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旭芹
- 作品数:25 被引量:36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当归-红花药对活血功效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8
- 2017年
-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阐明当归-红花药对活血效应相互作用的范围、性质与程度。方法采用冰水浴与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配比(1∶0、4∶1、2∶1、3∶2、1∶1、2∶3、1∶2、1∶4、0∶1)不同剂量当归-红花药对后,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进行整合,然后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整合效应结果进行分析,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量效曲线的各个参数,建立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响应曲面的三维图形。结果发现当归-红花药对配比在0.8∶1~1.1∶1以及在当归剂量为0~5 g,红花8~11 g这个区域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相互作用值:-0.2~-0.8);在当归剂量为0~0.2 g,红花为0.2~1 g表现为拮抗作用,但拮抗作用不明显,相互作用值为0.2左右,而其他比例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结论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可定量研究中药配伍药物相互作用,为药对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的参考。
- 金益濮宗进唐于平尚尔鑫史旭芹沈娟庞汉青段金廒
- 关键词:当归红花活血血液流变学
- 当归-红花药物组合效应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当归-红花药物组合的物质基础与效应的相关性,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中医方剂数据库归纳分析当归-红花配伍比例,并以此设计方案,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配比当归-红花共煎液与单味药材煎液中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绿原酸、香豆酸量的变化。采用凝血时间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药效指标评价当归-红花配伍的药理效应。结果获得应用频率前10位的当归-红花不同配比;HPLC分析结果显示,当归配伍红花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与同等生药量的单味药相比,当归配伍红花能延长凝血时间,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论当归配伍红花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两味药材中芳香酸类成分的溶出,这与配伍后凝血时间延长、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刘立段金廒朱振华史旭芹宿树兰唐于平钱大玮
- 关键词:单煎共煎凝血时间DPPH
- 当归补血汤的质量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当归补血汤的质量检测方法,本发明基于ACQUITY UPLC I‑Class+Xevo TQ‑XS建立了可以同时测定当归补血汤中18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根据当归补血汤中皂苷类、黄酮类和挥发...
- 史旭芹唐于平乐世俊周桂生陈艳琰段金廒
- 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当归-黄芪配伍养血补血功效相互作用研究
- 响应曲面设计与分析法,定量研究当归-黄芪配伍养血补血功效 的相互作用。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当归 -黄芪不同配比(0:1、1:5、2:5、2:3、1:1、3:2、5:2、5:1、1:0)的...
- 史旭芹尚尔鑫唐于平朱华旭郭建明黄美艳李伟霞段金廒
- 关键词:SINENSISRADIXRADIXHERBMETHODMETHOD
- 药对研究(Ⅳ)——药对的配伍效应被引量:9
- 2013年
- 药对组成是以中医理论为原则,以中药性能功效与治法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特定配伍组合,这些配伍组合或可以增进药物疗效,或降低另一药物的毒性等等。该文主要从整体动物、组织器官与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总结药对的配伍效应,以单体成分-成分(群)配伍-单味药-药对-方剂为主线,比较评价其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作用,探索相关作用机制,从而为药对的临床应用和中药新药创制提供科学依据。
- 李伟霞唐于平史旭芹郭建明刘培段金廒
- 关键词:配伍减毒
- 大鼠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与评价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的研究,筛选出最适宜评价养血补血中药的血虚模型。方法 3种血虚模型组大鼠分别每天于眼底静脉丛采血2.5、5.0和7.5 ml.kg-1,共持续15 d,建立3种慢性失血法血虚模型。同时每种模型均设当归补血汤给药组,各组大鼠造模的d 3、d 6、d9、d 12、d 15所采的血样用来检测血常规,以观察模型的变化和当归补血汤的补血作用。结果采血量为2.5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12、d 1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但给予当归补血汤后对d 12各指标的改善作用无显著性,对d 15的各指标则有明显改善作用,说明该模型于d 15造模成功。采血量为5.0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12和d 15均造模成功,其中d 12的改善作用优于d15。采血量为7.5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9和d 12均造模成功,但该模型组大鼠的炎症反应程度较强,实验d1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给予当归补血汤后对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结论结合动物的炎症反应程度、受试药物的补血作用和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伤害等综合考虑,优选大鼠每天采血5.0 ml.kg-1且持续12 d的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为可靠的大鼠慢性血虚模型。该方法为研究中药养血补血作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史旭芹唐于平李伟霞朱华旭李炜钱大玮段金廒
- 关键词:慢性当归补血汤
- 墨旱莲对高脂喂养小鼠调血脂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墨旱莲对高脂喂养C57BL/6J小鼠调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墨旱莲低(40 mg·kg^-1)、中(120 mg·kg^-1)、高(360 mg·kg^-1)剂量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喂饲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并给予1.0%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给药组在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1.0%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溶解的墨旱莲颗粒灌胃,1次/d,连续6周。在第2周和第6周分别测定小鼠体质量、体长、Lee’s指数和体质指数(BMI);第6周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于相同部位取肝脏、腹部及肾周脂肪,称质量并计算脏体比及脂体比,解剖分离小鼠的肝脏,制作HE切片。结果:给药2周后,模型组与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体长、Lee’s指数、BM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6周后,各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Lee’s指数、BMI、脂肪质量、脂体比、TC、TG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给药组小鼠的体长、肝质量、肝体比、ALT、AST、GLU与模型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可见小鼠肝脏HE切片中有大量脂肪空泡,而高剂量给药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少。结论:墨旱莲对高脂喂养C57BL/6J小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 刘幸吴爱辉刘云霞史旭芹黄美艳
- 关键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
-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比较研究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活血化瘀作用被引量:18
- 2017年
-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乙醇、50%乙醇和水)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优选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作用的最佳提取方式。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共同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的总活血化瘀效应。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均能较好地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综合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组中50%乙醇高剂量组的活血化瘀作用最好;相同剂量下,不同制法中50%乙醇给药组活血化瘀效应较好。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且50%乙醇提取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作用最优,为临床更有效应用丹参-红花提供了科学依据。
- 瞿城唐于平史旭芹周桂生尚尔鑫尚丽丽郭建明刘培赵菁赵步长段金廒
- 关键词:丹参红花急性血瘀化学计量学
- 基于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分析当归-红花补血功效的配伍规律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与三维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当归-红花(GH)补血效应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注射乙酰苯肼+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血虚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红花不同配比(1∶0,4∶1,2∶1,3∶2,1∶1,2∶3,1∶2,1∶4,0∶1)组,按剂量0.01 m L·g^(-1)灌胃给药,连续7 d,观察小鼠血常规和脏器指数(胸腺、脾脏)的变化,建立当归和红花配伍后的三维响应曲面模型。结果:单用当归剂量为7.8 g·kg^(-1)·d^(-1)时,补血效果最好,总效应值5.50;单用红花剂量为0.52 g·kg^(-1)·d^(-1)时,补血效果最好,总效应值4.57。当归和红花配伍后,当归剂量在0.5~1.2 g·kg^(-1)·d^(-1)和红花剂量在0~0.5 g·kg^(-1)·d^(-1)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大部分剂量配比范围内(约50%)表现为相加作用,其次为拮抗作用。结论:当归和红花配伍后补血效应的协同作用范围较窄,强度也不是很明显,并在一定量比时还有拮抗作用。
- 金益尚尔鑫唐于平沈娟史旭芹段金廒
- 关键词:补血
- 墨旱莲对高脂喂养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墨旱莲对高脂喂养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墨旱莲给药组。对照组小鼠喂饲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墨旱莲给药组小鼠喂饲高脂饲料。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低、中、高剂量墨旱莲给药组小鼠灌胃给予1%CMC-Na溶液配制的墨旱莲灌胃液40、120、360 mg/kg,每天给药1次,共6周,第6周测定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的水平,并解剖分离小鼠肝脏,测定肝脏重量、肝脏重量与体质量比值、腹部及肾周脂肪重量、脂肪重量与体质量比值,测定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并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结果:给药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高脂模型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BMI、TC、TG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重量、肝脏重量与体质量比值、腹部及肾周脂肪重量、脂肪重量与体质量比值均有显著改变(P<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墨旱莲给药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BMI、腹部及肾周脂肪重量、肝脏重量与体质量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墨旱莲给药组小鼠TC、TG显著降低(P<0.05)。在肝脏HE切片中,高脂模型组小鼠可见肝脏有大量脂肪空泡,而对照组和高剂量墨旱莲给药组未见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墨旱莲能改善高脂喂养小鼠的肝脏脂代谢。
- 刘幸吴爱辉刘云霞史旭芹黄美艳
- 关键词:墨旱莲脂代谢肝脏小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