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琴 作品数:105 被引量:392 H指数:13 供职机构: 西安市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水肿期几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几种治疗方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水肿期的疗效,为NAION水肿期综合治疗选择最佳方案。方法对确诊NAION,病程2周内,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视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水肿期患者352例361眼,除D组(门诊口服泼尼松激素治疗组)33例33眼,E组(内科对因治疗组)31例32眼外,288例296眼NAION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随机分为A组(甲泼尼龙静脉冲击联合血管扩张剂)93例97眼,B组(甲泼尼龙冲击联合脱水剂)114例116眼,C组(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81例83眼,A、B、C组均配合复方樟柳碱颞浅皮下注射10d,治疗14~16d,再次进行以视力、视野、眼底照相以及OCT为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各治疗组间,C组疗效优于A组、B组、D组;A、B组与D组相比差异不明显;A、B、C、D四组与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静脉冲击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治疗方案在NAION水肿期的应用对改善水肿,恢复视功能有积极意义。 王润生 吕沛霖 常倩 雷晓琴 俞江 王建洲 杜善双 郑波关键词:视神经病变 泼尼松 樟柳碱 幼牛血清 99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视力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occlu- sion,CRAO)患者视力损害与病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 王润生 吕沛霖 王宾 万雅群 雷晓琴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动脉阻塞 中心视力 文献传递 超选择性眼动脉及选择性颈内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 观察超选择性眼动脉及选择性颈内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CRAO的12例患者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50.0±3.5)岁.发病时间8~72 h,平均发病时间18h.应用同轴微导管技术进行超选择性眼动脉或选择性颈动脉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总用量为20~40万U;溶栓过程中注入罂粟碱30 mg.12例患者中,行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5例;因经济原因行选择性经颈内动脉溶栓治疗4例;因眼动脉纤细,微导管插入困难无法完成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改行颈内动脉溶栓治疗2例,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联合溶栓1例.治疗后行视力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判定疗效.以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提高3行及以上为显效;较治疗前提高2行为有效,治疗前后视力无变化、变化在1行以内或下降为无效.以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ct)和视网膜动脉主干-末梢充盈时间为视网膜循环恢复的判定标准.以A-Rct≤15 s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各分支在2 s内全部充盈为显效;A-Rct较治疗前缩短但在16~20 s以内,视网膜中央动脉各分支充盈时间3~8 s为有效;A-Rct虽较治疗前缩短但仍≥21 s,视网膜中央动脉各分支充盈时间≥9 s为无效.结果 视力检查结果显示,12只眼中,显效5只眼,占41.7%;有效5只眼,占41.7%;无效2只眼,占16.6%.总有效率为83.4%.所有患眼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FFA检查结果显示,12只眼中,显效8只眼,占67.0%;有效4只眼,占33.0%.总有效率为100.0%.所有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穿刺部位血肿、颅内出血、脑栓塞等并发症,也未发生眼球活动异常、眼底出血及玻璃体积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CRAO可取得较好疗效;对于部分眼动脉解剖异常和不宜采用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者,选择� 王润生 雷涛 王毅 吕沛霖 雷晓琴 杜善双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黄斑区OCT图形特征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黄斑区OCT图形特征。方法:77例77眼裂孔型视网膜脱离在巩膜扣带术前后,行除常规检查外,拍摄眼底像,行黄斑区OCT检查[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十"字扫描,5.62mm标准扫描线,测量中心凹神经纤维(NF)厚度,及视网膜下残液量,并打印出图像];术后1wk;1,2,3,6mo随访矫正视力、眼底及OCT。结果:本组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后临床复位率100%,而OCT扫描显示,术后1wk解剖复位率52%,术后1mo62%,术后2mo71%,术后3mo75%,术后6mo87%;术后视力在3~6mo内逐渐提高并稳定;黄斑区OCT图形异常提示视功能改善差。结论:OCT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了解和观察病情、预测预后的可靠手段。 毕春潮 雷春灵 朱赛林 雷晓琴 薛晓辉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视功能 几种应用于NAION水肿期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 目的:评价几种临床治疗方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水肿期的不同疗效,为 NAION 水肿期的临床治疗选择最佳方案。方法:对确诊为 NAION,病程在 王润生 常倩 雷晓琴 俞江 王建洲 杜善双 郑波关键词:NAION 疗效评估 文献传递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 王润生 吕沛霖 雷晓琴 常倩 杜善双 李沛 张妍春 俞江 OCT是一种客观、无创的手段通过对NAION患者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厚度的测量推断受损部位,根据视盘隆起度的变化,观察治疗效果,对NAION的诊断增加新的内容;对水肿期的治疗进行监测和疗效判定;通过OCT对该病进行长期监测、...关键词: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 病因学 眼科 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通络驻景丸低、中、高剂量组。模型成功1周后,除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其他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通络驻景丸药物治疗(分别是1.65、3.33、6.66 g生药/kg)。给药12周后,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VEGF的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 m 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络驻景丸给药组大鼠血清VEGF和视网膜VEGF m 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通络驻景丸高剂量组降幅最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予通络驻景丸后,视网膜中VEGF表达水平也降低。结论通络驻景丸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水平,延缓DR病程的发展。 任翠翠 周云云 李高彪 李雨薇 艾华 艾华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VEGF 巩膜瓣可拆缝线及角膜侧切口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拆缝线及角膜侧切口对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影响。方法青光眼95例(145眼)在常规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巩膜瓣可拆缝线及角膜侧切口,术中全部病例人工形成前房,观察术后前房形成情况、滤过泡形态及眼压水平,根据眼压高低、滤过泡形态及前房深浅决定拆除可拆缝线时间,并将浅前房发生率与行单纯小梁切除术的144例(179眼)作对比。结果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可拆缝线及角膜侧切口术后12眼发生浅前房,浅前房发生率为8.2%;单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18.4%。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可拆缝线及角膜侧切口可主动调节房水滤过量,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少小梁切除术后低压性浅前房的发生。 马千丽 雷晓琴关键词:小梁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低眼压 浅前房 青光眼 化瘀散结片对兔眼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中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化瘀散结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 retinopathy ,PVR)玻璃体中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Ⅳ型胶原 (Ⅳcollagen ,ⅣC)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眼后节穿通伤加注血法制备PVR模型 ,分别利用免疫组化SP法、放射免疫法观察正常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对照组、道诺霉素对照组、化瘀散结片治疗组 ,检测PVR玻璃体腔增殖膜中LN、ⅣC的表现及玻璃体液中LN、ⅣC浓度。结果 化瘀散结片治疗组增殖膜中LN、ⅣC的阳性表达及玻璃体液中LN、ⅣC的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对照组(P <0 0 1)。结论 化瘀散结片能够降低PVR增殖膜中LN、ⅣC的阳性表达及玻璃体液中LN、ⅣC的浓度 。 雷晓琴 马千丽 付大海 王润生 王明芳关键词:化瘀散结片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康网灵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波及黄斑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影响。方法:将2004-11/2006-09脱离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视网膜成功复位术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证实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康网灵汤剂,3次/d,30d为1疗程,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行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及视力检查。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3,6mo黄斑部OCT,mERG的P1波振幅密度值(nV/deg2)及视力。数据结果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年龄、病程、视力、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量及P1波振幅密度值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视力提高的眼数、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及残留视网膜下液量减少,明显好于对照组;黄斑部mERG1,2环P1波振幅密度值在1,3m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4,5环在3,6mo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中药康网灵汤剂能促进残留视网膜下液吸收,改善视功能。 杜善双 雷晓琴 于彬科 王润生 张玉磊 张存丽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多焦视网膜电图 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