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京辉
- 作品数:35 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分离志贺菌中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临床分离志贺菌携带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型及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08-2011年本地区分离出的志贺菌83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型ESBLs耐药基因,明确基因型,阳性产物序列在GenBank上进行比对确定基因亚型,并通过DNAman软件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对携带CTX-M型ESBLs耐药基因菌株按照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志贺菌对8种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 83株志贺菌中,13株携带CTX-M型ESBLs基因,阳性率为15.66%。对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均为CTX-M-9型中的CTX-M-14亚型,未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药敏结果显示,13株携带CTX-M型ESBLs基因菌株对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等头孢类抗生素耐药,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等头孢类抗生素均敏感,部分菌株对氨曲南耐药。结论本地区志贺菌中CTX-M型ESBLs以CTX-M-14亚型为主,基因结构稳定,携带CTX-M-14型ESBLs菌株呈多重耐药。
- 苗元王永全崔京辉吴本和王利萍刘静张晶波
- 关键词:志贺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型耐药性
-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2010年麻疹血清学检测与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监测麻疹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8年-2010年西城区疑似麻疹病例,采用ELISA方法进行麻疹病毒血清IgM抗体检测。结果:2008年-2010年西城区分别采集了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57例、48例和47例,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81%(13/57)、29.17%(14/48)和46.81%(22/47);以24岁以上病例阳性数最多,5岁以下阳性率最高。结论:2008年-2010年西城区麻疹阳性率逐年上升,尤其是2010年上升明显。
- 张晶波崔京辉李达王永全
- 关键词:麻疹血清学检测
- 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肠道病原菌监测结果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监测北京市西城区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分析主要病原菌种类变化及耐药趋势,为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87-2008、WS 271-2007、WS 289-2008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监测结果显示,8—10月份为腹泻病高发期,308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9株,检出阳性率为12.66%。以弧菌属为优势菌群,其次为沙门菌和志贺菌,志贺菌以宋内血清型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菌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病原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较普遍,但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较敏感。结论该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并且有年龄、季节的分布特点,有些流行菌型也出现明显变化,应加强日常监测,并根据病原菌的菌型变化和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 苗元刘静王利萍崔京辉王永全杨青俊刘京生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肠道病原菌耐药性
- 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了解近两年北京市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忡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病毒性腹泻预防与控制描施调整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月~2012年3月随机选择北京市西城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收集196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利用随联免疫试验检测轮状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标本总附性率39.3%(77/196);38例检出轮状病毒,阳性率19.4%;33例检出人杯状病毒,阳性率16.8%;8例检出人星状病毒,阳性率4.1%;9例检出肠道腺病毒,阳性率4.6%。分别占总阳性检出的49.4%、42.7%、11.7%和10.4%(其中包括混合感染11例,占总阳性检出的14.3%)。患者主要为2岁以下儿童,男女罹患率没有统计学差异(x2=0.42,P〉0.05)。结论病毒性腹泻病人中4种病毒均有检山,其中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是主要的致病病原体。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2—5月份次之、6—9月最低。
- 王永全苗元刘静王丽萍崔京辉吴本和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人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
- 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4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检测情况,为麻疹的监测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疑似病例200份血标本的检测结果及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2011—2014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32.50%(65/200);各年份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00%、4.35%、33.90%和44.09%;不同年份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例麻疹疑似病例中,<5岁组65例,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35.38%;>24岁组97例,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34.02%;31例接种疫苗,接种率为15.50%;IgM抗体阳性病例疫苗接种率(3.08%)低于IgM抗体阴性病例(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1—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血清检测阳性率2012年降低,然后逐年上升,5岁以下儿童通过麻疹疫苗免疫接种麻疹将得到控制,为实现消除麻疹的计划,有效控制和预防成人麻疹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 张晶波崔京辉李达王敬辉王永全
- 关键词:麻疹IGM抗体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
- 2013年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全年随机采集北京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5 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轮状病毒(HRV)、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杯状病毒(HuCV)、肠道腺病毒(AdV)及星状病毒(AstV)。 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43份,标本总阳性检出率52.7%(128/243),4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HRV(26.3%,64/243)、HuCV(16.9%,41/243)、AdV(4.9%,12/243)和AstV(4.5%,11/243),分别占总阳性检出的49.9%、32.1%、9.3%和8.5%(其中包括混合感染10例,占总阳性检出的7.8%)。患者以≤2岁儿童为主,不同年龄组之间病毒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397,P=0.009),不同病毒发病高峰期不同,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0,P〉0.05)。 结论 HRV和HuC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4种病毒总检出率以12~18月龄组最高;全年中以12月的病毒检出率最高;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 王森王永全苗元高志勇崔京辉胡晓芬靳博
-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
- 北京市西城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两家哨点医院每周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40~60份,提取病毒RNA,采用real-timePCR法进行鉴定。结果 1 545件流感样标本中有290件甲型H1N1阳性,总阳性率为18.77%。青壮年的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较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因对此新型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而普遍易感。2009年10~12月出现一次小规模社区暴发,流行呈波浪进程,于2009年第42周至第47周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结论西城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符合流感大流行的特征,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流行。
- 李达张晶波王永全杨青俊胡晓芬吉彦莉崔京辉苗芳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荧光定量PCR
- 2004—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食品的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检测和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西城区的超市和普通市场为采样地点,于2004—2006年采集5种(生肉、熟肉、水产品、冰激凌、蔬菜)共430件食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这4种致病菌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按照不同年度,不同采样地点,不同种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30件样品中,共有114件检出致病菌,阳性率为26.5%。2004-2006年阳性率分别为25.8%,28.6%,25.0%。采自超市和市场的样品阳性率分别为22.0%,30.1%。5种样品均检出致病菌,生肉类和熟肉类阳性率比较高,分别为42.6%,34.1%。在检出的124株致病菌中,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67.8%),沙门菌(30.6%),金黄色葡萄球菌(1.6%),未检出O157:H7。结论西城区食品致病菌污染比较严重,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沙门菌为主。应加强对食品的监测管理,重点监测上述致病菌。并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预防、处理和治疗食物中毒赢得时间。
- 李达王永全张晶波王利萍崔京辉
- 关键词: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
- 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年流感监测结果。方法由两家哨点医院每周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共40~60份,提取病毒RNA,应用real-time PCR法和MDCK细胞分离法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2 077件流感样样本,其中790件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38.04%。其中男性样本1 050件,阳性402件(阳性率38.28%),女性样本1 027件,阳性388件(阳性率37.78%)。哨点医院A送检样本1 071件,阳性410件(阳性率38.28%),哨点医院B送检样本1 006件,阳性380件(阳性率37.77%)。阳性率最低的是2009年6月,为1.65%,阳性率最高的是2010年1月,为91.41%,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期间阳性率在50.00%上下。其中H3N2流感阳性117件,甲型H1N1流感阳性292件,B型流感阳性373件。790件样本经MDCK细胞培养后,共有143件阳性,阳性率为6.88%。结论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年流感流行高峰为2009年10月~2010年2月。存在H3N2、甲型H1N1和B型三种流感流行,以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
- 李达张晶波杨青俊王永全胡晓芬吉彦莉崔京辉苗芳
- 关键词:流感监测荧光定量PCR
-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风疹病毒实验室检测情况与分析
- 2010年
- 目的:为了监测风疹的流行情况,针对2008年西城区疑似风疹病人的血标本以及北京地区部分疑似风疹病人的咽拭子及尿液标本,我们分别进行了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血清抗体检测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IgM抗体检测,采用细胞培养法对咽拭子及尿液标本进行风疹病毒的分离,并用RT-PCR方法对病毒的细胞培养液进行病毒核酸鉴定。结果:2008年西城区共采集了57例病人的血清标本,风疹病毒抗体阳性为24例,阳性率为42%;采集了26例病人咽拭子及尿液标本48份,通过病毒分离及RT-PCR鉴定,共检出20例(31份标本)风疹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76.9%。结论:抗体检测适用于RV感染的初步和早期诊断,尽管快速但阳性率低;而病毒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高,更为准确,将二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监测与预防风疹病毒的感染。
- 张晶波崔京辉李达王永全
- 关键词:风疹病毒病毒分离鉴定尿液标本咽拭子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