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武贤
- 作品数:41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骨龄测定X线摄影手腕部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龄测定X线摄影手腕部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托板、腕部固定带和手指固定带,所述固定托板为一平板,腕部固定带和手指固定带均分布在固定托板上。该装置避免了因被检查者体位不正、不自主运动...
- 张殿星田军巩武贤
- 文献传递
- 内听道底神经管孔发育不全的CT仿真内镜观察
- 采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方法观察正常人内听道底神经管孔的解剖及初探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耳正常颞骨扫描图像(正常组)和13 耳经高分辨率CT和MRI证实的内听道底发育畸形扫描图
- 巩武贤
- 关键词:仿真内镜内听道发育不全
- 文献传递
- 耳蜗发育畸形HRCT及蜗神经孔CTVE观察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耳蜗发育畸形和蜗神经孔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本院经耳科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耳蜗发育畸形的52例患者HRCT原始图像,观察耳蜗发育畸形的不同类别,用CTVE技术显示内听道底蜗神经孔形态。结果:52例中耳蜗不发育3例,耳蜗发育不全2例,不完全分隔Ⅰ型7例.不完全分隔Ⅱ型20例,共腔畸形4例,蜗神经孔发育不良10例.蜗轴缺如6例。结论:HRCT能准确显示各类骨性耳蜗畸形的特征.CTVE可立体直观的显示各类畸形伴随的蜗神经孔的螺旋形态的改变.是HRCT二维图像的有效补充。
- 巩武贤巩若箴
- 关键词:仿真内镜内耳畸形蜗神经
- 数字化断层融合对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DTS)对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DR片可疑骨折、或临床体征明显但DR片未显示骨折线的80例外伤患者,进行DTS检查,对比评价DR与DTS图像质量,分析DTS对骨折诊断的价值。结果 80例患者中,DTS图像良好75例,良好率为93.8%;一般5例,差为0例;DR图像良好55例,良好率68.8%,一般17例,差8例。56例可疑骨折的患者,DTS图像明确显示骨折线51例,排除骨折5例;16例DR检查阴性但临床体征明显的患者,DTS均发现骨折。结论 DTS技术可显示深在部位与结构t复杂部位的解剖结构,清晰显示骨折线,能显著提高骨折的检出率。
- 刘焕珍田军张殿星孙博巩武贤李同芬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骨折放射摄影术图像处理
- 耳蜗HRCT径线测量及在耳蜗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
用多层螺旋CT(MSCT)各向同性扫描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重建耳蜗标准方位图像,在耳蜗标准方位图像上测量正常耳蜗HRCT相关径线并建立正常值范围...
- 巩武贤
- 关键词:耳蜗畸形X线计算机
- 文献传递
- 数字化体层融合-去金属伪影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数字化体层融合-去金属伪影技术(T-Smart)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39例,髋关节21例29个关节,膝关节18例25个关节,共计54个关节,其中髋关节假体松动5例...
- 张殿星田军孙博巩武贤
-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
-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的影像表现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分析获得性骨肥大(SAPHO)综合征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SAPHO综合征的影像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28~68岁,平均51岁,X线平片检查9例、CT检查10例、MR检查3例、核索扫描检查3例.结果 9例胸前壁X线平片表现为胸骨上部、第一前肋及锁骨增生、硬化并肥大,相互之间骨桥形成或骨性融合;10例胸前壁CT检查,9例表现为胸、肋、锁骨区骨质增生硬化伴有骨质破坏,胸锁关节和胸肋之间骨性融合,1例仅表现为胸骨柄体关节骨质硬化,2例在轴面像上胸骨柄上缘似"海鸥翅"样改变.11例患者中除1例胸骨病变仪累及胸骨柄体关节外,其余10例胸前壁均多骨受累,其中8例呈对称性,2例为偏侧性(均为右侧).除胸前壁骨病变外,伴有骶髂关节炎、髂骨骨髓炎1例,胸椎骨髓炎2例,腰椎致密骨炎1例和双手掌指关节骨关节炎1例.MR检查3例,分别是胸锁关节、胸椎和骶髂关节,MRI显示锁骨头周围软组织肥厚,胸椎病变表现为椎体内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抑脂像以高信号为主,骶髂关节见软骨下长T1WI短T2WI信号.核素扫描3例,显示胸骨上部及锁骨区呈"T"形异常高浓聚.结论 胸前壁多骨受累是SAPHO综合征主要影像特点,可并发骶髂关节炎、脊椎及髂骨骨髓炎、腰椎致密骨炎和双手骨关节炎.
- 田军巩武贤刘立成徐爱德王世山
- 关键词:诊断显像
- 数字化体层融合-去金属伪影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体层融合-去金属伪影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39例患者,包括髋关节和膝关节,分别用FBP与T-smart两种方法进行重建,对比评价两种图像的质量,分析T-smart对评估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价值。结果 39例患者(包括髋和膝共54个关节)中,FBP图像4分15例,比率为38.5%;3分22例,2分为16例,1分1例,平均分为2.94;T-smart图像4分31例,比率为79.5%;3分18例,2分为5例,1分0例,平均分为3.48。结论 T-Smart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DTS图像上人工假体产生的伪影,清晰显示假体与周围骨质的关系;能够克服由于X线平片组织重叠、MSCT扫描金属伪影以及MRI检查金属扭曲变形等因素造成的无法正确评价假体周围骨质的不足,有助于早期发现人工假体松动和金属磨损颗粒病等术后并发症;可作为人工关节假体植入术后随访评估假体的稳固性的主要检查方法。
- 吴雯丽田军张殿星孙博巩武贤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图像处理
- 一种全脊柱X线摄影固定支架
- 一种全脊柱X线摄影固定支架,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扶手、可伸缩垂直杆组、水平直线滑动机构和下底座,水平直线滑动机构安装在下底座上,并沿下底座纵向滑动,可伸缩垂直杆组安装在水平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块上,安装在滑块上的可伸缩...
- 孙博张殿星巩武贤王道才
- 文献传递
- 数字化断层融合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优势。方法搜集x线平片可疑骨折但不确定或平片阴性但临床体征明显、不能排除隐蔽骨折的135例外伤患者,行数字化断层融合检查,对比观察X线平片及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分析行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隐蔽骨折显示的优势。随访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影像诊断结果对照。结果61例X线平片检查阴性,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显示寰枢椎骨折3例,半脱位4例;四肢关节骨折20例;手足及腕部骨折11例;颈椎、胸椎、腰椎骨折7例;骶尾骨骨折8例;鼻骨骨折4例;胸骨骨折、肋骨骨折、眼眶骨折、下颌骨骨折各1例;x线平片可疑骨折或脱位51例,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肯定骨折诊断34例,排除骨折17例;X线平片和数字化断层融合均诊断正常23例。随访观察断层融合技术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诊断骨折共95例。结论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诊断一些深在部位和复杂部位的骨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提高了骨折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
- 田军巩武贤张殿星田野黄世廷
- 关键词:骨折放射摄影术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