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娥
-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的疗效分析
-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剂量射线易导致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损伤.放射性损伤的组织处于低氧状态,所以,一般保守治疗较难修复,本文用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李东娟潘贺葵周润嫦陈幼娥
-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的疗效分析
- 引言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剂量射线易导致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损伤。放射性损伤的组织处于低氧状态,所以,一般保守治疗较难恢复,而用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重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取自1997年以来收治的...
- 李东娟潘贺葵周润嫦陈幼娥
-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
- 高压氧治疗脑膜瘤患者的磁共振表现与预后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分析脑膜瘤磁共振表现与复发的关系,研究高压氧对脑膜瘤预后的影响。方法:140例经MRI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资料中有38例经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余102例未做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中已复发和未复发病例MRI表现的异同以及两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的差异。结果:(1)复发组的MRI主要表现为在骨质改变、无包膜、囊性变、强化不均、尾征及瘤周水肿方面与无复发者有区别。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比较,各MRI表现无明显差异。(2)对照组102例中,有16例复发,死亡7例:高压氧组38例,有5例复发,2例死亡。P>0.05。(3)两组平均复发时间为39个月和37.6个月,P>0.05。结论:特定的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预后相关,高压氧治疗对脑膜瘤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 李东娟刘金龙司晓宁陈幼娥周润嫦
- 关键词:高压氧脑膜瘤
-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及对策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HD)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分析HD患者年龄及婚姻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应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108名HD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HD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8.09±7.45,与正常人总分41.71±7.16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与丧偶HD患者社会支持度较低。结论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并采取措施帮助患者优化支持网络,帮助患者与家属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扩大社会交往,提高HD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 陈燕琼陈幼娥罗燕玲陈丽娜林彩霞
-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技术社会支持
- 高压氧辅助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被引量:2
- 2004年
- 李东娟潘贺葵陈幼娥周润嫦
- 关键词:高压氧辅助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后大便对症支持疗法
- 高压氧对脑膜瘤预后的影响
-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152例脑膜瘤患者手术治疗后按接受与未接受HBO治疗、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进行分组,追踪观察复发率及死亡率。
结果:(1)复发率和...
- 李东娟刘金龙陈幼娥周润嫦
- 关键词:高压氧疗法颅内肿瘤脑膜瘤预后影响
- 文献传递
- 经高压氧治疗的脑膜瘤患者磁共振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 目的:通过分析脑膜瘤磁共振表现与复发的关系,研究高压氧对脑膜瘤预后的影响。方法:140例经MRI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资料分析,其中38例患者做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余102例未做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
- 李东娟陈幼娥周润嫦刘金龙司晓宁
- 关键词:高压氧疗法脑膜瘤预后因素影像学表现
- 文献传递
- 高压氧疗法对心脏病术后并发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心脏病手术常采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后有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以气栓症较多见。高压氧治疗对气栓症有独特的疗效,对脑血管病也有治疗作用。但临床的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现报道4例病例,探讨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 李东娟陈轶陈幼娥
- 关键词:高压氧心脏病脑血管障碍
-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分析放射性损伤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将放射性损伤患者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比较其疗效,分析高压氧治疗次数、损伤类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①高压氧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89.58%和62.50%,P<0.05。②治疗次数<6次,有效率73.68%;6~12次,89.47%;>12次,100%;两组间比较P<0.05。③放射性溃疡疗效100%,放射性骨髓炎92.31%,放射性脑病82.35%,各组间比较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较保守治疗效果好,治疗2个疗程以上效果更佳。不同类型的放射性损伤疗效不同,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李东娟潘贺葵周润嫦陈幼娥
-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放射性溃疡
- 高压氧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后患者血浆高水平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3/1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4例,均知情同意,根据病程分为3组,≤7d组38例,8~14d组16例,≥15d组1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高压氧治疗,加压25~30min,舱内绝对压力达0.2MPa后,面罩式吸纯氧40min,共2次,休息吸氧舱内压缩空气10min,1次/d,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高压氧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进行内皮素水平测定,采用放免法。结果6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①64例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犤(60.42±17.38),(42.92±8.42)ng/L(t=2.667,P<0.01)犦。②≤7d、8~14d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犤(67.76±21.41),(65.49±50.28)ng/L;(45.68±13.58),(38.35±13.82)ng/L(t=2.056,2.343,P<0.05)犦。③≥15d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犤(22.84±28.96),(39.94±21.32)ng/L,(t=2.552,P<0.05)犦。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显著效果不是以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起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起作用。
- 潘贺葵李东娟陈幼娥周润嫦
-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血浆内皮素内皮缩血管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