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麻醉前实施6%羟乙基淀粉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在老年脊柱手术患者麻醉前采用6%浓度的羟乙基淀粉(HES)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作用,并观察该措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拟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在麻醉前常规输注乳酸林格液,研究组在麻醉前输注6%浓度的HES。比较两组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低血压发生率、输液量和输血量。结果 :研究组组内不同时刻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组内CVP、MAP和HR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T1低于T0,T2低于T1,T3高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T1和T2时CVP、MAP和HR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输液量、输血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老年脊柱手术中采用浓度为6%的HES实施AHH既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还可减少低血压发生风险,控制输液和输血量,可行性较高。
- 刘长琦李红军
- 关键词:脊柱手术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血流动力学
-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喉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七氟烷吸入儿童喉在实例手术中体现的临床作用,并且对七氟烷在其中的疗效展开探讨和深入分析。方法随机挑选于2010年入院的100例幼儿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具体的麻醉临床表现。结果通过记录观察发现,100例患儿中出现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甚至恶心呕吐的不法反应率约为13%。只有2例患儿出现重症恶性高热,患儿在手术中BIS降至40-50(90.57±32.4),苏醒时间较短。结论将七氟烷作为麻醉药剂,以吸入方式进行儿童喉手术,具有对患者不良反应率低、苏醒时间短等优势,临床作用优势突出。
- 郝金国刘长琦
- 关键词:七氟烷吸入麻醉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切皮前给药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Ⅰ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研究组(Ⅱ组)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的基础上,于术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入室后、插管后、切皮后10 min和拔管后血糖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术中MAP、HR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术中皮质醇测定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对照组血糖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 刘长琦郝金国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激反应手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 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70):依托咪酯组(A组);异丙酚组(B组)。A组使用依托咪酯0.2 mg/kg复合地佐辛0.05 mg/kg麻醉;B组使用异丙酚2 mg/kg复合地佐辛0.05 mg/kg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结束时(T1)、扩宫时(T2)、宫腔负压吸引时(T2)、清醒定向力恢复时(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的例数和术后宫缩痛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时与T0比较MAP、HR、SpO2均下降(P<0.05),但B组较A组各项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T4各时间点MAP、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的例数和术后宫缩痛的例数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 刘长琦邓芳张鑫淼
-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依托咪酯地佐辛镇痛
- 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在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中心肌酶水平及术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2~2019-02我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74例,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7)和参照组(n=37)。参照组采用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在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主动脉开放后6h(T2)、主动脉开放后24h(T3)心肌酶[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T0时两组LDH、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T1、T2、T3时LDH、CK-MB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较参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采用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能减少心肌酶释放,减轻心肌损伤,缩短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值得推广。
- 刘长琦
- 关键词:七氟醚二尖瓣置换术心肌酶
- 舒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颅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两组(n=30),舒芬太尼组(SF组)诱导用舒芬太尼0.5μg/kg;芬太尼组(F组)用芬太尼4μg/kg。比较麻醉诱导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浆皮质醇的变化。结果分别于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5min(T3)测量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在各时点抽取动脉血用放射免疫法监测血浆皮质醇浓度。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前MAP、HR均明显下降(P〈0.05),MAP、HR在T2、T3时点SF组较F组低(P〈0.05),而SF组的MAP、HR在组内T1与T2、T3时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插管后血浆皮质醇浓度高于S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因此更适合用于颅脑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
- 刘长琦邓芳祁行毅
-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身麻醉颅脑手术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 鞘内注射L-NAME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CREB表达的影响
- 背景和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 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一种慢性状态。国际疼痛研究会 (IASP,1994) 将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损伤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称之为神经病理性疼痛<'[1]...
- 刘长琦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鞘内注射神经损伤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患者1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80):依托咪酯组(A组);异丙酚组(B组)。A组使用依托咪酯0.2mg/kg复合地佐辛0.05mg/kg麻醉;B组使用异丙酚2mg/kg复合地佐辛0.05mg/kg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结束时(T1)、进镜时(T2)、检查中(T3)、退镜时(T4)和清醒定向力恢复时(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的例数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时与T0比较MAP、HR、SpO2均下降(P〈0.05),但B组较A组各项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T4各时间点MAP、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的例数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例数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
- 刘长琦杜绍先邓芳
- 关键词:无痛胃镜依托咪酯地佐辛镇痛
- 鞘内注射L-NAME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CREB表达的影响
- 马永丰刘长琦张双银李体中马源
- 课题来源:该研究为自选课题,经费自筹。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难治性疼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氧化氮(NO)作为体内一种重要的细胞信使分子,在脊髓水平痛觉传递和调制中具有重要作用。CAMP反...
- 关键词: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发病机制
- 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依托咪酯组(B组),各30例,ASAⅠ~Ⅱ级。比较麻醉诱导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和血糖(Glu)的变化。结果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5 min(T3),测量每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各时点抽取动脉血监测Cor浓度和Glu。与T0比较,2组患者T1时点MAP、HR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P、HR在T2、T3时点A组较B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插管后各时间点Cor浓度和Glu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适于全麻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
- 刘长琦邓芳祁行毅
- 关键词: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