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糖酯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1994年
- 甘糖酯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张运生,刘岐山,叶铭,张季平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210009甘糖酯是在藻酸双酯钠(PSS)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海洋类肝素新药。该药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及降血脂作用。已作为抗栓及抗动脉粥样梗化药物用于临床。经临床应用证实...
- 张运生刘岐山叶铭张季平
- 关键词:甘糖酯藻酸双酯钠耐缺氧能力海洋药物
- 维生素E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
- 1993年
- 60只麻醉开胸 SD大鼠 ,可逆结扎左冠状动脉主支 5 m in后解除结扎 6 0 m in,引发再灌注心律失常 (RA) ,动物分为生理盐水 (NS,10 m l/kg,ig)、维生素 (VE,5 0 0 m g/kg,ig)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5 0 0 0 U /kg,iv) 3组。用 RM-6 0 0 0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 ECG 。结果 NS与 SOD组 RA总发生率均为 95 % ,V E组为 35 % (P<0 .0 0 1)。 N S,SO D及 VE组心室纤颤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为 45 ,40 % ;5 0 ,2 5 % ;15 ,0 %。 V E组显著比 NS。
- 刘岐山吴再彬张运生叶铭
- 关键词:维生素E再灌注心律失常
- 辅酶Q_(10)对大鼠再灌注心肌损伤的效用被引量:1
- 1990年
-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及辅酶Q_(10)(CoQ_(10))两组作结扎左冠状动脉5分钟后再灌注60分钟的实验。发现对照组心室纤颤死亡率为40%,CoQ_(10)组仅5%(P<0.02)。再灌注30分钟内对照组左室峰值压持续下降,而CoQ_(10)组则维持12kPa(90mmHg)以上,心功能得以保持;心肌电镜形态计量表明再灌注时对照组心肌及线粒体损伤明显,而CoQ_(10)组则接近于正常心肌,提示再灌注时CoQ_(10)可保护心肌。
- 张运生叶铭刘岐山吴再彬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再灌注损伤泛醌
- 维生素E对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1991年
- 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C)、维生素E(Vit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组。结扎左冠状动脉(LCA)5min后开放,心肌再灌注60min。结果:再灌注后C组的左室收缩峰值压持续下降,VitE及SOD组均保持10.7~12.0kPa水平约30min。C及SOD组的室颤(VF)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VitE组。心肌电镜形态计量表明VitE组的心肌细胞结构基本完整,证明VitE可保护心肌细胞不受再灌注损伤。
- 吴再彬刘岐山张运生叶铭
- 关键词:维生素E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
- 维生素C对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1991年
- 用健康 SD 大鼠复制心肌再灌注模型,动态监测维生素 C 治疗组与盐水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与心电图,并采用心肌电镜形态计量。实验结果表明,Vitc 能显著除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室颤死亡率;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结构损害和功能异常,本实验结果支持自由基在心肌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说。
- 刘岐山叶铭张运生吴再彬宋继志洪大蓉祝纪山
- 关键词:维生素C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肌结构起重复耕
- 苯乙酸钠对创伤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00年
- 目的 :观察苯乙酸钠 (NaPA)对家兔创伤愈合的作用。方法 :用 2 4只大耳白家兔制作背部创伤模型 ,随机分为静脉用药、局部用药与对照 3组 ,每组 8只 ,实验观察至创伤后 2 1d。结果 :两用药组于创伤后第 6天起 ,创面明显比对照组缩小 (P <0 .0 5 ) ;创伤后第 15天起两用药组愈合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 .0 5 ) ;创伤后不同时间 3组家兔纤维结合蛋白水平 (fibronectin ,Fn)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苯乙酸钠静脉或局部给药对创伤愈合均有促进作用 。
- 张运生刘岐山叶铭杨天明
- 关键词:创伤愈合纤维结合蛋白
- 维生素E对冠状动脉再灌注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
- 1989年
- SD 大鼠60只,平均体重195g,分为对照组(Ec)、维生素 E100mg(E_1)、150mg(E_2)三组,E_1,E_2均在试前1h 灌胃。乌拉坦腹腔麻醉,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结扎左冠状动脉(LCA)5min 后开放。在结扎后即刻、2、5min;开放后即刻、2、5、15、 0、60min 同步记录心电图、动脉压、左室压、dp/dt 及心外膜电图。60min 后取左室心肌标本作电镜检查。结果:心电图、心外膜电图 ST 段均抬高;开放后 E_1、E_2的左室压能维持80~90mmHg 水平约30min,Ec 则继续下降。动脉压、dp/dt 的变化与左室压一致。Ec 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颤发生率、死亡率、60min 存活率分别为95%、45%、55%、40%,而 E_1、E_2分别为35%、15%、10%、90%;55%、30%、15%、85%。电镜下 Ec 的心肌纤维断裂,破坏;细胞膜、线粒体膜破坏,线粒体肿胀,嵴消失。E_1、E_2的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闰盘均完整。表明维生素 E 可减少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保持细胞膜完整,维持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剂量100mg似略优于150mg。
- 吴再彬刘岐山张闰生叶铭
- 关键词:再灌注维生素心外膜电图电子显微镜检查
- VE、VC及CoQ_(10)预防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电镜形态定量研究
- 1991年
- 本文作者采用形态计量法研究 VE、VC 及 CoQ_(10)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缺血5min 时肌原纤维无异常变化,但线粒体明显缩小,异常线粒体增多。再灌注60min 时,异常肌原纤维及异常线粒体明显增多,线粒体明显肿大。三种药物均能明显地减轻再灌注引起的肌原纤维及线粒体损伤。CoQ_(10)对线粒体嵴及基质的保护较好;VE 及 VC 对线粒体外膜的保护较好。
- 宋继志洪大蓉祝纪山吴再彬张运生刘歧山叶铭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电镜肌原纤维外膜
- 超氧化物岐化酶超微量快速测定法被引量:212
- 1991年
- 建立了一种SQD活力测定的改良方法。本法标准SOD抑制率50%时的量为0.06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3%,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季健平吴再彬刘歧山张运生叶铭李明举
- 关键词:SOD超氧物歧化酶
- 维生素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期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 1992年
- 用大鼠心复制血再灌注模型,根据电镜立体计量,Vitc对铁血再灌注致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结果表明,Vitc是一种细胞保护剂,可望用于控制缺血再灌注损伤。
- 刘岐山张运生叶铭吴再彬洪大蓉宋继志祝纪山
- 关键词:抗坏血酸心肌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