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源
- 作品数:69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产量可控的花生种植模型的建立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节花生产量的花生种植园艺措施,为进一步的花生连作障碍及花生产量等多项研究提供理论模型,包括以下步骤:将实验组的花盆和土壤使用40‑50kGy的Co‑60辐照彻底灭菌;取当地未栽培过的土壤,用等量的无菌水...
- 黄超孙博通尤升波马德源于金慧
- 文献传递
- 一种sll0659基因在合成集胞藻类胡萝卜素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sll0659基因在合成集胞藻类胡萝卜素中的应用。该应用所涉及的sll0659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集胞藻PCC6803β‑胡萝卜素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集胞藻PCC...
- 陈高何庆芳杨连群王兴军范仲学岳寿松毕玉平张燕谢红艳马德源
- 文献传递
- 产角蛋白酶的蜡样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蜡样芽孢杆菌(<I>Bacillus cereus</I>)Y‑15菌株,还涉及上菌株的应用。本发明的蜡样芽孢杆菌(<I>Bacillus cereus</I>)Y‑15...
- 边婓岳寿松朱耀霞马德源彭振英毕玉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短稳杆菌及其酶制剂在畜禽养殖及加工废弃物转化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稳杆菌<I>Empedobacter </I><I>brevis</I> LY‑5及其酶制剂在畜禽养殖及加工废弃物高效转化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菌株于2022...
- 边斐张燕岳寿松宋恩亮王艳芹姜富贵成海建马德源
- 文献传递
- 南极菌株SC-5同步糖化发酵甜高粱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利用从南极土壤中分离筛选的产低温纤维素酶菌株SC-5,以甜高粱秆为发酵底物,开展同步糖化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C-5低温纤维素酶,底物亲合性好,最适pH值为6.0,最适作用温度为40℃,pH适应性广,热稳定性好,乙醇耐受性好。同步发酵1.0 kg甜高粱秆可生产45 g乙醇,乙醇生产效率较高,发酵工艺简单实用。
- 马德源范仲学范仲学王能飞郭凤丹张斌
- 关键词:纤维素乙醇
- 短稳杆菌LY-5角蛋白酶在洗涤产品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工业酶制剂的洗涤用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稳杆菌<I>Empedobacter brevis</I> LY‑5角蛋白酶在制备洗涤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菌株于2022年03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 边斐岳寿松张燕于金慧陈高马德源朱友峰
- 文献传递
- 油莎豆引种试验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19年
- 油莎豆是一种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耐病虫害、经济价值高的集牧、饲、粮、油于一体的高效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本文从油莎豆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引种试种、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收获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并在简要分析油莎豆高产栽培和示范推广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 张斌刘晶范仲学郭凤丹侯蕾马德源王颖
- 关键词:油莎豆引种高效栽培
- 振荡授粉器在保护地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在樱桃番茄花期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番茄振荡授粉器授粉、自然授粉(CK)3种处理,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樱桃番茄坐果率、产量、品质、商品性等综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授粉器处理植株坐果率、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自然授粉高7.7%、29.1%、4.1%,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差异不显著;落果率最低;商品果率较自然授粉高5.6%;两种处理方法的单果重均比自然授粉低,其中振荡授粉器处理仅低3.1%;振荡授粉器处理果实果色亮、熟性早,较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节省一半左右的用工时间。
- 刘淑梅王施慧王登良侯丽霞马德源
- 关键词:樱桃番茄植物生长调节剂
- 微小杆菌P6角蛋白酶在洗涤剂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 本发明属于工业酶制剂的洗涤用酶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微小杆菌P6角蛋白酶在洗涤剂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本发明的菌株于2022年03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CGMCC No.24453...
- 边斐岳寿松张燕朱友峰于金慧陈高马德源
- 文献传递
- 不同灭菌方式对螺旋藻及其发酵后营养功效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为明确不同灭菌方式对螺旋藻功效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温蒸汽灭菌、超高压灭菌和紫外线灭菌三种方式对螺旋藻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并结合乳酸菌发酵方法,比较分析不同灭菌方式处理下发酵前后上清液与固形物中总黄酮、总酚、藻蓝素等成分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前,不同灭菌方式下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部分达显著水平,其中,以高温蒸汽灭菌的上清液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藻蓝素含量最低;固形物醇提液中总黄酮含量则以超高压灭菌最高,总酚和藻蓝素含量以紫外线灭菌的最高。经乳酸菌发酵后,总黄酮和藻蓝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最大降幅分别为60.0%、74.9%,总酚的变化与之相反,增幅最高为142.4%。从抗氧化活性来看,三种灭菌方式之间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差异;乳酸菌发酵提高了高温灭菌的上清液中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压灭菌的还原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而发酵后固形物醇提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均显著升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略有下降。综合各因素,高温蒸汽灭菌可用于开发螺旋藻益生菌产品。
- 刘云鹏尤升波马德源尤常清乌日娜武俊瑞黄超于金慧毕玉平
- 关键词:螺旋藻超高压灭菌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