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武

作品数:55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骨折
  • 9篇腰椎
  • 8篇疗效
  • 7篇股骨
  • 6篇手术
  • 6篇骨质
  • 5篇入路
  • 5篇术后
  • 5篇锁定钢板
  • 5篇外科
  • 5篇骨质疏松
  • 5篇固定术
  • 5篇钢板
  • 4篇皮瓣
  • 4篇胫骨
  • 4篇骨化
  • 4篇关节
  • 3篇胸腰椎
  • 3篇韧带
  • 3篇韧带骨化

机构

  • 46篇邯郸市中心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6篇刘振武
  • 35篇刘利
  • 22篇赵伟光
  • 20篇颜继英
  • 19篇江丽强
  • 13篇谢延平
  • 10篇贾晓川
  • 10篇杨朝晖
  • 9篇刘炳智
  • 7篇崔树北
  • 4篇仝路
  • 4篇李艳宝
  • 4篇李晓蕾
  • 3篇林欣
  • 2篇李建伟
  • 2篇武润平
  • 2篇王爱巧
  • 2篇魏萌
  • 1篇郭洪生
  • 1篇张恩录

传媒

  • 6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河北医药
  • 4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医正骨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锁定钢板结合后外侧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后Pilon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后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自2013年1月~2016年8月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一科收治的经过筛选的30例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17例;...
刘利刘振武赵伟光
关键词:锁定钢板后外侧入路
文献传递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2月68例后路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椎旁肌间隙入路28例,传统后正中入路40例,比较2种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39.2±8.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1.6±17.2)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7%(3/28),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50.6±15.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8±36.6)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0%(4/40)。2种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是一种更好的术式选择。
江丽强赵伟光刘振武刘利
关键词:内固定器
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26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同时,将皮瓣内的腓肠神经近端与腓浅神经进行端侧接合,重建皮瓣感觉。术后随访,测试皮瓣痛觉、两点辨别觉。结果本组26例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随访8个月~5年,皮瓣弹性好,感觉恢复良好。结论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皮瓣感觉恢复好,可有效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贾晓川刘振武刘利颜继英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足跟部营养血管
微创与常规切口治疗新鲜跟腱断裂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与传统常规切口缝合法比较,探讨微创小切口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微创小切口缝合法与常规切口缝合法治疗40例新鲜跟腱断裂患者,常规切口组(A组)22例,微创小切口组18例(B组),术后应用相同康复程序,采用临床客观检查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6年,A组切口感染率13.6%,B组未发生切口感染;A组平均切口长度较B组长5.5 cm,A组AOFAS评分为91分,B组为97分(均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缝合法修复新鲜跟腱断裂,效果优于常规切口技术。
贾晓川刘利刘振武颜继英崔树北
关键词:微创跟腱断裂
miR-125b-5p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microRNA-125b(miR-125b)-5p介导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凋亡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膝关节的保护机制。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KOA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和下调miR-125b-5p组,比较不同实验方法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评分和滑膜炎症评分,检测大鼠滑膜组织miR-125b-5p表达,同时进行病理和凋亡分析,另外检测滑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水平和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及APAF1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KOA组和NC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评分、滑膜炎症评分、miR-125b-5p、TNF-α、NF-κB、滑膜细胞凋亡比例、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及APAF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t=24.696、18.199、36.744、10.525、19.692、76.411、14.141、6.073、10.633、5.750、3.210、23.941、19.240、30.323、8.217、19.782、66.054、13.916、6.139、7.319、7.340、2.412,均P<0.05);与KOA组相比,下调miR-125b-5p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度[(2.875±0.327)mm]、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评分[(9.25±1.57)分]和滑膜炎症评分[(1.62±0.05)分]显著降低,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4、-9.660、-24.063,P<0.05)。结论下调miR-125b-5p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滑膜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凋亡信号通路APAF1/Caspase的调控相关。
崔树北颜继英贾晓川仝路李毅张开刘振武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变化与术后近期疗效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在预测近期手术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颈前路手术微创治疗的OPLL患者70例,监测术中SEP变化,根据术中SEP变化将患者分为SEP无变化组及SEP明显改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JOA评分。结果术中SEP无明显变化者35例,SEP明显改善者30例。两组术前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SEP改善组高于SEP无变化组(P〈0.05)。结论 OPLL患者术中SEP的变化与术后近期疗效有一定的关系。
赵伟光李晓蕾刘振武刘利林欣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体感诱发电位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在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骨、肌腱外露创面的部位及周围皮肤损伤程度,分别选择适当的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39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19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6例;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皮瓣面积5 cm×4 cm~15 cm×9 cm,旋转度90°~180°。结果2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满意。皮瓣远端1/4坏死4例,经换药二期植皮或局部皮瓣转移后愈合。皮瓣有水泡或边缘坏死6例。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设计灵活,血供可靠,旋转弧度大,不牺牲主干血管,能满意地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
杨朝晖刘振武颜继英刘炳智谢延平江丽强刘利王爱巧
关键词: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皮神经
鲑鱼降钙素和伊班膦酸联合应用预防胸腰椎OVCFs术后再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鲑鱼降钙素序贯伊班膦酸预防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术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00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的OVCFs患者随机分组,150例PKP术后使用鲑鱼降钙素序贯伊班膦酸联合钙剂治疗者归为治疗组,150例单纯使用钙剂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时间点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胸腰段、髋部、股骨颈骨密度随时间延长明显上升,甲状旁腺素(PTH)、血钙、血磷水平均显著上升,尿钙/肌酐值(Ca/Cr)和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强化Romberg测试时间均长于治疗6个月后(P<0.0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跌倒率10%,再次骨折率0%,对照组为24.67%和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CFs患者行PKP术后预防性使用鲑鱼降钙素序贯伊班膦酸治疗,可明显改患者骨性疼痛症状、提升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和增强患者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术后再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武刚刘利刘振武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伊班膦酸序贯治疗骨质疏松
同侧股骨干并股骨颈骨折漏诊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同侧股骨干并股骨颈骨折属于骨科少见的高能量创伤,占股骨干骨折的1%~9%[1]。由于其独特的致伤机制和诸多合并损伤,虽临床上对其关注度逐渐提高,但漏诊率仍较高,20%~50%的病例会延迟或遗漏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及时识别股骨颈骨折有助于早期固定,降低骨不连和缺血性坏死的风险[2-3]。相反,若在固定股骨干之前遗漏该骨折则可能会导致手术时股骨颈骨折移位加大,且由于初次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的限制易造成二期对股骨颈的固定难度加大等[4-5]。
赵伟光颜继英石彩英王志云郭微李晓蕾刘振武赵建龙刘利杨朝晖
关键词: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漏诊
带线锚钉与微钛板固定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门轴侧椎板骨愈合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与微钛板固定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门轴侧椎板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颈椎单开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锚钉组和微钛板组,其中锚钉组21例,共开门105个椎板,微钛板组35例,共开门175个椎板。评估2组术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改变。根据术后3 d CT评估术后门轴椎板的骨折情况,分为门轴骨折移位组和门轴骨折无移位组;根据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CT评估门轴的骨愈合情况。结果 2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均<0.05),而2组间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钛板组术后6个月ROM及VAS评分优于锚钉组(P均<0.05)。微钛板组术后3个月总体骨愈合率高于锚钉组(P<0.05),2组术后6个月总体骨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钛板组门轴骨折无移位亚组术后3个月骨愈合率高于锚钉组(P<0.05),术后6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钛板组骨折移位亚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骨愈率均高于锚钉组(P均<0.05)。结论相对于带线锚钉固定法,微钛板固定法对单开门术后门轴的稳定性和骨愈合作用更佳,两者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无差异。
刘利刘振武江丽强
关键词:颈椎病带线锚钉微钛板骨愈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