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食管
  • 9篇手术
  • 6篇端粒
  • 6篇端粒酶
  • 6篇肿瘤
  • 6篇活性
  • 5篇心脏
  • 5篇食管癌
  • 4篇端粒酶活性
  • 4篇微孔板
  • 4篇微孔板杂交
  • 4篇孔板
  • 4篇肺癌
  • 3篇心肌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科
  • 3篇外循环
  • 2篇心肌保护
  • 2篇心脏移植
  • 2篇胸膜

机构

  • 27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台市人民医...
  • 1篇大丰人民医院
  • 1篇如皋市尘洁医...

作者

  • 27篇刘俊华
  • 11篇石仲歧
  • 11篇史加海
  • 8篇尤庆生
  • 8篇严煜
  • 6篇王惠民
  • 6篇蔡平
  • 5篇董汉宣
  • 5篇陈荫椿
  • 5篇王晓谭
  • 4篇施公胜
  • 3篇张裕东
  • 3篇张冬雷
  • 3篇黄华
  • 3篇严煜
  • 3篇黄剑飞
  • 2篇施健
  • 2篇瞿晓慈
  • 1篇柯宏刚
  • 1篇赵宏胜

传媒

  • 8篇南通医学院学...
  • 5篇交通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第九届全国胸...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4
  • 7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2
  • 2篇199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6例体会
1998年
本文报告施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6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就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及术中注意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蔡平石仲歧严煜刘俊华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修补术
微孔板杂交法检测肺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研究肺癌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法 ,对 10 0例切除肺癌标本 ,分别取癌中央组织、癌旁 1cm、远癌组织 3块组织 ,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 ,同时送病理检查。结果 :端粒酶在肺癌组织中央部位的阳性检出率为 10 0 % ,癌旁 1cm为 84% ,远癌组织为 8% ,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端粒酶活性水平 ( A/mg蛋白 )分别为 :鳞癌 2 8例 0 .12 2 ,腺癌 6 8例 0 .12 5 ,小细胞癌 4例 0 .12 7,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切除肺癌标本中的测定 。
刘俊华王惠民张裕东史加海王晓谭
关键词:肺癌端粒酶微孔板杂交法TRAP
仰卧位行中上段食管癌根治的临床体会
2003年
目的 :总结仰卧位行食管癌手术的经验。方法 :将 2 63例食管癌分为两组 ,仰卧位不翻身根治组 15 0例 ;先侧卧位行食管肿瘤切除然后翻身改仰卧位作腹、颈部为对照组 113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中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术后恢复情况、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仰卧位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少 ,术中氧饱和度要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术中血压、心率术后胸引流量、胃肠减压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 ;但术后并发症颈部手工吻合瘘的发生率要高于机械吻合组 ;术后胸痛仰卧位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仰卧位行食管癌根治术优于对照组 ,但操作需较熟练 ,胸腹组配合须协调 ,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
尤庆生严煜刘俊华董汉宣石仲歧陈荫椿
关键词:仰卧位食管癌手术体位吻合器肿瘤根治术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9例
2003年
采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19例。结果心脏手术结束即可停体外循环 ,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 ,正性肌力药物用量较少 ,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低 ,无血尿 ,血生化及心脏超微结构均较传统方法好 ,无1例发生心律失常和空气栓塞。无死亡病例。本术式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手术方法 ,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 。
刘俊华史加海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心肌再灌注损伤
肺癌合并脑转移病人同期手术治疗被引量:1
1999年
我们自1988~1996年共收治肺癌合并脑转移病人28例,其中18例在全麻下同期行肺切除加脑转移瘤切除,术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3例;年龄43~65岁,平均52岁。18例中12例因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复视等症状...
刘俊华石仲歧刘道坤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同期手术
测定端粒酶活性的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端粒酶活性的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依次包括样本处理、扩增、包被、变性、杂交与呈色等步骤,本发明用于端粒酶活性测定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廉、重复性好,敏感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判断良、恶性胸腹水。
王惠民瞿晓慈张冬雷施健刘俊华杨振华
文献传递
肺部炎性假瘤24例分析
2002年
目的:探讨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24例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术前仅8例(33.3%)诊断正确。余16例中13例疑为肺癌,3例误诊为结核瘤或良性肿瘤。结论:该病病程长、症状轻。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上很难与肺癌鉴别。强调术前纤维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检查十分重要。肺部炎性假瘤虽属良性,亦应尽早手术治疗。
卢从锦刘俊华
关键词:肺部炎性假瘤外科治疗
2240例胸内食管胃分层吻合术无吻合口瘘和重度狭窄的治疗体会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评价胸内食管粘膜延长不同平面与胃、食管分层吻合术,探讨预防食管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吻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年5月至2002年12月共进行胸腔内食管粘膜延长不同平面与胃、食管分层吻合术2240例,统计手术后和出院后随访资料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情况。结果:所有手术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严重狭窄。结论:食管、胃粘膜延长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术是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有效吻合方法。
蔡平石仲歧严煜陈荫椿刘俊华尤庆生蔡吉祥奚忠喜
关键词:贲门癌食管胃吻合术
法乐氏四联症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的防治
1992年
本文探讨了法乐氏四联症的手术适应证,认为彻底矫治合并畸形,加强心肌保护,缩短血流阻断时间,降低心肌耗氧量,术后严密监护,是预防低心排量综合征的重要措施。为提高手术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应尽早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同时充分给氧,延长辅助呼吸时间,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输血输液。
刘俊华石仲歧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手术
食管、胃吻合术式与吻合口愈合的关系——分层吻合法与全层吻合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3
1990年
本文对食管、胃层—层吻合术和全层吻合术进行比较观察。通过实验动物和临床病例术后随访,X线食管造影和食管镜检查,前一术式的吻合瘘发生率为0.4%,吻合口狭窄为2%,吞咽不适为36%;后一术式依次分别为4.2%,16%,72%。两者比较3项均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层-层吻合术能显著地减少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
石仲歧陈荫椿刘俊华严煜易庚华蔡平
关键词:食管吻合术式吻合口愈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