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新跃

作品数:28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过氧化氢
  • 4篇药物
  • 4篇水稻
  • 4篇内源
  • 4篇细菌
  • 4篇耐药
  • 4篇基因
  • 4篇杆菌
  • 4篇大肠杆菌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稻白叶枯病
  • 3篇叶枯病
  • 3篇叶枯病菌
  • 3篇胰蛋白酶
  • 3篇水稻白叶枯
  • 3篇水稻白叶枯病
  • 3篇水稻白叶枯病...
  • 3篇细菌耐药
  • 3篇枯病

机构

  • 22篇河南科技大学
  • 9篇兰州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6篇庞新跃
  • 20篇李欣
  • 6篇李红玉
  • 4篇张敏
  • 4篇古绍彬
  • 4篇李鑫玲
  • 3篇郭菡
  • 3篇刘严
  • 3篇王金生
  • 2篇吴影
  • 2篇于慧春
  • 2篇郭慧琴
  • 2篇王娜
  • 2篇王利平
  • 2篇王茅雁
  • 2篇朱文学
  • 2篇赵春燕
  • 2篇薛敏
  • 2篇王冰
  • 2篇赵丽娜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未来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时空定位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细菌内源过氧化氢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时空变化,探讨细菌增殖中过氧化氢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的积累位置。【结果】不同菌株内源过氧化氢水平不同,在细菌的整个细胞分裂周期中观察到过氧化氢在细胞壁上的积累水平维持稳定,在多个菌株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除细胞壁之外,还在2个新的位点(类间体结构和核区)出现过氧化氢的大量积累,表现出数量和空间定位的显著变化。【结论】在多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中发现胞内额外的大量过氧化氢积累和定位与细胞分裂的进程密切相关,这种过氧化氢的时空变化很可能是细菌分裂时的普遍现象。推测过氧化氢应在细菌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欣李鑫玲庞新跃朱文学樊金玲罗磊杜琳王娜王利平
关键词:细胞分裂过氧化氢水稻白叶枯病菌
胰蛋白酶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胰蛋白酶的用途,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检测生物体内及体外(如VB<Sub>2</Sub>反应体系)超氧阴离子产生体系中O<Sub>2</Sub><Sup>·</Sup><Sup>-</Sup>的...
李欣庞新跃王利平杨丽鹏李鑫玲尤晓颜乔家驹乔苏瑜
文献传递
蒙古沙冬青AmNAC1和AmNAC2的表达分析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被引量:4
2018年
NAC转录因子为植物所特有,是植物抗逆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组分,可通过激活许多抗逆功能基因的表达而使植物形成抗逆保护机制。本研究利用RT-qPCR方法分析了强抗逆植物蒙古沙冬青AmNAC1和AmNAC2基因在低温和脱水胁迫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其表达均受这两种胁迫的诱导而显著上调。同时利用PCR方法克隆到这两个基因的编码区cDNA和gDNA。其gDNA中均含有两个内含子序列。推测AmNAC1和AmNAC2的编码蛋白分别由351个和2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一个保守的NAC结构域。此外成功构建了两个基因的植物超表达载体。这些工作为进一步鉴定AmNAC1和AmNAC2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庞新跃庞新跃武雅琪薛敏薛敏郭慧琴郭慧琴
关键词:沙冬青NAC基因克隆
一种果蔬保鲜剂及胰蛋白酶在促进假丝酵母菌生防作用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蔬保鲜剂及胰蛋白酶在促进假丝酵母菌生防作用方面的应用,属于食品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果蔬保鲜剂,包括假丝酵母菌和胰蛋白酶,本发明通过平板涂布法将胰蛋白酶、假丝酵母菌和霉菌在培养基上划线培养,胰蛋白酶在增强...
李欣庞新跃张敏毕小惠钟永亮于慧春袁云霞刘雪茹
文献传递
植物病原细菌中超氧阴离子释放及其释放位点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实验发现很多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自身释放超氧阴离子的现象 ,其释放规律与菌株的致病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植物病原细菌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是多位点的 ,在细胞膜、细胞壁及无菌滤液中用化学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法 (Electronspinresonance ,ESR)都能够检测到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无论是自然生理状态下 ,还是SOD酶活性被抑制后 ,都显示各组分中无菌滤液的超氧阴离子浓度最高 ,可能是植物病原细菌超氧阴离子释放的主要位点。
李欣李红玉庞新跃王金生李敏权段建功杨福军
关键词:植物病原细菌
一种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金花葵根、叶、茎、花或者金花葵全株粉碎,加入去离子水浸泡,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得到混合溶液A;将金花葵材料提取混合溶液A后余下的物料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后,加入乙醇浸泡,?进行萃...
李欣乔家驹庞新跃李鑫玲唐子辰
文献传递
临床生物化学与生化检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被引量:5
2010年
生物化学的知识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而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已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学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医学高等院校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探索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新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合理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庞新跃李欣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生化检验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大肠杆菌转录调控因子oxyR与抗氧化基因ahpCF、katEG的协同作用
2018年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转录调控因子oxyR与抗氧化基因ahpCF、katEG在调控内源过氧化氢(H_2O_2)水平及生长繁殖中的作用。方法荧光法检测大肠杆菌内源H_2O_2,采用以氯化铈做特异染色剂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法和AR做染料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内源H_2O_2的数量变化。结果突变体菌株JI374中ahpCF基因的缺失导致内源H_2O_2积累减少,其生长速度显著提高。与此相反的是,katEG基因缺失的突变体菌株JI372和ahpCF、oxyR基因双突变菌株LC74中,内源H_2O_2水平上升,抑制了细菌的生长速率。结论 oxyR调控下的抗氧化体系相关基因不仅能够调控细菌内源H_2O_2水平,ahpCF、katEG与转录调控因子oxyR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控细菌的生长代谢与繁殖。同时,在ahp基因缺失条件下,kat基因起主导作用;在oxyR、ahpCF、katEG基因的协同作用中,oxyR应起决定性的作用。
钟永亮庞新跃张敏张志帅王伟杜丽娜毕小惠黄莹李欣
关键词:抗氧化过氧化氢大肠杆菌生长繁殖
植物病原黄单胞菌毒性相关基因对内源过氧化氢的上游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菌的avrXa7基因和ahpC基因的2个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菌株为研究对象,探讨植物病原细菌内源过氧化氢水平与菌株毒性的联系。AR/HRP法分析病原菌的过氧化氢清除力,组织化学法对细胞内过氧化氢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avrXa7基因的突变诱导病原菌毒性的显著降低,并引起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积累水平显著下降;ahpC基因的突变诱导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水平显著降低,但未能引起病原菌毒性产生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说明,在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病菌的致病机制中,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的积累水平并不能直接决定菌株的毒性,而是处在avrXa7基因的下游,受到avrXa7或者更多毒性相关基因的调控,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庞新跃李欣王娜刘严郭菡李红玉
关键词:毒性AHPC过氧化氢植物病原细菌
水稻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非寄主互作体系中病原细菌过氧化氢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互作体系中病原菌来源过氧化氢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水稻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的定位。【结果】突变体菌株细胞中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亚基C的缺失导致胞内其余过氧化氢清除酶活性的补偿性显著上升,使胞内内源过氧化氢积累水平显著下降,并引起病原菌与水稻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结论】病原细菌很可能是互作体系中过氧化氢的一个重要来源。病原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很可能在非寄主互作中造成细菌周围植物细胞的损伤,对植物细胞具有潜在的毒性。
李欣庞新跃朱文学李鑫玲刘严郭菡李红玉赵春燕
关键词:过氧化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