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文经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教育
  • 5篇课程
  • 3篇教学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科课程
  • 2篇批判力
  • 2篇教育改革
  • 2篇教育史
  • 2篇公民
  • 2篇公民素质
  • 1篇大学教育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学理
  • 1篇学校文化
  • 1篇少年
  • 1篇数学
  • 1篇数学课
  • 1篇数学课程

机构

  • 12篇澳门大学
  • 2篇国立台湾师范...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单文经
  • 3篇黄逸恒
  • 1篇张伟保
  • 1篇黄素君
  • 1篇曾琦
  • 1篇黄荣金
  • 1篇宋明娟

传媒

  • 4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中国德育
  • 1篇教育学报
  • 1篇湖南教育(数...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教育测量与评...
  • 1篇第八届两岸三...
  • 1篇两岸四地公民...

年份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澳门中小学数学课程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2007年
黄荣金简介见本刊2006年第5期. 单文经,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东教授,荻同校博士学位,并曾四度前往美国,先后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枝区、奥瑞岗大学优境校区、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等名校进修研究,并曾担任台湾多个教育学术团体的秘书长。对推动两岸四地的教育学术交流卓有贡献.经常应邀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各地讲学,研究与教学的重点集中于道德教育、比较教育、课程与教学等领域,著有《道德教育初探》《美国教育研究》《鹿港教育志》《教学原理》《教学引论》《课程与教学》《香港与澳门的教育与社会》等著作十余种,及各式中英文论文二百余篇,另有《道德发展的哲学》《革新课程领导》《教育评量》等译书十余种.
黄荣金单文经
关键词:课程现状中小学数学道德教育
澳门中小学品德与公民教育成效的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以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规定的教育总目标为评价标准,通过学校问卷调查、学生评定和课堂观察,本研究发现,澳门中小学品德与公民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表现出如下的特点:品德教育的成效优于公民教育,又"私德"教育成效优于"公德"教育。本文从澳门的历史背景出发,配合有关研究文献,针对上述特点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曾琦单文经
以公民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
2006年
本文旨在就公民素质培齐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为核心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首先讨论社会科课程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综合与分科的取向问题,继而分析知识丰富且具批判精神的、能体现关怀品格特性的、能采取负责任行动的公民素质作为社会科课程目标的意义及内涵。再而提出社会科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讨论与研究性学习等。最后本文指出:若欲确保以公民素质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成果,必须从提高师资素质、优化校园文化,以及建立公民社会等三方面着手。
黄逸恒单文经
关键词:公民素质澳门教育
透过教学提升儿童与青少年的批判力
本文认为批判力应该是任何一个健全公民所应该具备的一项品格特质。真正具有批判力的人应该会以批判的方式,检视自己和周围的人的思想言行,并且随时警觉到既定的规范有可能推翻、既定的规则有可能改变,而且判断的标准有可能修正。这样的...
单文经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青少年国民教育
与教育伙伴谈“课程改革”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系为对钟启泉、袁桂林、周淑卿三位教授所发表的以两岸课程改革为主题的论文之回应。三位教授的论文所讨论的主题涉及中小学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的配套措施、学生中心课程的改革,以及课程管制权松绑等问题;本文乃就此四方面讨论。首先,作者指出,中小学的学校文化所具有的孤立、保守与惧变等特性,对于课程改革而言,具有障碍与拒斥的作用。其次,作者从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知能、教科用书的编审、以及空间规划的因应等四方面,管窥难臻完善的课程改革配套措施。再次,作者以美国和台湾课改革的历史殷鉴,指出学生中心的课程改革,始终难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作法。最后,作者针对台湾在课程管制权松绑之后所面临的多项问题,加以分析。
单文经
关键词:学校文化课程改革
教改性质的历史分析:逡逡巡巡步向理想被引量:17
2006年
单单是从我个人二三十年的教育研究经历,就已经看到不少的“教改精英”——不论是教育行政主管、抑或是教育学者专家、或是一些关心教育问题的民意代表或意见领袖——在提出教育改革的主张时,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教育改革的历史殷鉴,因而存在着不少学者所批评的:教育改革的言说或行动充满了“忽略历史” (ahistorical)的缺憾。我认为研究教育改革的历史,可以使我们与现在保持一段心理距离,让我们能够大大方方地评估过去改革的经验,并且从中获取宝贵的教训。从本文章的分析之中,似可理解教育改革乃是逡巡慢步朝向教育的理想逐步前进,而无法欲求急促见效或是快速直达也。
单文经
关键词:教育改革历史分析教育史
三十年来澳门地区课程政策的理论反思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澳门30年来的课程政策所作的理论反思,确认了澳门的课程政策正由过去放任自流或是偏于学校自主的校本或是地方分权的课程政策转而成为各方持分者的共同享有、共同负责、共有负责的课程政策;又,由课程意义的界定和课程框架的调整二项,归纳出澳门的课程政策正由传统单一朝向进步多元论推进的结论。
单文经黄素君宋明娟
关键词:课程政策放任自流
以有效的评核促成教育改革被引量:1
2009年
若无良好的评核制度配合,教育改革的质量难以确保。正因为社会大众普遍关心作为离校考试或入学考试的公开考试是否具有公信力,所以,各个国家或经济体对于此类考试的改革,皆相当谨慎。本文在介绍一些国家或经济体运用国际学生评比研究诸如国际教育进步评核(IEAP)、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向(TIMSS)和国际学生评核计划(PISA)等讯息促成教育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妥善运用各种不同的评核工具,促成教育素质和适切性的改善。
单文经
关键词:教育改革评核公开考试
论批判力教学
2009年
批判力是任何一个健全国民所应该具备的一项品格特质。真正具有批判力的人应该会以批判的方式,检视自己和周围人的思想言行,并且随时警觉到既定的规范有可能推翻、既定的规则有可能改变,而且判断的标准有可能修正。这样的人必定具备主动、独立、勇敢等特质,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批判力的教学并不容易实施,因为任何培养学生品格特质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带头示范,也需要鼓励批判思考的学校气氛作后盾,但是这些要求都不容易作到。即使如此,教师还是要掌握批判力教学的要领,尽早教导学生批判思考。
单文经
关键词:批判力
澳门公立中葡学校社会科课程的现况分析
2008年
公立中葡学校是澳门多元教育的其中一环,多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集中、小、幼、特的完整学校体系。本文以两所中葡学校不同时期实施的历史、地理及公民教育三个学科为范围,就有关的课程法规、课程统整、课时分配及内容选择、课程资源和学习评价、教科书等方面的要点,仔细扒疏,期能从中归结出一些能作为将来社会科课程改革的参考之处。本文共分三节。第一节前言,说明了分析对象的确定以及归纳了公立中葡学校的学校简史。第二节,阐述了公立中葡学校课程法规制定、课程统整在学校社会科课程发展、课时分配及内容选择、课程资源和学习评价、教科书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第三节总结、归纳了本文的要点。并且提出了对未来课程革新的启示。
黄逸恒单文经
关键词:社会科课程课程统整课程资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