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智
- 作品数:28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条件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b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PRP促进皮肤、黏膜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PRP和hDFbs来源于健康成年人,两次离心法制备PRP,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0、12.5%、25.0%、50.0%和100.0%PRP浓度作用下hDFbs的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50.0%浓度不同剂量PRP作用下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荧光染色技术观察PRP作用下hDFbs在纯钛材料表面的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PRP培养后不同时间hDFbs细胞周期;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RP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PRP各浓度组细胞数量均多于对照组,细胞数量增加、折光性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检测,30μL PRP组PDGF表达量最高且细胞密度最大,但10μL PRP组累积吸光度值(IOD)高于20μL PRP组(836.27±21.15 vs 794.35±30.26,P<0.05);荧光染色技术观察,PRP组材料表面hDFbs细胞密集,数量较对照组高;细胞周期检测,PRP促进细胞进入S期进行DNA复制,PRP作用后第2天PRP组S期细胞百分比高于空白组(34.41%vs 22.00%,P<0.05),第8天PRP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高于空白组(95.07%vs 89.70%,P<0.05);CCK-8测定细胞增殖活性,100.0%PRP组吸光度A450值高于12.5%PRP组(34.41%vs 22.00%,P<0.05)。结论:高浓度的PRP虽然表现较强的促细胞增殖作用,但并不存在浓度、剂量依赖性,适宜浓度的PRP可促进hDFbs的增殖。
- 王悦马英智朱喆苏学今周延民
- 关键词: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富血小板血浆细胞增殖
- MK和MMP-26在人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期生长因子(M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6)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两种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K和MMP-26在乳腺癌中高表达(P<0.05),MK、MMP-26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K与MMP-2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K和MMP-26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在这一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 王玉欣马英智孙梅
- 关键词:乳腺癌
- 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探讨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对其向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法,培养人MSCs。采用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对MSCs进行诱导分化。观察人MSCs经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诱导24h后,细胞胞体收缩呈锥形或球形,有突起长出,细胞间突起相互连接,交错成网,为典型的神经元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经诱导培养后的神经元样细胞的胞体及部分突起NSE和NF染色呈强阳性表达,而GFAP染色呈阴性。诱导组出现NSE阳性的细胞率为(79.5±3.2)%,而对照组出现NSE阳性的细胞率为(12.1±2.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诱导组出现NF阳性的细胞率为(41.2±2.4)%,而对照组为阴性。结论: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 牛云何旭王心蕊马英智李玉林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胶质瘤细胞
- 人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评价
- 2011年
- 目的:分离人表皮干细胞(hKSCs),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包皮环切术的正常皮肤,采用酶消化、快速贴壁筛选法分离hKSCs,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显示,细胞为多角形,体积小、核大,呈铺路石样排列,形态一致;透射电镜显示,胞质内细胞器稀少,细胞核大,核内具有丰富的异染色质;免疫细胞化学、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KSCs相对特异性标志物CK15、CK19、P63和CD29呈阳性表达,成纤维特异性标志物Vimentin和表皮终末分化标志物CK10呈阴性表达,RT-PCR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大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符合hKSCs的慢周期特性。结论:快速贴壁筛选法可分离出纯度较高的hKSCs,可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 马英智高航邓方阁张丽红李玉林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 校园风疹流行原因的调查分析
- 2002年
- 2001年3至6月间,北方某院校连续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的病例,根据其临床及流行病学表现,明确诊断为风疹.下面将这起风疹流行的调查与分析报告如下:
- 马英智
-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
- 人表皮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人表皮干细胞(human keratinocyte stem cells,hKSCs)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探索一种高效分离及纯化培养hKSCs的途径,为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hKSCs,快速粘附法纯化hKSCs并进行无血清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以角蛋白19(cytokeratin,CK19)及整合素β1、p63为一抗,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对原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经快速粘附法筛选的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一致,呈上皮样生长;LSCM下CK19及整合素β1、p63均呈阳性反应,初步证实分离出的细胞为hKSCs。结论成功建立了hKSCs分离、纯化和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 马英智王心蕊何旭牛云李玉林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损伤裸鼠体内的归巢与分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心肌细胞移植中机体内环境因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细胞(CM)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人骨髓血,用Percoll(1 073 g/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筛选结合的方法,体外培养扩增人骨髓MSC,以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随后将人骨髓MSC植入异丙肾上腺素所致急性心肌损伤的裸鼠体内。3周后,取心脏组织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可高表达CD44,CD105和波形蛋白,不表达CD31,CD34,CD45,肌钙蛋白I和结蛋白。细胞移植3周后,人骨髓MSC在心肌损伤区域均能分化为表达肌钙蛋白I,结蛋白和波形蛋白的细胞。结论: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可归巢于受损心脏,并参与体内心肌损伤的修复,具有向CM分化的潜能。
- 邓方阁张秀英王芯蕊马英智李玉林
-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损伤细胞移植归巢分化
- 建立特异性纳米粒子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研究
-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纳米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实验中应用带有荧光的纳米粒子和梅毒单克隆抗体结合制备特异性纳米粒子,然后利用特异性纳米粒子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结果在紫光灯和荧光光度仪下可以观察到二者的混合液发生沉淀。通过本...
- 马英智
- 关键词:梅毒抗原
- 文献传递
-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靶向人Slingshot-1L基因稳定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建立
- 2010年
- 目的建立过表达该基因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hMSCs。应用脂质体法将Slingshot-1L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Slingshot-1L转染PA317包装细胞,G418筛选,滴度测定。收集病毒上清感染第2代hMSCs,G418筛选,挑选阳性克隆,扩增培养。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成功分离、纯化了hMSCs,应用pLNCX-Slingshot-1L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获得滴度为5×108CFU/L的病毒上清。收集病毒上清感染hMSCs,获得了过表达Slingshot-1L基因的hMSCs。结论应用Slingshot-1L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建立了过表达该基因的hMSCs稳定转染细胞系。
- 张慕蕊王岩马英智赵东旭杨旭芳李玉林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稳定转染干细胞
- 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被引量:26
- 2007年
- 目的:研究在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心肌细胞(CM)的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hMSCs,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其免疫学表型CD34、CD44和CD45,以未加一抗只加二抗的hMSCs作为平行对照组;同时原代培养SD乳鼠的CM以模拟体外心肌微环境。选用生长良好、纯度达到95%的第5代hMSCs,与乳鼠原代培养的CM共培养,并进行心肌特异性标志cTnI的免疫组化鉴定。结果: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出的hMSCs,不表达CD34及CD45,高表达CD44,其CD44阳性率平均为(93.26±2.48)%,与平行对照组[(3.42±1.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MSCs与CM共培养后,其形态逐渐向CM形态过渡,并表达心肌特异性抗体cTnI。结论:hMSCs在体外模拟的心肌微环境中可分化为CM,干细胞的分化具有环境依赖性。
- 邓方阁张秀英王心蕊马英智李玉林
-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