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腔
  • 3篇胸腔镜
  • 3篇手术
  • 3篇肺癌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开胸
  • 1篇动脉
  • 1篇胸腔镜辅助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胸外科手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预后
  • 1篇诊疗
  • 1篇诊疗分析
  • 1篇诊疗体会
  • 1篇致病

机构

  • 7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安徽省铜陵县...

作者

  • 7篇陈斌
  • 6篇臧国辉
  • 3篇姚杰
  • 1篇徐卫国

传媒

  • 3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安徽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段食管癌手术入路的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提高中段食管癌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对198例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进胸主动脉弓上隧道+左颈部二切口(Ⅰ组)、左进胸一切口主动脉弓上吻合(Ⅱ组)、右进胸+腹部+颈部三切口(Ⅲ组)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共198例中段食管癌中,切除率Ⅰ组97.2%,Ⅱ组98.4%,Ⅲ组100%;食管残端阳性率为2%,其中Ⅰ组1例,Ⅱ组3例,而Ⅲ组未出现食管残端阳性病例。术中发生较难处理的血管损伤6例,其中Ⅰ组和Ⅱ组合计5例,Ⅲ组1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3例,其中Ⅰ组1例、Ⅱ组2例。Ⅱ组两例患者均出现了严重的胸腔内感染,其中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该根据手术前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中段食管癌应行颈部吻合,右侧进胸三切口手术主要适用于术前CT检查,提示病变广泛或有明显外侵患者。
程八五查东升陈斌
关键词:中段食管癌手术方式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40例、传统开胸组44例。疗效观察及评价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第3天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个数和住院费用。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第3天疼痛NRS,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切口长度,住院费用,胸腔镜组与常规开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肺不张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显著差异。传统开胸切口出血多,术后引流量较多,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术后并发症相对增多。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住院费用偏高,但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优点。相比较常规开胸,其优势明显,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必将成为常规开展术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术者必须行严格的病例筛选及具备丰富的开胸经验。
姚杰臧国辉陈斌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胸腔镜手术常规开胸手术评价指标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胸腔镜组较开胸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结束(T3)及手术结束(T4)时胸腔镜组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但胸腔镜组不同时期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并有助于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
王海兵臧国辉陈斌姚杰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开胸胸腔镜血流动力学
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12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胸段食管行右侧胸部胸腔镜下操作,游离食管,清扫纵隔淋巴结。腹腔镜下或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清扫胃周,胃左淋巴结,食管,胃行左颈部吻合。结果:12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清扫淋巴结(13±9)枚。手术时间(310±70)min,术中出血量(260±70)m L,术后72 h胸部切口疼痛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3.45±1.18,胸部疼痛轻,早期即可下床活动。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至今,未发现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行Ⅰ、Ⅱ期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在市级医院值得推广。
姚杰臧国辉陈斌
关键词:胸腔镜食管癌管状胃
女性肺癌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陈斌臧国辉张鹏东徐卫国
关键词:女性肺癌致病因素预后
肺内孤立性肿块的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手术治疗的肺内孤立性肿块资料的分析,探讨其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总结106例手术治疗的肺内孤立性肿块的资料,从临床角度分析诊断及治疗策略。结果肺内孤立性肿块的术前定性诊断虽然是个难题但其依然有一定规律可遁。在治疗方面除了对那些较为明确的良性肿块可随访观察外其余若无手术禁忌均应行手术切除。结论应综合分析临床多方面资料对肺内孤立性肿块进行定性诊断,难以确诊而又无手术禁忌证者应及时手术。
陈斌臧国辉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6例诊疗体会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及疗效。方法对6例主动脉夹层进行分析。6例患者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升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位置关系。切开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即刻造影检查。观察真假腔血流变化、主动脉分支供血的情况。结果6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明显扩大显影良好,原假腔未再见显影。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陈斌臧国辉杨帮本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