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

作品数:124 被引量:58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药物
  • 20篇高效液相
  • 18篇色谱
  • 17篇液相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7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篇色谱法
  • 10篇血药
  • 10篇液相
  • 10篇液相色谱法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9篇药动学
  • 9篇药物监测
  • 9篇引物
  • 9篇治疗药
  • 9篇治疗药物
  • 9篇治疗药物监测
  • 9篇探针
  • 8篇血药浓度
  • 8篇药浓度

机构

  • 58篇中日友好医院
  • 38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丰台医院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95篇刘晓
  • 31篇张相林
  • 18篇李朋梅
  • 15篇崔一民
  • 15篇梁雁
  • 13篇周颖
  • 13篇李若瑜
  • 13篇宋营改
  • 11篇赵莉
  • 10篇赫军
  • 10篇马秉智
  • 9篇陈文倩
  • 8篇崔刚
  • 8篇刘峻瑒
  • 8篇张镭
  • 7篇王晓星
  • 7篇梁莹莹
  • 6篇李凯鹏
  • 6篇张淑君
  • 5篇赵侠

传媒

  • 1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2篇中国药房
  • 11篇中日友好医院...
  • 6篇药物不良反应...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中国医院
  • 3篇中国真菌学杂...
  • 3篇第四届全国治...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8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叶酸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应用时机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观察我院叶酸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的使用,考察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血压、肌酐、年龄的相关性,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叶酸的应用时机,为临床药师把握医嘱中叶酸的使用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和6月患者147例,考察我院叶酸使用情况分布。按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1,10μmol·L-1≤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1,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1将患者分为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轻度升高、显著升高3组,考察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肌酐、血压、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 147例患者中42例应用叶酸,所有服用叶酸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均>10μmol·L-1,其中76.19%为脑卒中,16.67%为高血压,7.14%为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在未服用叶酸的患者中,约78.10%患者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1,其中脑卒中占28.05%,高血压占47.56%,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24.39%。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96,0.784;但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1组患者的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值分别为0.004,0.034(<0.05),有统计学差异。且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1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1组,P值为0.029(<0.05),其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血压无关,叶酸可用于既往未发生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l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高龄、肾功能不全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更应该积极使用叶酸进行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
赵莉唐崑郭冬杰邓昂孔旭东毛敏刘莹刘晓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叶酸脑卒中高血压
单剂量静脉滴注兰索拉唑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静脉滴注兰索拉唑(抑胃酸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先后单次静滴3个剂量(15,30,60mg)兰索拉唑;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健康受试者单次静滴3个剂量(15,30,60mg)兰索拉唑后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105.65±506.24),(2171.33±799.02),(4070.53±643.04)μg·L-1;t1/2分别为(1.63±0.86),(2.30±2.01),(1.90±1.19)h;AUC0-12分别为(991.16±814.49),(3495.87±1770.92),(8351.14±2599.90)μg·h·L-1。结论兰索拉唑的体内过程在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剂量在15~60mg内较安全。
高晨赵志刚司延斌孙浩刘腾张相林刘晓
关键词:兰索拉唑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药代动力学
肾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伤的个体化用药分析
目的:用于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药物具有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药浓度相关等特征,需要以血药浓度监测为基础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通过一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用药分析,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免疫抑制治...
王晓星刘晓张相林
关键词:肾移植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药物性肝损伤
文献传递
人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2
2009年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是继奥美拉唑后的又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开发,1992年12月首次在日本上市,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的治疗。兰索拉唑由血液进入壁细胞内后,在酸性条件下被活化并与质子泵的(H^+/K^+)-ATP酶的巯基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酸分泌。有关测定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文献报道较多,但有些方法样品预处理操作较烦琐、耗时。有些方法内标选择又不甚合理。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便、
张镭李凯鹏李朋梅刘晓张相林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兰索拉唑人血浆质子泵抑制剂十二指肠溃疡
抗真菌新药泊沙康唑的药动学特征及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由于药动学特征的差异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泊沙康唑的体内血药浓度波动明显。笔者以近年来的文献研究为基础,对泊沙康唑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药物相互作用和剂型差异等方面进行归纳,对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尝试为泊沙康唑的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马骁赵莉王晓星杜雯雯刘晓
关键词:泊沙康唑治疗药物监测真菌感染
群体药物动力学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群体药物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opPK)是研究患者群体在给予临床相应剂量的某种药物后,个体间药物浓度差异的来源及相关性的学科。群体中个体差异的来源可分为2类:一类是固定效应,指通常在一定时段内较为固定,可以受研究者控制的变异,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种族、基因多态性等生理特征;肝、肾损害等病理情况;药物剂型、合并用药、吸烟及饮食对药物处置的影响等。
陈文倩刘晓李朋梅崔刚赵莉张相林
关键词:群体药物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基因多态性生理特征
质子泵抑制剂对肾移植患者体内霉酚酸酯血药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本试验旨在考察我院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后期停用PPIs后对霉酚酸酯(MMF)谷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010年在我院接受同种异体活体肾移植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的三联用药方案。利用HPLC法检测血浆霉酚酸(MPA)浓度,结合临床检验结果分析PPIs对MMF的影响。结果术后早期服用PPIs的患者MPA谷浓度为(2.58±2.63)μg·mL-1,停用PPIs后MPA浓度为(1.98±1.57)μg·mL-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移植早期应用PPIs不会降低MPA谷浓度,MMF固定剂量给药可使MPA浓度维持在目标浓度范围内。
贾自力赵莉车慧刘晓李朋梅刘峻瑒张镭张相林
关键词:肾移植治疗药物监测霉酚酸酯质子泵抑制剂
A simulation study of sampling time point designing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based on a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model
2007年
Aim To develop a method to estimate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ith the limited sampling time points provided clinically during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Methods Various simulations were attempted using a one-compartment open model with the first order absorption to determine PK parameter estimates with different sampling strategies as a validation of the method.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were further verified by comparing to the observed values. Results The samples collected at the single time point close to the non-informative sampling time point designed by this method led to bias and inaccurate parameter estimations.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stimated non-informative sampling time points and th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 was examined. The non-informative sampling time points have been developed under some typical occasions and the results were plotted to show the tendency. As a result, one non-informative time point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ppropriate for clearance and two for both volume of distribution and constant of absorp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estimates of the non-informative sampling time points developed in the method increase with increases of volume of distribution and the decrease of clearance and constant of absorption. Conclusion A rational sampling strategy during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can be established using the method present in the study.
张扬周颖张相林刘晓崔一民卢炜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庞雪邢浩佟路芳刘晓
关键词:使药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合用服用毒性反应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肾移植患者体内霉酚酸的血药浓度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肾移植患者体内霉酚酸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肾移植患者的血样经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C18,流动相为0.01mol/L甲酸铵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ESI)模式的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霉酚酸血药浓度在0.10~30.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5),最低检测限为0.01ng/ml;方法回收率为83.47%~99.20%,日内、日间RSD均〈10%,稳定性试验RSD〈10%。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肾移植患者体内霉酚酸的血药浓度监测。
崔刚陈文倩刘晓李朋梅赵莉刘峻瑒张相林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肾移植患者霉酚酸血药浓度药动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