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 作品数:53 被引量:3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医防融合背景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工作现状及认知调查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通过调查我国5省基层卫生人员医防工作的参与情况与对开展医防融合工作的认知现状,探讨目前基层医防融合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根据地域方位差异分别抽取四川、贵州、江西、江苏和广东5个省,再依据经济状况每省选取3个区县,共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人员(6439名)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医防融合工作参与情况与认知现状进行x^(2)检验。结果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958名卫生人员中,仅有292人(30.5%)同时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615人(64.2%)只参与公共卫生服务;51.7%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以独立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参与基本卫生服务。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卫生人员主要以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仅15.6%的人员具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1964名人员中,1464人(74.5%)医疗服务与公卫服务均参与,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时间相对较少。不同岗位的卫生人员参与医防工作的情况不同(x^(2)=2208.874,P<0.001)。结论基层临床医疗工作与公共卫生工作机制相对独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因缺乏疾病诊断治疗能力或无处方权而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临床医疗工作中;临床医疗工作人员因缺乏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参与受限。建议整合医防融合服务机制,打造基层整合型服务;培养基层医防复合型人才,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 郑喆郭岩陈浩张然王静雯李丽芬龚宇李则颖刘毅
- 医防融合视域下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被引量:66
- 2021年
- 目的:基于2020年开展的基层医防融合专题调查研究,探讨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以期助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居民健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选取四川、江西、江苏、贵州、广东五个省为样本省展开问卷调查,共收回152份有效机构问卷,6439份有效人员问卷。采用Excel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2%的被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人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仅2.3%;被调研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认为医防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临床知识不足(53.2%);临床医生缺乏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48.9%);医防融合的工作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38.9%);收入分配制度有待完善(36.1%)。结论: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与法治保障;培养具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人才;以胜任力为导向开展基层医防融合服务能力的专题培训;探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参与基层医防融合工作的服务模式;合理提高薪酬,探索制定新时期基层医防融合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强化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健康信息守门人功能等,助力新时期医防融合视域下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 屈伟陈浩郑琪王萌康刘毅郭岩
- 2012-2015年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流出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是通过对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流出现状的调查,了解流出人员的总体概况、结构特征以及流出去向,分析其流出的原因,为加强疾控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卫生计生人才规划监测评估系统,收集2012-2015年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流出的相关数据,同时对部分县级疾控中心进行现场访谈,了解人员流出的原因。总体来说2012-2015年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流出数有所减少,除离退休人员,流出率下降;从流出人员的结构特征看,学历方面,流出人员中以本科、专科和中专为主,职称方面,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工作年限方面,除工作30年以上的,5年以下和工作10-19年的流出人数较多,编制方面,流出人员主要是在编人员;从流出去向看,除离退休外,大多数的人员流向其他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县级疾控中心应加强离退休人员的返聘,提高职工的薪酬待遇水平,提升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等。
- 韩颖田立启陈浩陈红艺张光鹏闫丽娜张云
- 关键词:疾控中心
- 澳大利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法律保障(一)——公共卫生的法律支撑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国际视角分析,本文研究了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公共卫生法律的内涵以及公共卫生职能的法律界定,为进一步研究澳大利亚依法为国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基础。
- 徐缓陈浩黎慕
- 关键词:公共卫生法律
- 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2018年基本情况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对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2018年人、财、物等基本情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了解中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运行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探索疾控体系改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数据库对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定性访谈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数量、素质、结构不适应新形势发展。2014—2018年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出现一定程度负增长,人员逐步老化,学历结构有一定改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和检验师比例逐渐下降,慢性病防控人员比例仍然较低。财政补助收入仅占70%左右,政府预算全额保障存在一定缺位;资源配置上虽逐年增加,仍存在绝对不足与相对浪费并存现象。结论须加强基层疾控体系建设,按标准配备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坚持公益性和专业性导向,保障疾控机构运行经费;优化人才结构,研究制定符合公共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和绩效考评机制,激发疾控人员动力;实施结构调整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求。
- 金雅玲王子军张一平陈浩
- 4省区乡镇防保机构工作制度与规范化现况调查
- 2009年
- [目的]了解乡镇防保机构工作制度规范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2360名专职防保人员、兼职防保人员或其他卫生人员工作中的依据、操作规范、技术手册、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以及工作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等方面做出描述和比较。[结果]乡镇防保人员工作缺少制度保证,工作欠规范。[结论]防保工作有自己的特殊性,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规程。
- 程谧陈浩王园陈舒刘毅滕英杨娇
- 关键词:乡镇防保机构
- 乡镇防保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乡镇防保人员满意度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收集了299名乡镇专职防保人员对人际关系、未来认同感、薪酬、压力感等10个维度的满意情况。[结果]防保人员总体满意度均数为63.50分,处于基本满意水平;最不满意的方面是压力感(2.44分)和薪酬(2.72分),两者平均得分处于较不满意水平。[结论]乡镇防保人员总体满意水平一般,压力感和薪酬为其主要限制因素。
- 武芳黎慕陈浩袁黎丽刘毅
-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
- 国内文献对澳大利亚公共卫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国内文献初步介绍了澳大利亚人群的健康水平、澳大利亚对公共卫生的界定、澳大利亚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国内学者具体研究了澳大利亚的重点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包括艾滋病防控、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采供血服务管理、精神卫生服务和计划免疫服务等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笔者指出,在进行中澳文献对比时应注意公共卫生概念的涵义;中国有必要对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开展系统深入研究;研究澳大利亚公共卫生服务时应关注其联邦制特点。
- 陈浩徐缓
- 关键词:公共卫生
- 2022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算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对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预算资金投入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方法:采用人口、地理数据对2022年我国31个省级疾控中心预算收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以集聚度模型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不同省级疾控中心预算收入总量差异明显,且有27个省级疾控中心预算收入占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预算收入的比例低于3%。大多数省级疾控中心的“卫生健康支出”是全部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31个省级疾控中心均缺乏在“科学技术支出”“教育支出”两方面的投入分配;“人均预算经费”“人均人员经费”差异明显,且“人均人员经费”预算支出水平普遍偏低。结论:省级疾控中心财政预算经费投入力度不足,卫生健康不同领域的投入结构不合理,“重医轻防”矛盾依然突出。
- 刘娜娜黄烈雨李振军郭岩李少琼陈宝姗陈浩
- 关键词: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算资金
-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评价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评价近5年来我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为进一步调整优化疾控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利用公开数据对我国疾控中心的人员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三项指标进行分析,采用泰尔指数分析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我国疾控中心人员总数、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总量均在减少,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为严重;基于人口的配置公平性要好于基于面积的配置公平性;基于人口的全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公平性有变差趋势;基于地域面积的全国疾控中心三类人员的配置公平性整体向好。结论严格按照配置标准配足配齐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人员配置要充分考虑地理面积因素;加快西部地区公卫医师培养,在全国实施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构建体现疾控中心技术价值的薪酬和激励制度。
- 殷逸竹陈浩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泰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