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崇涛

作品数:24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戏曲
  • 5篇戏剧
  • 4篇中国戏曲
  • 3篇杂剧
  • 2篇艺术
  • 2篇中国戏曲艺术
  • 2篇琵琶
  • 2篇琵琶记
  • 2篇曲学
  • 2篇曲艺
  • 2篇西门庆
  • 2篇西厢记
  • 2篇戏曲研究
  • 2篇戏曲艺术
  • 2篇戏文
  • 2篇门庆
  • 2篇金瓶
  • 2篇金瓶梅
  • 2篇金瓶梅词话
  • 2篇教坊

机构

  • 20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伦敦大学
  • 1篇中国戏曲学院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 1篇中央戏剧学院

作者

  • 20篇孙崇涛
  • 1篇池浚
  • 1篇叶长海
  • 1篇陈靝沅

传媒

  • 2篇文献
  • 2篇中华戏曲
  • 2篇戏曲研究
  • 2篇文化艺术研究
  • 2篇文化遗产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戏剧艺术
  • 1篇民族艺术
  • 1篇传记文学
  • 1篇艺术百家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戏曲史学刍议被引量:6
1999年
文章就中国近代戏曲史学发展话题,在新、旧世纪之交,反思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文章认为,自王国维始,我们才有区别于依傍中国韵文学附支地位的旧》曲学" 的真正、严格意义的中国戏曲史学。近代中国戏曲史学呈现无序却丰富多采的局面。中国戏曲是表演的艺术,本质与灵魂是在表演,中国戏曲史学应以此为观念支柱,审视各种历史现象和重构学科体系。文章还就如何走出目前戏曲学术界存在的研究队伍、研究观念、研究途径、表述方式等方面的》怪圈" ,以及新世纪戏曲史学的未来构想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孙崇涛
关键词:表演艺术研究学科
我与南戏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系作者所著《南戏论丛》“代序” ,本刊有删节。文章回顾了作者研究中国南戏的经历 ,总结了南戏研究的体会与见解。认为南戏在整个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位置 ,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艺术 ,它全面奠定中国民族戏曲艺术体系与基本格局 ,不仅历史跨度漫长 ,而且血脉贯穿中国戏曲800年历史始终 ,与当代戏曲密切沟通。研究南戏不仅是总结历史、利用遗产的需要 ,也是直接关系现今戏曲改革和今后戏曲发展命运的重要课题。研究南戏应该更多关注南戏的艺术本体 ,将深入、艰苦、严谨的文献史料发掘与研究 ,同观照南戏综合、立体的艺术实践形态紧密结合 ,开拓新领域、提出新命题 ,成果表达要面向多数读者 ,注意可读性。
孙崇涛
关键词:艺术形态
《金瓶梅》戏剧史料辑说被引量:3
1989年
《金瓶梅》中包含着丰富而珍贵的戏剧史料,它对研究中国戏剧史,尤其是考察明中叶的戏剧形态及其渊源、发展来说,至为重要。对此,前人曾有所论列。然而综观各文,对于《金瓶梅》戏剧史料的钩稽,仍感有好些被忽略、遗漏了的地方,而一些已被征引的材料,由于论者理解上的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见解。因此,将《金瓶梅》中的戏剧史料尽可能完备地重予搜辑、考释,无论对提供戏剧研究史料,还是对研究小说本身来说,都仍感十分必要。
孙崇涛
关键词:西门庆海盐腔教坊杂剧家乐
《西厢记》题材别论
2007年
元杂剧《西厢记》的题材来源,虽直接本于唐传奇《莺莺传》,但其可能接受过更早的《世说新语·韩寿偷香》的影响。
孙崇涛
关键词:《西厢记》题材
中国南戏研究之再检讨被引量:6
1996年
1986年,笔者曾以《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下称《检讨》)为题,提交次年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戏曲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论文。该文意在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及迄止1985年的当代中国南戏学术研究情况,作一番较全面的评述,并就研究中存在的若干分歧问题和今后研究的前景展望,提出自己的见解。拙文发表后,曾引起各处留意。
孙崇涛
关键词:宋杂剧《张协状元》中国戏曲艺术目连戏弋阳腔
明人改本戏文通论被引量:26
1998年
孙崇涛
关键词:戏文明人中国戏曲明清传奇地方戏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从戏文辑佚看钱南扬先生的治学精神与学术贡献被引量:4
2009年
钱南扬先生是中国近代南戏专业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的南戏研究成果为中国近代南戏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为发展中国南戏学作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杰出贡献。钱先生戏文辑佚、校注与论著三方面南戏研究成果中,戏文辑佚是基础。他的宋元戏文辑佚,展现了他对待研究工作坚持不懈的攻关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出发的创新意识,这些治学品质是钱先生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精神保证,也是我们今天纪念他时最应倡导学习和发扬的治学精神。
孙崇涛
关键词:治学精神学术贡献
心寄澹泊,意存高远——中国戏曲史家孙崇涛先生访谈
2017年
池浚(以下简称“池”):孙老师,您的家乡浙江瑞安是江南戏曲活动重镇,听说您很早就接触戏曲,您还记得平生头一回看戏的情景吗?孙崇涛(以下简称“孙”):这个记得。说起来还挺有戏剧性,现在搞戏曲研究的我,平生头一回看戏,竟被吓哭了。大概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我还不满三岁,家乡瑞安人称作“绍兴班”的浙江嵊县女子越剧团像是头一回来瑞安城内演出,演戏地点在城东北角城乡交界处的“仲容文化馆”——为纪念乡先贤清末国学大师孙诒让(字仲容)而建。文化馆讲台做戏台,礼堂摆放排排长木椅做观众席。那时“绍兴班”好像还没有取得进正规戏院售票演出的资格。
孙崇涛池浚
关键词:史家戏曲活动戏曲研究国学大师戏剧性
“温昆”的历史启示被引量:1
2009年
温州旧名"永嘉",现在所称的"永昆",即是"温州昆腔班",可简称"温昆"。它有过极其辉煌的年代。特别是晚清以来,温州地区花部戏勃兴,争艳斗胜,民国之后,又有京剧、越剧等外来剧种戏班占据温州剧场主体地位,"温昆"在此生存夹缝中却依然花盛叶茂,屹立不倒。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其中关乎任何戏曲剧种兴衰的四方面基本规律,即:特色是优势,演员是支柱,剧目是活力,市场是命脉。这是"温昆"留给我们今天进行昆剧扶植、改革、发展工作很有价值的历史启示。
孙崇涛
王骥德的戏曲创作论——评《曲律》被引量:3
1983年
本文从我国戏曲理论发展史的角度,对明代重要艺术理论论著《曲律》的创作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论,肯定了《曲律》在戏曲创作论方面的重要贡献与深远影响,同时也指出其时代的局限性及其理论上的缺陷与徘徊。文章并认为,认真清理、科学总结包括《曲律》在内的我国丰富的戏曲理论遗产,努力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剧学理论体系,是充实我国艺术理论宝库,促进当前与今后舞台艺术水平提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孙崇涛叶长海
关键词:王骥德曲律中国戏曲艺术戏曲理论当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