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建蓉

作品数:37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狂犬
  • 22篇狂犬病
  • 19篇病毒
  • 15篇犬病
  • 15篇狂犬病病毒
  • 10篇疫苗
  • 9篇免疫
  • 8篇蛋白
  • 7篇免疫原性
  • 7篇狂犬病疫苗
  • 5篇糖蛋白
  • 5篇全基因
  • 5篇抗体
  • 5篇基因
  • 5篇CT
  • 5篇CTN-1
  • 5篇N-
  • 4篇全基因组序列
  • 4篇细胞
  • 4篇免疫原性研究

机构

  • 25篇中国药品生物...
  • 11篇中国食品药品...
  • 8篇武汉生物制品...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沈阳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慈溪市疾病预...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作者

  • 37篇唐建蓉
  • 28篇董关木
  • 23篇李加
  • 21篇石磊泰
  • 21篇曹守春
  • 15篇俞永新
  • 12篇刘景华
  • 11篇吴小红
  • 8篇徐葛林
  • 8篇刘景华
  • 7篇吴小红
  • 6篇吴杰
  • 5篇曲小肃
  • 5篇张永振
  • 5篇王云鹏
  • 4篇王玲
  • 3篇朱凤才
  • 3篇汪霞
  • 3篇郑新雄
  • 3篇唐青

传媒

  • 10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药事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2010年中...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2010年中...
  • 1篇第八次全国生...
  • 1篇2012年中...
  • 1篇第五次全国免...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朊病毒——导致传染性脑海绵状病变的病原体
1999年
传统概念中的感染因子是由核酸及蛋白质二部分组成,即使是最简单的病毒也需通过遗传物质复制蛋白质而存活和传播。近年来提出了新的感染因子概念──朊病毒(Prion),一种不同于微生物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性蛋白质颗粒,它能引起人和动物朊病毒性疾病。由于朊病毒...
唐建蓉陈国庆
关键词:朊病毒传染性病原体
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灭活验证实验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灭活验证实验方法。方法将9批狂犬病疫苗样品及含有不同病毒量的CTN病毒悬液在Vero细胞上培养21d,丙酮固定细胞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同时与小鼠法进行比较;并验证细胞培养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结果细胞培养免疫荧光法检测的9批狂犬病疫苗样品结果均为阴性,CTN病毒液均为阳性,与小鼠法检测结果一致。细胞培养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3.3FFU/ml,重复性良好。结论已建立了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灭活验证实验方法 ,该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可用于狂犬病疫苗的灭活验证。
汪霞徐葛林孙文唐建蓉毕军吴杰张丽娜卢颖林娜胡巧玲张永振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灭活细胞培养
狂犬病疫苗株病毒aG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对我国狂犬病疫苗生产株aG株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为完善aG株毒种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将aG株病毒全基因组RNA分成8段进行RT-PCR分段扩增,其中基因组5′末端采取5′RACE方法,将PCR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入pGEM-T载体中,测定序列并拼接获得病毒全基因序列;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相应软件对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外主要狂犬病疫苗生产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和主要抗原位点比较。aG株病毒基因组序列全长11 925bp(GenBank登录号为JN234411),属基因Ⅰ型狂犬病病毒;各疫苗株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各株病毒存在同源性差异。本研究获得了aG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对aG株基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国内外疫苗株进行了比较,为完善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和数据支持。
李加曹守春石磊泰吴小红刘景华王云鹏唐建蓉俞永新董关木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
狂犬病病毒CTN-1v株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狂犬病病毒进行观察.方法 超速离心制备狂犬病病毒CTN-1v株,采用磷钨酸负染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采用轻敲模式在大气常温下扫描成像.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狂犬病病毒的典型弹状病毒粒子,透射电镜提供病毒二维图像,可见刺突结构,原子力显微镜则呈现了狂犬病病毒三维图像,且可见病毒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特征和边缘有齿轮状的突起,同时获得表面粗糙度等可以量化指标.两种方法最终得到相似的形态学结果.结论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狂犬病病毒的三维形态结构,与透射电镜观察相比,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制样简单、观察直观的新型病毒形态学研究工具.
曹守春张丽萍李加唐建蓉石磊泰俞永新胡孔新董关木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形态学原子力显微镜
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反应及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观察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以巴斯德PV2061为生产毒株,以143代以内的Ve-ro细胞为培养基质,采用生物反应罐灌流方式培养,连续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纯化,制成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纯化疫苗。作为受试疫苗,按暴露后程序接种,无佐剂疫苗502人(A组),进口疫苗100人(对照组B组),观察反应和免疫效果。结果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出现局部和全身强副反应。首剂免疫后14d,A组与B组抗体阳转率均达100%,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5.2IU/ml和5.6IU/ml。第45天A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上升到9.5IU/ml,B组9.8IU/ml。结论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查力高军侯剑英白珠穆袁德明杨俊伟李旭李庆岸陈焕玉吴小红唐建蓉李艳萍李荣成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佐剂安全性免疫原性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的体外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研究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在保护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RT-PCR获得狂犬病病毒CVS-11株的核蛋白全长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转染BL21(DE3)菌株,在体...
曹守春李加王玲唐建蓉刘景华曲小肃吴小红石磊泰董关木俞永新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免疫原性病毒攻击
文献传递
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对狂犬病街毒暴露后的治疗
2008年
目的研究鼠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单抗)2C、5C,对狂犬病街毒暴露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用3个街毒代表株CQ92、HN06、GX-4分别感染Balb/c小鼠腓肠肌,30min后用2C、5C、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HRIG)进行治疗。结果2C、5C、HRIG对狂犬病街毒暴露后小鼠具有相近的保护率。结论鼠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单抗可用于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治疗。
汪霞唐建蓉吴杰郑新雄祝玉桃张智董关木张永振徐葛林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
斑点杂交法测定Vero细胞DNA残留量的探针选择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为精确检测以Vero细胞为基质的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余DNA含量。方法:将提取的Vero细胞DNA分别用不同时间的超声波和 HindⅢ内切酶进行断链处理,电泳和序列分析并确定DNA片段长度,地高辛标记后制备成检测探针,测定已知的不同浓度的样品DNA和疫苗中DNA残留量。结果:HindⅢ内切酶处理断链后产生172 bp、344 bp、516 bp、688 bp不同长度的DNA,并选取172bp长度的DNA片断和超声波处理30 s的DNA长度为500~750 bp的DNA片断作为检测用探针。结论:两种方法处理的DNA探针检测DNA的灵敏度可达0.1 pg,重复性均较好,超声波处理的探针特异性优于酶切探针,并能成功的应用于疫苗产品中残余宿主细胞DNA的检测。
李加唐建蓉刘景华曲小肃董关木
关键词:疫苗VERO细胞DNA探针
稳定表达狂犬病病毒CTN-1V株糖蛋白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CHO细胞系。方法用RT—PCR法扩增和分离CTN-1V株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测序后克隆入pCDNA5.0FR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5.0FRT—G,之后与POG44质粒共转染CHO细胞,采用潮霉素B抗性筛选,挑选阳性克隆,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进行稳定表达细胞系的鉴定。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CDNA5.0FRT—G,共转染CHO细胞后,获得肉眼可见阳性细胞克隆,刮取阳性克隆进行传代扩大培养并定义为第2代,经过10代后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结果依然阳性。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CHO细胞系,为深入研究糖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曹守春李玉华李加唐建蓉石磊泰刘景华王云鹏俞永新董关木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类细胞系
狂犬病疫苗评价
徐葛林严家新孟胜利胡巧玲张永振王定明周敦金唐建蓉杨晓明王萍朱凤才肖奇友董关木郑新雄明平刚吴杰
“狂犬病疫苗评价”课题属于传染病应用研究领域,针对中国狂犬病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该课题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狂犬病高发、低发及无狂犬病地区有代表性地选取5个点,分别采集动物样品,检测分离其中可能存在的狂犬病毒,并对其主要...
关键词: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疫病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