变化患者两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显著相关性(r>0.9);该量表总体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36;每个条目得分与其所在域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该量表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对患者的评分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9)。结论:该量表有较好的认知性、信度和效度,可尝试作为腰腿痛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工具,但仍需进一步的评价和修订。
马明周卫张世民李星章永东黎作旭吴冠男张兆杰
关键词:腰腿痛量表认知性信度
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适应症,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5例,根据 JOA 评分和术后 X 线片判定改善率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35例患...
张世民蒋位庄李星张禄堂刘昱彰张兆杰
关键词:椎体次全切除术颈椎病改善率
文献传递
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治疗腰痛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
2023年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治疗腰痛中成药用药规律,为临床运用和新药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从《药典》中检索“腰痛”等关键词,建立治疗腰痛中成药数据库并对其术语进行规范,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对处方中涉及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内服中成药142种,外用中成药8种,内服中成药涉及药物359味。通过对《药典》中数据进行挖掘发现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当归,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主要为甘,最常用的药对是熟地黄-茯苓;常见证型有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聚类分析得到5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通过对《药典》治疗腰痛的内服中成药进行分析得到了其用药规律,可为临床运用和研发新药提供参考。
张兆杰李锐张鑫微杨灿张琰朕温海宝刘洋
关键词:腰痛中成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药规律
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对家兔硬膜外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以下简称"三七凝胶")对硬膜外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耳白品系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制作家兔椎板切除模型,在硬膜囊周围分别滴加三七凝胶、三七浓缩液、透明质酸钠、生理盐水,于术后第2、4、8周取材。通过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组局部硬膜外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硬膜外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Tunel染色显示,三七凝胶组在第2、4、8周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透明质酸钠组(P<0.01),且于第2周与三七浓缩液组无明显差异;透明质酸钠组在第2、4、8周与生理盐水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原位杂交检测Caspase-3表达的结果显示,实验第2周时三七凝胶组的Caspase-3表达量最高,较其他各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七浓缩液组较生理盐水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第8周时三七凝胶组的Caspase-3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三七浓缩液及透明质酸钠组(分别P<0.01,0.01,0.05)。结论:三七凝胶可明显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促进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的表达;透明质酸钠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大;三七凝胶诱导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促进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刘灿周卫孔焕宇徐泉李莉章永东张兆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