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野哲夫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碳酸酐酶基因5’端启动子不同区域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根据水稻碳酸酐酶基因5'端序列,从4处不同位置设计上游引物,在碳酸酐酶基因ATG前0位点处设计下游引物。通过PCR扩增基因5'端1600bp、964bp、585bp、313bp片段,将以上目的片段克隆到以GUS为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转化植株GUS活性检测结果,发现-1600~0bp片段启动GUS在烟草的叶、茎中有GUS活性,而其余3段区域(-964~0bp,-585~0bp,-313~0bp)未检测出GUS活性,这些暗示了-1600~0bp启动子区域在控制基因表达时,具有在叶、茎中表达,在根中不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 阚彬彬于耸柳参奎高野哲夫
-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酶基因水稻启动子GUS活性转化植株
- 植物Cation/H^+反向转运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CAX是一种通过质子梯度产生的能量运输协调再分配钙离子(Ca2+)等阳离子的转运蛋白,是Ca2+/Cation antiporter(CaCA)大家族的一个分化枝。植物CAXs属于CAX三大类的Ⅰ型CAX。大部分植物CAXs有11个跨膜区(TM)和5个典型的功能域,即N-端自抑制区域(NRR)、C-端功能区域、Ca2+功能域(CaD)、C功能域和D功能域。其中NRR存在于大部分CAX中,调节CAX的功能。以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CAX类蛋白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涉及到CAX家族的命名,亚家族的分类,CAX组织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特别是CAX的转运活性等研究。加强对CAX的研究对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养分吸收和减轻土壤中污染物等有重要作用。
- 单喆张欣欣高野哲夫柳参奎
- 苜蓿愈伤组织高频再生遗传和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2
- 2006年
- 本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浓度的2,4-D与6-BA联合使用的诱导培养基上,以苜蓿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为55%~90.6%,其中2mg/L2,4-D+1mg/L6-BA诱导率最高,达90.6%;浅黄色至淡绿色的愈伤组织在MS+2mg/LKT+0.15mg/L6-BA+0.3mg/LNAA分化培养基的分化率最高并且植株颜色深绿。丛生芽在1/2MS+2mg/L酵母提取物的生根培养基上再生成完整的苜蓿植株。以建立的苜蓿高频再生体系为基础,愈伤组织为转化的受体,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苜蓿,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影响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获得了100株转基因植株。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为100!mol/L,菌液浓度OD600为0.3~0.5,最佳的侵染时间为15min,共培养时间为4d,卡那霉素浓度为50mg/L时转化频率最合适。最高转化频率可达80%,Kana抗性植株Northernblotting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进苜蓿基因组中。建立了苜蓿快速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为获得其它基因转化苜蓿,奠定基础。
- 金淑梅管清杰罗秋香王涛高野哲夫柳参奎
- 关键词:苜蓿GUS愈伤组织根癌农杆菌
- 水稻中与盐碱适应性相关的VB_(12)不依赖型蛋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英文)被引量:4
- 2002年
- VB12 不依赖型蛋氨酸合成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 ,它可催化高半光氨酸甲基化而生成蛋氨酸 ,为生物体内的甲基化反应和多胺、乙烯的合成提供中间产物。以水稻品种日本晴为材料 ,在碱性条件下利用cDNA RAPD法 ,在水稻中首次报道了VB12 不依赖型蛋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结果表明 ,VB12 不依赖型蛋氨酸合成酶cDNA基因全长为 2 74 0bp ,在水稻基因组中以单或低拷贝存在 ,编码 76 5个氨基酸 ,与Mesembryanthemumcystallinum(U84 889)和Cathararanthusroseus (X83499)的同源性分别为 92 %和 83%。水稻在受到碳酸钠胁迫 12h和 2 4h后 ,其转录较氯化钠明显增强 ,而到 4 8h后下降 ,暗示它可能与水稻的盐碱适应性有关。
- 谢国生柳蔘奎高野哲夫尤宗彬张端品
- 关键词:水稻克隆
- 水稻OsAPX1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及其抗盐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水稻细胞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OsAPX1)基因全长cDNA(基因登录号:D45423);将该基因构建二元植物表达载体pBI121-OsAPX1;用农杆菌EHA105侵染介导烟草叶盘转化法转基因,获得转基因植株,PCR鉴定遗传转化的烟草植株成功地整合了水稻OsAPX1基因;North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T1代植株Ta在mRNA转录水平上表达;对Ta株系进行Kana抗性鉴定,表明转基因T2代株系有抗性;对T2代株系做NaCl、NaHCO3、Na2CO3抗盐性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表现出转基因植株抗(耐)性提高;取T2代植株的叶片在不同浓度H2O2处理下,抗H2O2毒害的能力显著强于对照,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有所提高,有望在抗盐碱性育种上应用。
- 管清杰罗秋香夏德习李耀文梁涵张欣欣西内俊策高野哲夫柳参奎
- 关键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转基因活性氧烟草
- 拟南芥硫氧还蛋白M1型基因(AtTRX m1)与环境逆境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7年
- 硫氧还蛋白家族是约12 kD的小分子蛋白质,含有高度保守的活性反应位点WCG/PPC,催化硫醇—二硫键相互交换,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拟南芥硫氧还蛋白M1型基因 (AtTRX m1, GenBank Accession No. At1g03680)。通过Northern杂交分析拟南芥悬浮细胞系在 100 mmol/L NaCl、10mmol/L NaHCO3、50μmol/L ABA、10mmol/L H2O2 等逆境处理下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和硫氧还蛋白 M1 型转基因植株对NaCl、NaHCO3盐及ABA逆境的抗性分析,表明硫氧还蛋白M1型基因与生物环境胁迫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氧化胁迫,能够增强植物对逆境的耐受力。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硫氧还蛋白基因家族与逆境之间的相关作用奠定了基础。
- 夏德习管清杰金淑梅李宇佳梁涵张欣欣西内俊策高野哲夫柳参奎
- 关键词:非生物逆境转基因NORTHERN杂交
- 碱茅(Puccinellia tenuifolra)全长cDNA酵母文库中与铝胁迫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
- 2014年
- 利用碱茅全长cDNAs酵母表达文库,经不同浓度AlCl3筛选得到19个不同克隆可增强酵母的耐铝性,经过同源性比对后,将这19个对Al3+胁迫敏感的抗性克隆大体分为以下几类:结构功能蛋白、酶类、有跨膜结构的蛋白、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以及功能未知蛋白。为了了解该19个单克隆对于胁迫的耐受特异性,本研究中将这19个克隆与转空载体的酵母分别在以下各种胁迫条件下进一步进行解析:AlCl3、NaCl、H2O2。结果显示大部分筛选所得克隆对AlCl3在浓度为5.5 mmol/L时表现出耐受性。在NaCl、H2O2条件下不同克隆之间表现出不同的耐性。
- 孙博卜媛媛张梅华高野哲夫柳参奎
- 关键词:碱茅CDNAS铝胁迫酵母
- 过量表达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液泡型H^+-ATP酶c亚基基因提高转基因酵母的耐盐性被引量:5
- 2015年
- 植物液泡型H+-ATP酶(V-ATPase)在次级转运与应对多种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并解析了能够生长在盐碱地上的野生星星草V-ATPase c亚基基因(Put VHA-c)的功能。本研究利用荧光蛋白(GFP)标记结合内涵体染色的方法研究了Put VHA-c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定位,并利用转基因酵母分析了Put VHA-c基因在盐胁迫中的作用。共定位实验显示Put VHA-c-GFP融合蛋白主要定位在酵母细胞的内涵体上。Northern杂交和实时定量PCR显示在星星草悬浮细胞中Put VHA-c基因的表达能够被盐胁迫所诱导。研究结果结合过表达Put VHA-c的转基因酵母具有更高的耐盐性的发现,说明Put VHA-c基因参与着盐胁迫的应答。
- 周爱民卜媛媛张欣欣高野哲夫柳参奎
- 关键词:星星草V-ATPASE耐盐性
- 蒙古柳金属硫蛋白的拟南芥遗传转化及抗性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本文研究在NaC l胁迫下筛选抗性pY ES2-蒙古柳c DNA-酵母菌,通过克隆得到蒙古柳c 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序列编码区为240 bp,编码79个氨基酸,在NCBI数据库中BLASTp分析表明和旱柳和毛果杨金属硫蛋白MT2序列有较高相似性。把克隆得到的cD NA与pB I121质粒通过Bam HI和XhoI进行酶切连接,通过农杆菌的介导法转入拟南芥。用Kana筛选的抗性苗提取基因组DNA,PCR鉴定得到6株转基因株系。将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在不同逆境下进行抗性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在NaC l、NaH CO3、H2O2、CuC l2、ZnC l2、CdC l2和Sorbitol胁迫培养基中表现出比对照强的抗性,其中在CdC l2培养基中比野生型植株表现出强的抗性。
- 南桂仙乔坤高野哲夫柳参奎
-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抗性分析
- 利用植物悬浮培养细胞进行蛋白质快速定位分析的方法被引量:4
- 2012年
- 稳定遗传表达分析是一种植物中常用的整体解析基因的方式。有多种转化方式可供选择,也可根据所需要的获得的转基因植物材料选择受体材料。但是由于稳定遗传转化周期较长且大部分材料不适合于进行荧光观察,所以在一些基因的研究中逐渐被瞬时表达分析系统。虽然瞬时表达分析用时短,但是转化效率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转化材料无法保存。目前由于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材料均一,增殖迅速并且可以满足大批量研究需求逐渐成为植物研究中的热点材料。以此同时,在亚细胞定位方面,悬浮培养细胞还是良好的应用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的转化中方法较为成熟,但是获得纯净的转基因细胞系的转化周期较长。在本研究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立了一种转化时间短,转化效率高的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稳定遗传转化体系。同时将这个体系应用到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当中进行蛋白质快速定位分析。
- 赵蒙晴高野哲夫柳参奎
- 关键词:悬浮培养细胞GFP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