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商迎辉

作品数:19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去皮
  • 3篇内皮
  • 3篇节能
  • 3篇节能环保
  • 3篇节能环保型
  • 3篇冷冻处理
  • 3篇护色
  • 3篇护色处理
  • 3篇环保
  • 2篇叶酸
  • 2篇益生菌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应激
  • 2篇玉米黄
  • 2篇玉米黄素
  • 2篇生物法
  • 2篇食品

机构

  • 16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兴安职业技术...

作者

  • 17篇商迎辉
  • 15篇劳凤学
  • 7篇黄汉昌
  • 1篇焦正
  • 1篇刘端祺
  • 1篇劳文艳
  • 1篇张健
  • 1篇刘冬颖
  • 1篇李棠
  • 1篇张丽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节能环保型去皮护色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去皮护色装置,本设备属于一种绿色节能装置,其包括:制冷单元、冷冻单元和高压冲洗去皮机构和护色子系统;所述制冷单元用于将氮气制冷至设定温度;所述冷冻单元包括用于容纳坚果仁的冷冻容器,所述冷冻容器包...
劳凤学商迎辉章丽娜李梦洁耿树香
一种多种益生菌发酵果蔬汁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种益生菌发酵果蔬汁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挑选果蔬原料;果蔬原料清洁加工;制备原料汁;原料汁定容与调配;灌装;灭菌;接种;后熟;储存。本发明依次经过原料挑选、原料清洁、原料汁制备、调配、灌装、灭菌、冷却...
劳凤学赵范范商迎辉魏俊
文献传递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生物素的不确定度评估被引量:15
2019年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259-2016规定的微生物法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生物素含量进行测定,根据CNAS-CL07:2011要求并依据JJF1059.1-2012和GB/Z22553-2010对测定过程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评估,即对测量重复性,试样称量及稀释,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及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偏差5个方面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并确定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经测定,婴幼儿谷粉中生物素含量为(32.49±2.64)μg/100 g,P=95%,k=2。微生物因素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显著,由标准曲线拟合和重复测量体现。
商迎辉章丽娜李梦洁赵范范刘馨君魏俊黄汉昌劳凤学
关键词:微生物法婴幼儿配方食品生物素不确定度
玉米黄素对内质网应激引发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023年
目的:研究玉米黄素对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衣霉素(TM)损伤组(5μg/mL)、玉米黄素保护组(5μmol/L)和损伤加保护组。采用Caspase 3试剂盒检测Caspase 3活性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PERK、CHOP,PERK下游信号分子elF2α和ATF4,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结果显示:与TM模型组相比,玉米黄素处理后PERK及其下游调控蛋白elF2α和ATF4的表达能力显著下降(P<0.01),Beclin 1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未加自噬抑制剂相比,玉米黄素组的GRP78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TM模型组的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玉米黄素处理组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TM模型组(P<0.01)。结论:玉米黄素能减轻由内质网应激引起的损伤作用,并且可逆转TM引起的损伤。其作用机制是:玉米黄素通过抑制PERK通路,进而抑制GRP78与ERS感受器的分离,降低促凋亡因子CHOP的水平,通过调控保护性自噬来缓解ERS。
商迎辉魏俊李梦洁刘芸如黄汉昌劳凤学
关键词:玉米黄素内质网应激SH-SY5Y细胞细胞凋亡
神经干细胞的三维培养及其在神经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作为从二维(two-dimensional,2D)培养衍生出的新技术,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培养不仅能够模拟脑内微环境,更好地维持NSCs增殖及分化能力,还能进一步形成脑类器官。3D培养NSCs及脑类器官均可作为有效的体外细胞模型,不仅能模拟神经疾病的发病过程,还可应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另外,利用NSCs移植及定向分化等特征修复和替代死亡的神经细胞,可延缓或抑制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等神经系统疾病。NSCs的3D培养将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大脑发育过程,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有助于寻找药物靶点和药物开发。由此可见NSCs的3D培养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NSCs的特性和3D培养方式,及其在神经疾病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赵范范章丽娜商迎辉劳凤学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系统疾病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神经元和突触丢失等。目前已被批准的药物只能减缓症状,无法完全治愈本病。干细胞具有特殊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和重新编程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开发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为A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策略。iPSCs技术与基因编辑、3D类器官、生物材料支架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认识和治疗AD的新方法。该文就iPSCs疾病建模应用于AD发病机制研究及早期生物标志物检测、iPSCs与3D支架结合的细胞治疗,以及iPSCs应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梦洁章丽娜商迎辉黄汉昌劳凤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诱导多能干细胞细胞模型细胞移植药物筛选
一种节能环保型去皮护色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去皮护色装置,本设备属于一种绿色节能装置,其包括:制冷单元、冷冻单元和高压冲洗去皮机构和护色子系统;所述制冷单元用于将氮气制冷至设定温度;所述冷冻单元包括用于容纳坚果仁的冷冻容器,所述冷冻容器包...
劳凤学商迎辉章丽娜李梦洁耿树香
文献传递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中双歧杆菌计数不确定度的评定被引量:3
2021年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GB 4789.35-2016),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中的双歧杆菌计数的样品稀释和加样过程中,既可以使用1 mL无菌吸量管也可以使用微量移液器。本研究的目是比较两种量具对双歧杆菌计数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对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中双歧杆菌计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不确定度评定主要从影响较大的样品制备、样品稀释、加样和重复检测等几方面进行,样品的双歧杆菌计数过程中样品稀释和加样时分别使用1 mL无菌吸量管和微量移液器。当包含率在95%时,使用吸量管进行稀释和加样时,样品中双歧杆菌计数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为0.28,样品双歧杆菌数的对数值区间为9.35~9.91,样品中双歧杆菌数的置信区间为(2.2~8.1)×10^(9)CFU/g。以移液器作为稀释和加样量具,扩展不确定度U为0.36,样品中双歧杆菌数的对数值区间为9.43~10.15,样品双歧杆菌数的置信区间为(2.7~14)×10^(9)CFU/g。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中双歧杆菌的数量较大,稀释倍数大,因此样品稀释引入的不确定度均较大,约占90%。样品稀释和加样过程中使用吸量管与使用移液器相比,使用吸量管带入的不确定度均略小,而使用吸量管对A类不确定度的影响比使用移液器略大。使用吸量管双歧杆菌计数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略低。另外,使用两种量具对同一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中双歧杆菌进行计数,结果差异显著。
商迎辉李梦洁刘芸如黄汉昌劳凤学
关键词:不确定度保健食品
婴幼儿乳品中叶酸的微生物测定方法被引量:5
2018年
按照GB 5413.16-2010、GB/T 5009.211-2008及Biostest叶酸检测试剂盒等不同方法,对同一乳制品样品叶酸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依据GB 5413.16-2010,在制备标准测试管时,使用两种浓度的含抗坏血酸的磷酸缓冲液稀释获得的叶酸标准工作液,同时样品测试液也由抗坏血酸的磷酸缓冲液稀释获得,测得叶酸质量分数为40.45μg/hg,回收率为71%。而参照GB/T 5009.211-2008,只使用一种浓度的用水稀释获得的叶酸标准工作液,同时样品测试液也由水稀释获得,测得同一样品的叶酸质量分数为70.5μg/hg,回收率为92.6%。使用Biostest叶酸检测试剂盒测得同一样品的叶酸质量分数为73.71μg/hg,回收率为99%。不采用含抗坏血酸的磷酸缓冲液而是用水稀释获得标准工作液和样品测试液,测试婴幼儿乳制品叶酸含量,加标回收率较高,测试结果可以接受。
商迎辉刘馨君黄汉昌劳凤学
关键词:叶酸抗坏血酸
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中内质网应激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AD 发病时间晚,发病隐匿,没有特异性的指标可以检测,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1〕。 AD 已经与脑卒中、肿瘤、心脑血管病相匹敌,成为老年人的第四大杀手〔2〕。患有 AD 的病人日常行为能力受限,认知功能发生障碍,记忆力损失,执行能力下降;其病理特征为大脑皮层和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Tau 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以及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神经元缺失〔3〕。引起 AD 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明确,仍在探索中〔4〕。受基因、环境、年龄等因素的影响,AD 神经元中内质网错误折叠蛋白质增多,内质网内稳态失衡,这种平衡的改变会引起内质网应激(ERS)〔5〕。在 AD 中的病理形成及神经细胞的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AD神经元 ERS 激活后,会引起神经细胞一系列形态生理功能的变化,如 Ca 2+稳态改变,过氧化物增多;还能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引起下游一系列凋亡信号分子的表达。这些反应的最终结果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致使大脑神经元缺失,出现认知障碍,加重 AD。此外,ERS 还参与 Aβ的形成及 tau 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促进 AD 病理的形成。研究神经元中内质网应激的功能对于了解 AD 发病机制以及治疗 AD 具有重要意义。
刘馨君商迎辉黄汉昌劳凤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