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月明

作品数:32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射频
  • 4篇射频消融
  • 4篇祛除
  • 4篇消融
  • 4篇面部
  • 3篇生理结构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显微镜
  • 3篇显微镜
  • 3篇理疗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膜
  • 2篇一体化
  • 2篇散热
  • 2篇散热基板
  • 2篇头面部
  • 2篇皮脂
  • 2篇皮脂腺

机构

  • 2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黄寺美容...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27篇高月明
  • 14篇王兴林
  • 12篇蒋天裕
  • 9篇肖红雨
  • 9篇索伟
  • 7篇张立宁
  • 5篇郭燕梅
  • 4篇黎春华
  • 4篇高健
  • 4篇黄丽萍
  • 4篇王秋华
  • 4篇陈蔚
  • 4篇贾子善
  • 3篇瓮长水
  • 2篇李晓瑛
  • 2篇孟科
  • 2篇彭楠
  • 1篇杨昊臻
  • 1篇朱敏
  • 1篇漆军

传媒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武警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显微镜下XL-射频皮肤治疗仪祛除头面部黑色丘疹及苔藓样脂溢性角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XL-射频皮肤治疗仪消融祛除头面部黑色丘疹样及苔藓样脂溢性角化的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黑色丘疹样及苔藓样病变明显高于周围皮肤患者63例,男32例,女31例,年龄35~81岁,病程6月~40年,病变274个,最小4 mm×3 mm,最大30 mm×25 mm,〉10 mm以上42个,位于头顶及颞部毛发处5个,其余位于面部。采用XL-射频皮肤治疗仪治疗1次,随访观察6个月~2年。结果 63例274个病变,治愈268个,显效6个,1个有轻微色素脱失,未出现肉眼可见的疤痕。结论显微镜下XL-射频皮肤治疗仪祛除黑色丘疹样及苔藓样脂溢性角化治愈率高,无疤痕。
王兴林孙玉萍蒋天裕张立宁高月明黄丽萍肖红雨张茜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
不同压力和部位压迫大鼠坐骨神经对神经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受压迫坐骨神经在不同压力条件下以及不同部位压迫时神经血流量的变化。方法建立可同时控制压力时间的大鼠坐骨神经卡压模型,应用气囊分5级压力压迫大鼠坐骨神经,观察不同压力下神经血流量的变化;将大鼠随机分为远端压迫组和近端压迫组,观察不同部位压迫神经对神经血流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压力压迫神经时神经血流量产生变化(P<0.05),并且随着压力增高神经血流量出现下降趋势;近端压迫组和远端压迫组神经血流量均明显下降(P<0.01),但后者的神经血流量下降较前者明显(P<0.01)。结论机械压迫神经对神经血流量影响明显,坐骨神经远端血管是神经血供的主要来源。
高月明王兴林张立宁索伟蒋天裕赵秀梅
关键词:坐骨神经
LED-254 nm紫外线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背景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皮肤创面的物理因子。随着深紫外发光二极管(LED)的出现,UVC的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极大的拓展。然而,目前仍未确定LED光源产生的254 nm UVC是否可以促进皮肤愈合。目的观察254 nm LED-UVC对SD大鼠背部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创伤模型,每只大鼠沿脊柱两侧各做1个直径为8 mm的圆形伤口,右侧伤口即刻给予254 nm UVC垂直创面5 mm照射1次,共计40 s,35 mJ/cm^(2);左侧伤口自然愈合。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组织形态学结构,测定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结果建模后第7天,实验组创面愈合率为85.58%±5.37%,大于对照组的愈合率80.02%±7.38%(P<0.05)。实验组在建模后第14天CD31(+)细胞OD值为2.64±0.63,高于对照组的1.91±0.72(P<0.05)。实验组1 d、4 d、7 d、14 d时肉芽组织VEGF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5倍、1.57倍、1.38倍和1.62倍(P均<0.05)。结论LED-254 nm UVC照射可以提高SD大鼠背部皮肤伤口肉芽组织VEGF含量,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和速度,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
张钊林希圣高月明王兴林
关键词:短波紫外线皮肤愈合血管再生
在手术显微镜下XL-射频皮肤治疗仪祛除面部扁平疣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在手术显微镜下XL-射频皮肤治疗仪分层祛除面部扁平疣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8月我院门诊扁平疣患者45例,男13例,女32例,年龄16~68岁,病程3个月~10年。每例病变数4~110个,病变≥10个31例,病变最大的融成片状60 mm×30 mm。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射频消融电极分层祛除病变,均治疗1次。随访观察6个月~2年,确定病变部位有无复发,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结果 45例中43例治愈,2例数量减少,2例有轻微的色素沉着,未出现疤痕。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XL-射频皮肤治疗仪微创分层祛除扁平疣治愈率高,无疤痕。
王兴林漆军蒋天裕张立宁高月明索伟肖红雨
关键词:射频消融扁平疣面部
一种肺部一体化理疗终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肺部一体化理疗终端,包括:主机体、理疗模组、连接设备和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穿戴设备,与人体的生理结构适配设置,能够被穿戴于人体的待理疗部位;所述理疗模组和所述主机体,适配设置为一体式结构,能够通过预设...
高月明贾子善瓮长水王兴林王秋华蒋天裕黎春华高健
文献传递
侧脑室旁病变位置及大小与康复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目的探讨侧脑室旁脑软化的位置及大小与患者康复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根据标准选出24例,脑梗死22例,外伤性脑软化2例,左侧15例,右侧9 例。采用 Barthel 指数及 Brunnstrom 标准评定,随访观察1-...
王兴林蒋天裕郭燕梅高月明索伟朗森阳
关键词:脑软化侧脑室预后
文献传递
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与脂肪、肌肉等体成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与脂肪、骨骼肌等人体成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6月期间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474名。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对其进行人体成分测量,并调查其患各种慢性病的情况,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慢性病数量与各人体成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与年龄具有高度正相关性(r=0.75,P<0.01),与性别没有相关性(r=-0.01,P>0.05)。剔除年龄、性别因素后,患慢性病的数量与内脏脂肪面积、躯干脂肪量、体脂百分比三者存在高度正相关性(r=0.71、0.61、0.60,P<0.01);与体脂量相关性低(r=0.21,P<0.01);与上、下肢脂肪量无相关关系(r=-0.06、0.03,P>0.05);而与骨骼肌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四肢骨骼肌质量、躯干骨骼肌质量存在中度负相关性(r=-0.51、-0.50、-0.53、-0.53,P<0.01);与BMI、基础代谢率、蛋白质、骨矿物质存在中度或高度负相关性(r=-0.60、-0.56、-0.42、-0.65,P<0.01);与腰臀比(WHR)存在低度正相关性(r=0.23,P<0.01)。结论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与年龄、内脏脂肪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全身的骨骼肌、BMI、营养;而与四肢脂肪量、WHR相关性差。老年人除了应注意维持下肢肌肉量,还要充分重视核心肌群的锻炼,以减少内脏脂肪。同时老年人在营养上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矿物质。
刘陪沛杨雪彭楠范利朱敏周明朱亚琼王秋华李晓瑛黎春华郭燕梅陈蔚张丽高月明万阿娟康娟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
拉米夫定应用史对恩替卡韦单用治疗耐阿德福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拉米夫定应用史对恩替卡韦单用治疗耐阿德福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影响。方法检索2010年5月以前发表的有关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mg/d、疗程≥12周)对耐阿德福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以有无拉米夫定用药史为分组标准,以血清HBV DNA水平为观察指标)的中外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篇英文文献,平均效应尺度约为0.52,其95%置信区间为0.29-0.93。结论有拉米夫定用药史会使恩替卡韦单用治疗对耐阿德福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下降。
赵攀杨昊臻祁京唐彦管群高月明齐冬颖
关键词:核苷类
高频振动结合超短波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高频振动排痰结合超短波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中心住院的46例卧床患者,年龄18~85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所有病例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干预组23例,年龄(55.04±14.33)岁;对照组23例,年龄(54.17±17.02)岁。干预组使用高频振动排痰结合超短波预防肺部感染;对照组无针对预防肺部感染的干预措施。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以及肺部感染程度,肺部感染程度使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neumonia infection score,CPIS)评估,包括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气体交换指数、胸部X线浸润等肺部感染程度的指标。结果4周干预后,干预组肺部肺部感染率为0(0/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21.74%,5/23)(P=0.049);两组CPIS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Md(range):0(0,0)vs 0(0,8)],其中干预组的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情况、X线片肺部浸润影评分3个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体温和气体交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振动排痰结合超短波可以预防长期卧床患者的肺部感染,减少肺部感染率,降低肺部感染的程度,促进康复进程。
陈雪丹戈含笑王刚高月明张攻孜谢惠敏何绵旺解涛黄丽萍
关键词:振动排痰超短波肺部感染卧床患者
1例右腋窝皮脂腺囊肿伴嗜胨菌和大芬戈尔德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通过一例右腋窝皮脂腺囊肿患者的诊治情况,探讨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时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 某男性患者右腋窝皮脂腺囊肿伴感染于2021年4月1日入院。结合案例的具体特点,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因右腋窝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就诊,就诊前一天囊肿部位出现流脓,呈乳白色豆腐渣样,无流血,伴明显压痛,肿物约3×2 cm大小,表面可见白头一枚,局部皮肤发红,皮温高,伴肿胀、疼痛等不适,波动感不明显。入院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治疗,脓肿大小未见减小。后将脓液分泌物送检二代测序,结果报告嗜胨菌及大芬戈尔德菌检出丰度极高。4月3日对脓肿部位行消毒挤压及扩创治疗,结合病例青霉素过敏史及文献中对于革兰阳性厌氧球菌的治疗策略和临床抗感染治疗经验,应用美罗培南静滴抗感染治疗,同时使用连翘膏于表面旋涂,中心油纱覆盖,脓液逐渐减少至消失,恢复顺利,无复发征象。结论 嗜胨菌和大芬戈尔德菌的临床感染病例,国内相关报道相对较少,而目前临床上尚未报道过皮脂腺囊肿合并嗜胨菌和大芬戈尔德菌感染病例。随着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开展,对于易被临床忽视的革兰阳性厌氧球菌的认识以及快速筛查检测有所提高。
刘鐘阳刘浩张阳高月明邓奥高远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美罗培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