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小嘉
- 作品数:58 被引量:29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方-药-证”关联与对应的方剂配伍量化分析方法研究
- 蒋永光于中华周训伦陈鹏雍小嘉
- 遵循中医组方用药的基本理论和逻辑思路,以“方-药-证”的对应与关联为切入点,采用现代数据处理的高新技术,建造能够揭示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量化分析方法。提出了“中药效用量、药组团、症组团、药症对应”打等新概念,并将之应用于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医药
- 扶阳派运用姜桂附的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从扶阳派医案及著作入手,以《伤寒论》理论为指导,结合数据统计的方法,研究扶阳派运用姜、桂、附的规律。方法:收集5位扶阳派代表医家运用姜、桂、附治疗疾病的医案424例,处方969个,在资料经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资料数据表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得出姜、桂、附的用量范围和常用剂量、复诊姜桂附的加减变化规律、姜桂附的比例与用量关系及5位医家处方用药特点。结论:扶阳派医家对姜、桂、附的运用,在用量、配伍、复诊加减变化,以及姜、桂、附的使用比例上既各具特点,又遵循共同的规律。
- 徐姗姗雍小嘉郑丰杰窦维华杨殿兴
- 关键词:吴佩衡徐小圃祝味菊医案
- 中药复方性味的量化处理与表达初探被引量:25
- 2005年
- 认为性味是中药复方的作用基础,复方性味是一种客观存在。进而对中药性味进行了量化处理,初步制定出复方性味量化表达原则和计算规则,并试验性的对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性味进行了量化表达,证明中药复方的性味量化表达是可行的,且能更深入地揭示复方的性能,其结果将为中医临床处方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 蒋永光胡波刘娟雍小嘉陈颖吴孟旭
- 关键词:中药复方性味
- 新的辨证“证素”症状判断指标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在"证素辨证"思想的启迪下,从中医原创思维和传统辨证方法出发,以中医教材已被大家公认的症状体征为标准,制定新的准确、简洁、明了的辨证"证素"判断指标,使之更为规范、实用,该"证素"辨证指标分为病位证素、病因证素、病因证素、病势证素4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提高科研特别是临床的辨证水平。
- 严石林雍小嘉陶怡陈为王浩中沈宏春许嗣立郑秀丽冯全生
- 关键词:证素辨证症状体征
- 青年与老年气虚及平和体质人群声音特征对比分析研究
- 目的:探寻平和质与气虚质人群的声音差异特征。方法: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筛选出气虚体质及平和体质的青年40 人,老年28 人,采集其声音数据并进行声学参数分析。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反映声音能量整体状况的两种参数语音时...
- 雍小嘉赵刚郭佳
- 关键词:气虚质青年老年
- 系统观视角下中医古籍病证诊疗的知识演化模型设计
- 2024年
- 目前有关历代医家病证诊疗经验的研究,多以文献解读,或单变量的数据挖掘为主,缺少系统演化的研究。而难点即在于如何通过计算机技术,呈现历代医家诊疗知识中整体观、个性化、动态性的思维特性。“五辨”思维(辨人、辨症、辨病、辨证、辨机),是把握整体性、动态性、个体化特征的当代中医诊断新路径,其内涵知识散在于历代医家著作之中。文章提出以古籍中历代医家病证诊疗知识为研究对象,依托于“五辨”思维,拟构建一个涵盖辨人、辨病、辨症、辨证、治则治法、方药、针灸、医籍、医家、朝代、地理11个知识模块为主的病证诊疗知识演变模型。可借助于事理图谱技术,实现古籍病证诊疗知识动态演变的系统化、结构化呈现。
- 夏庭伟杨越李炜弘丁维俊汤朝晖成词松雍小嘉叶俏波田茸周常恩李灿东
- 关键词:病证知识演化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诊断教学改革被引量:3
- 2007年
- 赵莺雍小嘉陈钢祝捷
- 关键词:模拟病人实践教学
- 青年气虚质与平和质人群声音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声音特征是区别平和质与气虚质人群的典型特征。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筛选出20名平和质,16名气虚质青年男女进行声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常用参数基音周期、基音的抖动、振幅微扰、共振峰变异、过零率比率在平和质和气虚质人群间差别表现不明显,存在很多交叉重叠。能反映声音能量整体状况的语音时间长度和语音包络面积两种参数对平和质和气虚质的区别很明显,能给出划分平和质与气虚质的标准线。
- 雍小嘉徐姗姗
- 关键词:气虚质声音
- 方剂配伍中影响药物功效发挥各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方剂配伍中药物功效的发挥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用药的剂量、药性、药物间相互关系等多种相关条件。通过对各因素的分析、试验及结果讨论得出:组方药物剂量、药物功效间作用、药物的寒热属性及甘草等特殊药物都是影响药物功效在方剂配伍中发挥的重要因素。
- 雍小嘉蒋永光曹莉宋姚屏
- 关键词:方剂配伍药物功效四性中药
- 基于“方-药-证”对应关联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
- 蒋永光于中华周训伦陈鹏雍小嘉李川胡波刘娟任玉兰宋姚屏胡建军李力彭京韩佩玉黎勇陈波李慧琴陈颖王燕陈云慧张昱
- 项目针对中医方剂所包含的方、药、证等信息,采用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试图通过“方-药-证”之间的关联与对应关系的量化分析,来揭示方剂的配伍规律。 研究思路:方剂配伍的本质乃是方与方、方与药、药与药、药...
- 关键词:
- 关键词:配伍方剂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