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
- 作品数:25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车辆发动机实车进气流量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某型车辆发动机实车进气流量难以测量的问题,通过分析发动机进气系统结构,对气体流动过程进行简化处理.基于气体总流伯努利方程,建立发动机进气流量计算模型,采用空气滤清器台架阻力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完善与验证,误差小于2%,并对车辆原位空转及驾驶训练过程进行了测试,进气流量计算结果与实际状况相符.
- 何星王宪成和穆孙志新
- 关键词:发动机进气流量伯努利方程
- 基于缸套磨损的柴油机寿命计量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缸套磨损的柴油机寿命计量方法和装置,所述基于缸套磨损的柴油机寿命计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得到所述表面粗糙度与所述稳定载荷、试件活塞环的速度以及试件活塞环与试件缸套的摩擦次数的关系式以及所述试件缸套的表面...
- 王宪成和穆孙志新何星黄军胡俊彪刘国浩
- 文献传递
- 基于遗传算法的准维燃烧模型修正方法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目前准维燃烧模型不能客观反映高原柴油机工作过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智能仿真模型修正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计算并识别出准维燃烧模型的经验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并确定为待修正参数。基于遗传算法,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柴油机准维燃烧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误差在4%以内,为深入开展高原环境柴油机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宪成胡俊彪何星刘国浩王琳
- 关键词:柴油机遗传算法模型修正
- 低气压环境下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转速实车估算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涡轮增压器转速实车测量中存在安装困难、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估算涡轮增压器转速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增压器转速估算模型,通过与台架试验测试样本比较,模型误差分别2.25%和2.27%。同时,RBF神经网络较BP神经网络,具有训练次数少,收敛速度快、结果稳定的优点,更适合实车涡轮增压器转速估算。
- 王宪成杨莹何星刘海涛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 含氧燃料对重型车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为降低某型装甲车辆柴油机的碳烟排放,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掺混不同比例的两种含氧燃料—生物柴油和碳酸二甲酯(DMC)对某型装甲车辆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动力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燃料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的可吸入颗粒物(PM)排放,且生物柴油和DMC的比例越大,降烟的效果越显著,但NOx排放增加;掺混生物柴油体积分数为20%、DMC为10%时,发动机外特性扭矩下降约5%。通过调整最大供油量,可使柴油机的功率恢复到原机状态;恢复功率后,发动机的碳烟排放比使用纯柴油的原机降低了54.5%。
- 王宪成孙志新和穆何星
- 关键词:柴油机生物柴油碳烟排放
- 高原地区车辆柴油机使用状况实车测试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为定量分析高原地区车辆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的使用状况,依据实车不解体测试原则,设计车载监测系统并开展高原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柴油机状态参数的变化受使用工况与路面状况影响极大,车辆行驶过程中水温、油温、油压、转速和燃油消耗量平均值分别为81.78℃、83.60℃、0.49 MPa、1 568.87 r/min和48.86 kg/h;柴油机使用工况点主要分布于中、高转速和中、低燃油消耗量的区域,其中转速位于1 200~2 000 r/min之间的比例为80.13%,燃油消耗量集中在27.28~81.84 kg/h之间的比例为73.78%。开发的仪器及实车测试数据为高原地区柴油机技术状况分析、提出合理使用建议及改进技术提供了参考。
- 何星王宪成李若亭孙志新李奇
- 关键词:柴油机实车测试数据分析
- 发动机环境适应性模糊评价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我国特种车辆发动机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缺乏,评判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基于模糊识别理论,参照美军环境适应性试验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发动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模糊集、基准向量及其权重,建立了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对我国典型地区的发动机环境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西藏班戈发动机环境适应性等级为"差",新疆吐鲁番环境适应性等级为"较好",黑龙江漠河环境适应性等级为"一般"。
- 王宪成何星胡俊彪刘信生
- 关键词:内燃机发动机环境适应性
- 沙漠环境车辆柴油机故障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针对我国沙漠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沙漠环境条件下车辆柴油机故障进行统计分类,结合沙漠环境因素与车辆使用状况,具体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模式及影响过程,基于故障原因并立足于现行的维护保养规范,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 何星韩树杨勇
- 关键词:柴油机
- 载荷对重型车辆发动机活塞环-缸套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SRV实验机模拟重型车辆发动机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工作状态,测试了静载荷和动载荷条件下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了磨痕形貌和化学成分,研究了摩擦副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静载荷的增加,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减小,总失重量增加。摩擦副的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在400N条件下活塞环的磨损机理为综合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在低强度和中等强度动载荷条件下,摩擦副的摩擦因数随载荷的变化而呈循环变化,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在高强度动载荷条件下,摩擦副的摩擦因数保持稳定,活塞环的磨损机理是综合的磨粒磨损、黏着磨损、疲劳磨损,缸套的磨损机理是综合的磨粒磨损、黏着磨损。摩擦副的总失重量随动载荷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 李奇王宪成蔡志海底月兰何星
- 关键词:活塞环-缸套动载荷静载荷
- 车辆发动机缸套-活塞环磨损失效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为实现对车辆发动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磨损失效的全面分析和仿真计算,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大修发动机缸套-活塞环试样表面形貌,分析其磨损失效特征。依据发动机保险期实验及大修部件磨损失效检测数据,分析缸套-活塞环组件各磨损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缸套-活塞环组件各磨损参数与发动机功率、比油耗及其相互之间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缸套磨损量与发动机功率变化量、比油耗变化量的相关程度高,且同其他磨损参数间的相关系数总值最大,确定缸套磨损量为缸套-活塞环组件磨损的特征参数。
- 何星王宪成李奇孙志新
- 关键词:发动机缸套-活塞环特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