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峰

作品数:25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肺癌
  • 6篇手术
  • 5篇肿瘤
  • 5篇肺肿瘤
  • 4篇受体
  • 3篇蛋白
  • 3篇睡眠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结核
  • 3篇肺结核
  • 3篇CXCR4
  • 2篇蛋白表达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胸部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咽成形术
  • 2篇胰腺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解放军第30...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 21篇刘慧峰
  • 10篇周乃康
  • 7篇梁朝阳
  • 6篇郑梦利
  • 5篇柳曦
  • 4篇王效军
  • 4篇马连君
  • 4篇王宇
  • 4篇祁彦君
  • 3篇赵佳佳
  • 3篇赵亚超
  • 3篇田媛
  • 2篇金文波
  • 2篇田晓东
  • 2篇严京哲
  • 2篇张锦明
  • 2篇王伟明
  • 2篇张涛
  • 2篇张书新
  • 1篇彭阳红

传媒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在双肺多发肺结节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21年8月在我科行同期双侧VATS治疗的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4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以及围手术期结局,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41例患者行双侧VATS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胸,手术方式包括双侧肺叶切除2例(4.9%)、单侧肺叶切除加对侧亚肺叶切除15例(36.6%)和双侧亚肺叶切除24例(58.5%)。手术时间:196.3±54.5 min,失血量:224.6±139.5 mL,胸管留置时间:4.7±1.1 d,住院时间:14±3.8 d。41例患者中有15例为双侧原发性肺癌,21例为单侧原发性肺癌,5例为双侧良性病变;共发现双侧肺部结节112个,其中恶性67个、良性45个。术后出现5例肺部感染、2例呼吸衰竭、2例哮喘发作、2例房颤和1例药物性肝损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为97.6%。结论经过严密的术前评估和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是安全、可行的。
张书新赵亚超周爱国刘慧峰郑梦利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肺癌
胰腺癌组织中亲环素A蛋白表达与CA199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严京哲刘慧峰王伟明邢宝成
关键词:胰腺癌组织蛋白表达亲环素ACA199免疫抑制剂功能蛋白
支气管类癌被引量:2
2007年
刘慧峰周乃康
关键词:肺肿瘤支气管类癌
亲环素A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严京哲刘慧峰王伟明池沼丞
关键词:胰腺癌亲环素A淋巴结转移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总结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我科治疗的116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6例患者中,发生2次以上的复发率达8.5%,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复发率21.6%;手术治疗复发率2.2%。气胸总体治愈率94.7%。结论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因结核病灶的存在,气胸一般通过保守治疗难以愈合,积极的外科手术疗效更确切、可靠;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应作为首选;术式应以肺修补和大疱切除为主,应用自体胸膜片修补以及肺切缘加固缝合可有效预防术后肺漏气。
刘慧峰马连君赵亚超郑梦利
关键词:肺结核自发性气胸手术
LRP16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LRP16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54例原发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标本和部分临床病理资料,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R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联系。以肿瘤组织LRP16蛋白的表达较癌旁正常肺组织高2倍为LRP16过表达的标准。结果54例肺癌标本中有15例LRP16过表达,过表达率约27.8%(15/54)。23例肺腺癌中有11例(47.8%)LRP16过表达,27例肺鳞癌中有4例(14.8%)LRP16过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2例大细胞癌和2例小细胞癌中,LRP16均呈极低表达或未表达。肿瘤直径>3cm的10例仅2例(20.0%)LRP16过表达,直径=3cm的44例中有13例(29.5%)LRP16过表达,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肺门或(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20例中有10例(50.0%)LRP16过表达,而无转移的34例中仅5例(14.7%)LRP16过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LRP16基因在肺腺癌组与鳞癌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均有较大差异,提示其不仅是一个肺癌相关基因,而且可能与肺癌的分子分期相关。
梁朝阳刘慧峰周乃康母义明柳曦汪保安
关键词:肺肿瘤
肺结核大咯血急诊手术45例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总结急诊手术治疗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急诊手术治疗的4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7.5岁。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结果 45例中,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于第7天死亡。1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无法脱离呼吸机于术后13 d家属放弃治疗。2例术后早期出现支气管胸膜瘘,经胸腔冲洗引流治疗转为慢性脓胸,长期带胸腔引流管生存。2例术后胸腔出血,经二次开胸止血后恢复顺利。其余38例术后均恢复顺利。结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迅速切除病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方式首选肺叶切除;术后精细管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刘慧峰马连君郑梦利赵亚超祁彦君张书新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肺切除术
经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术联合腭咽成形术治疗舌咽平面阻塞重度OSAHS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联合腭咽成型治疗因舌咽平面阻塞导致的重度OSAHS患者手术疗效研究。方法选取因舌咽平面狭窄的重度OSAHS患者35例,经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联合腭咽成形术,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重要指标的改变。结果患者术后半年行PSG检查,AHI:术前64.628±19.017(次/h)、术后18.922±19.532(次/h),P值为0(P<0.01);最低血氧:术前67.114±8.927(%)、术后78.257±8.762(%),P值为0(P<0.01);会厌平面游离缘面积:术前265.217±77.543(mm^(2))、术后364.917±134.557(mm^(2))P值为0(P<0.01);会厌平面游离缘前后径:术前10.962±3.075(mm)、术后12.688±4.682(mm)P值为0.001(P<0.01);会厌平面游离缘左右径:术前24.814±6.321(mm)、术后27.748±5.400(mm)P值为0.001(P<0.01)。结论经颈外径路舌根部分切除联合腭咽成型治疗因舌咽平面阻塞导致的重度OSAHS患者疗效明显。
王效军王宇赵佳佳张颖田媛刘慧峰贾熙娜孟明丽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颈外径路腭咽成型术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见变应原分布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为该地区预防治疗AR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55例确诊AR患者血清IgE结果。分析性别、发病年龄和病程与变应原的关系。结果 355例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户尘螨209例次(58.9%)、树138例次(38.9%)、杂草49例次(13.8%)。树变应原女性(42.6%)高于男性(30.4%),发病年龄30岁以下者(45.4%)高于30岁以上者(29.8%)。杂草变应原男性(21.4%)高于女性(9.9%),发病年龄20岁以上及50岁以下者偏高。结论北京城市副中心AR的变应原主要是户尘螨,其次是树、杂草,前者是宣教、预防治疗的重点,后者与性别的关系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需进一步探讨。
田媛刘慧峰陈薪羽单园园刘景芳王效军王宇
关键词:变应原
11^C-乙酸盐在肺癌模型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和PET显像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11^C-乙酸盐(11^C-AC)在荷肺腺癌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PET显像,并评价11^C-AC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荷肺腺癌T739小鼠根据不同示踪剂和注药后的时相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组经小鼠尾静脉注入11^C-AC后5、10、20、30min分别用井型探测仪测量小鼠11^C-AC的生物分布,并行PET显像。对照组小鼠在注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后60min测量生物分布并行PET显像。结果在11^C-AC的生物分布研究中,可发现肿瘤部位有相当高的放射性摄取,肾、肝和脾亦有较高放射性摄取,而肿瘤/血、肿瘤/肌肉及肿瘤/肺的T/NT比值均大于2。应用11^C-AC的肿瘤PET显像与18^F-FDG一样,均非常清晰。肿瘤11^C-AC标准化摄取值(SUV)为2.84-0.8,低于18^F-FDGSUV(5.3±1.6)。结论11^C-AC可应用于肺部肿瘤的PET显像,最佳显像时间为20min,有望成为18^F—FDG显像不满意时的一个重要补充。
梁朝阳柳曦张锦明周乃康张涛刘慧峰
关键词:肺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