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隽
- 作品数:31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对血药浓度测定的影响
- 目的:研究体内游离125I的存在对生物类制品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在TCA沉淀后的沉降率,并与125I-RGD-Sak在SD大鼠中不同时相血药浓度的研究结果...
- 吴雅卿钱隽朱建华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血浆蛋白结合
- 衍生化技术用于生物基质中性激素LC-MS^n检测的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性激素的定量分析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研究领域和检验检测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性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低,由于其化学结构中缺少可离子化的官能团,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n)分析时检测灵敏度不高。利用衍生化技术对其进行结构修饰是提高质谱响应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性激素LC-MSn检测的柱前衍生化方法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性激素衍生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毋丹王漪璇钱隽
- 关键词:性激素雄激素衍生化结构修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对血药浓度测定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了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在三氯乙酸(TCA)沉淀后的沉淀百分率,并与125I-RGD-Sak在SD大鼠中不同时间血药浓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游离125I能与血浆蛋白结合,并为TCA所沉淀,且在一定范围内,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沉淀百分率与温育时间及游离125I的活度无关.体内、外实验中,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沉淀百分率分别为(1.26±0.14)%及(1.38±0.33)%.沉淀物中含有吸附在沉淀物表面的游离125I,该吸附需要用TCA沉淀2~3次才能去除.采用125I核素示踪法进行生物类制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时,应对游离125I的影响进行校正.
- 吴雅卿钱隽朱建华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血浆蛋白结合血药浓度
- 钇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 2001年
- 万丹晶高秀健钱隽朱建华
- 关键词:骨癌放射性药物镇痛小鼠
- 叶酸受体PET显像剂^(18)F-叶酸对氟苯乙酮酯的合成被引量:2
- 2009年
- 在冷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鉴定反应产物的基础上,对硝基苯乙酮采用亲核法进行18F标记,经溴代、酯化将标记物与叶酸偶联,生成18F-叶酸对氟苯乙酮酯,实现叶酸的18F标记。18F-叶酸对氟苯乙酮酯与叶酸结合蛋白的结合特性及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18F-叶酸对氟苯乙酮酯能够与叶酸的结合蛋白β-乳球蛋白特异性结合,在荷瘤裸鼠的肿瘤组织有聚集现象。表明合成的18F-叶酸对氟苯乙酮酯标记率高、稳定性好,且由于不直接对叶酸分子进行氟标记,避免了高温对结构的破坏。合成的衍生物能够与β-乳球蛋白特异结合。通过肿瘤表面过度表达的叶酸受体介导,浓集于肿瘤组织,用于肿瘤的PET显像。
- 过聪颖张政伟朱建华钱隽杨阳沈海星
- 关键词:叶酸受体PET显像
- 药学专业本科生全英文授课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药学人才是目前药学教育的迫切需求。为本科生开设全英文药学专业课程是对这一需求的具体尝试。文中将以分子影像学这一新型交叉学科为契机,从教学目标、教授方式、教学体会及存在不足等多方面对药学课程影像中的药物开发全英文授课进行了探讨。
- 李聪钱隽郑淑妍
-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全英文授课分子影像学课程体系
- ^(125)I-r-Sak大鼠单剂量给药的药物动力学被引量:1
- 2002年
- 为测定r -Sak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给药一个剂量后的分布和排泄。用12 5I标记法研究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12 5I -r -Sak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体内分布和排泄情况。结果表明 ,12 5I -r-sak按 70 μg/kg及 84 0 μg/kg两种剂量静脉给药后 ,在大鼠体内均可以二室模型拟合。低、高两种剂量的T1/2 (α) 分别为 5 .4 7± 2 .13、8.4 5± 4 .5 0min ,T1/2 ( β) 分别为 96.15± 2 2 .2 9、5 8.78± 3 2 .79min ,AUC分别为 0 .895± 0 .4 5 5、3 8.3 6± 5 .181μg·min·mL- 1,经统计分析 ,T1/2 (α) 、T1/2 ( β) 在两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UC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 (P <0 .0 5 )。12 5I -r -Sak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以肾脏中放射活性为最高 ,其次为血浆、肝脏、肺脏、脾脏、心脏 ,在脑内也有很高浓度。排泄试验表明 ,在给药后 96h ,累计的尿和粪排泄的放射性以及被甲状腺组织富集的放射性碘已近 80 %。
- 朱建华高秀健万丹晶钱隽郝彬许长江刘骁李端
-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排泄溶栓剂碘125标记物
- 修饰腺苷受体激动剂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属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修饰腺苷受体激动剂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纳米探针的通式为IR783‑Den‑(PEG‑Reg)x,其中Den为探针载体第五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IR783为...
- 李聪高西辉钱隽
- 文献传递
- 基于葡聚糖的双模态纳米影像药物-Dex-Rho-<Sup>99m</Sup>Tc
- 本发明属于分子影像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葡聚糖的双模态纳米影像药物Dex-Rho-<Sup>99m</Sup>Tc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通式为:Rho-Dex-PEG-DTPA-<Sup>99m</Su...
- 李聪高西辉钱隽
- 文献传递
- ^(125)Ⅰ标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用12 5Ⅰ标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12 5Ⅰ rhTPO) ,研究大鼠单剂量皮下注射12 5Ⅰ rhTPO的药动学特性。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分别予12 5Ⅰ rhTPO 0 5 ,2及 8μg·kg-1,sc ,于不同时相取血测放射性计数 ,计算相应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结果 :在大鼠体内均可以用二室模型拟合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低、中、高 3个剂量的cmax分别为 (0 4 3± 0 0 7) ,(1 2 9± 0 10 ) ,(4 4 4± 1 17) μg·L-1;tmax分别为 (16 80± 6 5 7) ,(11 6 0± 0 5 5 ) ,(8 4 0± 2 19)h ;AUC0→t分别为 (2 4 4 3± 1 32 ) ,(6 2 93± 6 96 ) ,(2 33 80± 5 6 2 2 ) μg·h·L-1;MRT分别为 (4 1 6 9± 3 0 7) ,(36 0 0± 1 6 4 ) ,(38 2 2± 2 80 )h ;T1/ 2 (β) 分别为 (32 30±4 2 0 ) ,(2 7 2 7± 5 5 4 ) ,(30 0 5± 3 81)h。经统计分析 ,T1/ 2 (β) 在 3个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tmax,MRT有统计学差异(P <0 0 5 ) ;cmax和AUC0→t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 (P <0 0 1)。12 5Ⅰ rhTPO 2 μg·kg-1,sc后 ,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96h后经尿和粪排泄的放射活性及甲状腺组织富集的碘达 80 %。结论 :12 5Ⅰ rhTPO的tmax,MRT ,cmax,AUC0→t在 3个剂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而T1/ 2 (β)
- 钱隽沈剑文朱建华李端
- 关键词:^125I标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药动学皮下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