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霞 作品数:26 被引量:115 H指数:5 供职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0 2014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为胃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和100例非胃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非胃癌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13 C呼气试验结果和胃镜病理活检结果,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胃癌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发布的《胃癌诊断标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胃癌组患者13 C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78例,阳性率为78.0%,高于非胃癌组的45.0%;胃癌组患者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67例,阳性率为67.0%,高于非胃癌组的3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和非胃癌组13 C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均高于胃镜检查,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关系,13 C呼气试验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方法,早起发现幽门螺杆菌并根治,有助于防止胃癌的发生。 郭云霞 王郁杰 朱莹关键词:胃癌 幽门螺杆菌 脐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输注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在治疗后第4、8周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记录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输注治疗后第8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化验指标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下降[(70.8±38.3)μmol/L vs(101.3±4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白蛋白水平较术前升高(29.9±4.5)g/L vs(28.6±5.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谷丙转氨酶、胆汁酸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下降(15.28±2.91)s vs(16.67±3.8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凝血功能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韩际奥 马应杰 王志凌 王勇 韩丽 郭云霞 时晓鑫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 脐血 单个核细胞 疏肝调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疏肝调胃汤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胃肠动力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RE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和参考组(40例)。参考组口服雷贝拉唑,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疏肝调胃汤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动力学、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考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较参考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调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可更好的减轻RE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肠动力,安全性较高。 韩莉 冯军安 郭云霞 秦宝山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 中医证候积分 胃肠动力 DC-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化后的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体外周血,培养自体DC-CIK,经HBsAg活化后回输患者体内。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患者外周血HBV DNA、ALT和HBsAg水平。结果DC-CIK细胞治疗可抑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 DNA复制[(6.84±1.06)log_(10)拷贝/mL对(5.29±1.77)log_(10)拷贝/mL,P=0.000],病毒学应答率为63.6%。同时可减少HBsAg表达、降低ALT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8±112.7)ng/mL对(153.0±120.6)ng/mL.P=0.085];(199.1±108.2)IU/mL对(166.2±131.8)IU/mL.P=0.1 21]。结论DC-CIK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方法。 韩际奥 马应杰 王志凌 秦宝山 郭云霞 韩莉 王郁杰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2018年 目的研究DC-CIK联合IFN-γ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接受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患者外周血HBV DNA、ALT和肝纤维化4项水平。并以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肝硬度值。结果治疗后3组受试者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9,P=0.027),DC-CIK联合IFN-γ组和IFN-α1b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要低于IFN-γ治疗组(P=0.044和P=0.010)。DC-CIK联合IFN-γ组以及IFN-γ治疗组治疗后肝硬度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4.403,P=0.000;t=2.611,P=0.015)。结论 DC-CIK联合IFN-γ治疗可提高IFN-γ的抗纤维化作用。 韩际奥 马英杰 张意兰 白璐 王郁杰 韩莉 郭云霞 秦宝山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干扰素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奥曲肽,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奥曲肽,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奥曲肽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 郭云霞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奥曲肽 急性胰腺炎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阿司匹林(ASA)联合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A549细胞株分为Control组、ASA组、Atorvastatin组和ASA+Atorvastatin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ASA(≥50μmol/L)、Atorvastatin(≥2μmol/L)和ASA联合Atorvastatin均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作用随药物作用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Control组相比,ASA组、Atorvastatin组和ASA+Atorvastatin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ASA组和Atorvastatin组相比,ASA+Atorvastatin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ASA组、Atorvastatin组和ASA+Atorvastatin组Wnt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与ASA组和Atorvastatin组相比,ASA+Atorvastatin组Wnt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ASA联合Atorvastatin能够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效抑制A549细胞增殖。 朱莹 易善永 郭云霞 吕朋举关键词:Β-连环蛋白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LncRNA CASC7通过调控miR-19b-3p/SMG1轴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癌易感性候选基因7(CASC7)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肝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和肝癌细胞系Huh7、HepG2和MHCC97H及正常肝细胞系THLE-2中CASC7、微小RNA-19b-3p(miR-19b-3p)和生殖器形成抑制基因1(SMG1)mRNA表达水平。以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转染CASC7过表达载体、miR-19b-3p抑制剂或SMG1过表达载体至HepG2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Transwell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过表达CASC7、沉默miR-19b-3p表达或过表达SMG1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E-钙粘附素(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ASC7与miR-19b-3p及miR-19b-3p与SMG1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CASC7和SMG1 mRNA水平降低,miR-19b-3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HLE-2细胞比较,肝癌细胞系Huh7、HepG2和MHCC97H中CASC7和SMG1 mRNA水平降低,miR-19b-3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CASC7、沉默miR-19b-3p表达或过表达SMG1均可降低HepG2细胞存活率、迁移和侵袭数及Cyclin D1和MMP-2蛋白表达,提高p2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C7负调控miR-19b-3p表达,miR-19b-3p负调控SMG1表达。过表达miR-19b-3p或沉默SMG1表达逆转了过表达CASC7对HepG2细胞存活率、迁移和侵袭及相关蛋白Cyclin D1、p21、MMP-2和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论过表达CASC7可能通过调控miR-19b-3p/SMG1轴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秦宝山 郭云霞 王勇 马英杰关键词:肝癌 细胞增殖 迁移 慢性萎缩性胃炎抗贫血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比27例伴贫血住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2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心肌酶谱检验的差异,并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应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及第2周心肌酶谱检验值的变化。结果 25例和21例患者分别有乳酸脱氢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酸激酶正常。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下降至正常。结论伴贫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常见升高,有助于诊断及判断疗效。 王郁杰 杨丽 郭云霞 王志凌 马英杰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心肌酶谱 贫血 Wnt-1与Snail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Wnt-1、Snail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两者与预后的影响关系.方法:选取79例结肠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Wnt-1、Snail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后的关系分析.结果:79例结肠癌组织中Wnt-1与Snail的阳性率分别为46.8%、57.0%,Wnt-1、Snail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分期、淋巴转移有关(P<0.05),并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r=0.418,P<0.01).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Wnt-1与Snail阳性组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组中位生存期(30.00 mo±1.25 mo vs 44.00 mo±4.25 mo;30.00 mo±1.68 mo vs 57.00 mo±6.36mo,P<0.01).Cox回归表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Wnt-1及Snail的异常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结肠癌患者可能存在Wnt-1、Snail异常表达,Wnt-1、Snail可作为结肠癌的一个预后指标. 郭云霞 王郁杰 王瑞勤 郭娜关键词:WNT-1 SNAIL 结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