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京
- 作品数:20 被引量:170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特征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济南市劳动力人口的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资料,应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减寿年数(SPYLL)、标化减寿年率(SPYLLR)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济南市2010至2014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率为195.67/10万(140.02/10万~217.34/10万),SPYLLR为55.14‰;青年、壮年、中年劳动力人口死亡率、SPYLLR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死亡构成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为主,占人群全部死亡的87%;不同年龄劳动力人口的死亡构成与特征不同,损伤中毒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的第1位死因,而循环系统疾病是中年劳动力人口的第1位死因。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等为济南市劳动力人口的主要死因,不同年龄段死亡特征不同,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劳动力人口的健康水平。
- 张军刘守钦杨柳韩京周林张颖张济
- 关键词:劳动力人口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
- 2011-2014年济南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特征和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COPD死亡状况和疾病负担,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率分析济南市2011-2014年COPD死亡资料。结果济南市2011-2014年COPD平均死亡率为36.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85/10万。2011-2014年,65岁以上人群COPD死亡率范围为250.03/10万到373.10/10万,远高于65岁以下人群。平均每年COPD潜在寿命损失(PYLL)为5792.75人年,平均每个死亡病例潜在寿命损失(平均PYLL)为9.15年,人群每万人潜在寿命损失(PYLL率)为9.94年。45~64岁的死亡病例产生的疾病负担最多,此年龄段死亡病例PYLL占总PYLL的53.28%。结论 COPD已成为济南市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其疾病负担不容忽视。应积极控制COPD的危险因素,减轻疾病负担。
- 周林刘月玲张军刘守钦韩京房巧玲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负担潜在寿命损失年
- 挑战与机遇--从麻疹监测中得到的启示
- 疫苗(Vaccine)的起源 消灭天花---牛痘疫苗中国---1961年 消灭脊灰---脊灰疫苗中国---2000年无脊灰状态 消除麻疹---麻疹疫苗 消除麻疹和风疹地区目标 全球疫苗行动计划:到2015年:WHO 6大...
- 韩京
- 2011-2015年济南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济南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采用ICD-10编码进行死因分类,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济南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死亡率是48.98/10万,标化死亡率为24.08/10万,居死因顺位第3位。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5.05,P<0.001)。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居2011-2015年济南市呼吸系统疾病的首位,其他依次是肺炎、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和尘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0~5岁年龄组主要死因是肺炎,55岁以上人群主要死因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农村慢性下呼吸道疾病(χ~2=242.17,P<0.001)、呼吸系统疾病(χ~2=59.51,P<0.001)高于城区,城区肺炎高于农村(χ~2=188.81,P<0.001)。2011-2015年济南市呼吸系统疾病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为5 280.80人年,肺炎平均减寿年数(AYLL)最高。去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肺炎、尘肺及全部呼吸系统疾病后,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0.36、0.20、0.00和0.71岁。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济南市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死亡特点具有年龄、性别、地区差异。应采取可行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王莹周林韩京刘守钦许华茹张军马守兵
-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去死因期望寿命
- 极端气温对济南市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极端气温对山东省济南市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的影响,筛查敏感人群。方法收集济南市2011—2014年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逐日死亡资料和同时期的气象资料。采用时间序列泊松回归模型,分析极端气温对济南市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死亡人数、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极端低温暴露(寒潮)显著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日均死亡人数(P<0.01),极端高温暴露(热浪)仅对居民非意外死亡日死亡人数具有影响(P<0.05),对主要死因别死亡无明显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寒潮暴露明显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风险(RR=1.27、1.19、1.11、1.08,P<0.01);热浪暴露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卒中的死亡风险(RR=1.02、1.06,P<0.05)。全部人群不论性别与年龄均是寒潮敏感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是热浪敏感人群(RR=1.03,P<0.01)。结论极端气温可增加济南市居民非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别日均死亡人数与死亡风险,全部人群均是寒潮敏感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是热浪敏感人群,在极端气温期间应针对敏感人群采取预防与救治措施。
- 韩京房巧玲周林张军刘守钦张济张颖
- 关键词:极端气温事件广义相加模型
- 济南市2010—2014年儿童青少年死因与减寿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济南市5~19岁儿童青少年的死亡特征及疾病负担,为开展儿童青少年死因干预,减少和预防其死亡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济南市2010—2014年儿童青少年死亡资料收集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死因登记信息系统,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PYLL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济南市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率为27.09/10万(21.65/10万~32.45/10万),标化减寿年率(SPYLLR)为8.20‰。死亡率、标化PYLL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男性高于女性(χ2值分别为7.86,9.27,P值均〈0.01)。损伤中毒占死因第一位,死亡数和PYLL分别占该年龄段人群的49.58%和49.09%。结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是济南市5~19岁儿童青少年的主要死因,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死亡,降低寿命损失和疾病负担。
- 张军刘守钦刘月玲房巧玲韩京张颖张济
- 关键词:疾病死亡率青少年
- 济南市2007至2013年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特点,并提供预防建议,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济南市2007—2013年急性农药中毒报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至2013年某市报告急性农药中毒4852例,病死率14.10%,报告数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4572例,占94.23%)。生产性农药中毒2007至2013年报告数呈下降趋势,以杀虫剂中毒最多(236例,占82.86%)。非生产性农药中毒60岁以上组病死率(26.86%)高于60岁以下组病死率(11.42%),男性病死率(16.11%)高于女性病死率(13.79%),除草剂中毒病死率(22.25%)高于杀虫剂中毒病死率(1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市急性农药中毒的严重性应引起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 刘守钦周林颜玲张军韩京
-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
- 济南市2010~2014年老年人口死亡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济南市老年人口的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济南市2010~201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资料,对性别、年龄、死因、死亡率、标化死亡及死因顺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0~2014年济南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率为43.89‰(26.17‰~53.85‰),并且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死亡构成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这3种死亡例数占该人群全部死亡的90%以上。结论济南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死亡所占比例较高,应采取措施降低老年人口慢性病等的死亡,提高该年龄段人群的健康水平。
- 张军杨柳刘守钦韩京周林Zhang Ying张济
- 关键词:老年人口死亡率老龄化
- 济南市居民2011-2016年恶性肿瘤死亡流行趋势及减寿分析被引量:34
- 2018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6年济南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采用ICD-10编码进行死因分类。结果 2011-2016年济南市居民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是165. 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96. 95/10万,居死因顺位第2位。2011-2016年济南市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17. 47%,P=0. 045)。15~44岁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 25%,P=0. 026)。各恶性肿瘤除乳腺癌外,均呈现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的特点。男女前3位恶性肿瘤相同,为肺癌、胃癌、肝癌。肝癌在各年龄组均在前4位,是15~44岁组第1位死因。白血病是0~14岁组的第1位死因。肺癌是45~59岁及60岁以上人群的首位死因。2011-2016年济南市男女恶性肿瘤PYLL平均分别为42644. 08人年和22031. 58人年,均居全死因PYLL首位。男性肝癌AYLL、女性乳腺癌AYLL分别居男女恶性肿瘤AYLL首位。结论肺癌、胃癌、肝癌、白血病、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是济南市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应采取可行的措施,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王莹周敬文周林宫舒萍刘月玲杨柳高昌韩京张军
-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因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 捕获-再捕获方法在济南市死因漏报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死亡个案的漏报情况,为制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捕获一再捕获方法(Capture-Mark-Recapture,CMR),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全市各县区根据2015年度各乡镇(街道)死因监测数据质量水平,随机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的所有家庭均为调查家庭,调查对象包括调查家庭的所有成员。从当地公安、民政和村(居委会)搜集人口死亡情况,再与死因登记系统已报告的死亡资料进行比对,计算漏报率。结果 2015年济南市死因监测漏报率为9.21%。其中,农村死亡漏报率较城区高2.23%(95%CI:1.17%~3.29%)。0~4岁组较其他年龄组高18.99%(95%CI:9.58%~28.40%)。男性死亡率较女性高0.90%(95%CI:-5.28%~7.08%),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死亡漏报率,调整后的2015年济南市居民粗死亡率为731.45/10万,调整后的人均期望寿命是78.33岁。结论济南市死因监测系统死亡漏报情况不容忽视,应规范死因报告管理,逐步提高死因监测数据质量。同时,使用捕获一再捕获方法可以校正低估的粗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适时开展漏报调查,是有效弥补常规监测不足的方法之一。
- 王莹张军刘守钦杨柳韩京周林
- 关键词:捕获-再捕获死因登记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