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大钿
- 作品数:50 被引量:72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 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被引量:44
- 2008年
- 陆权车大钿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胸腔积液
- 儿童多导睡眠监测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效果评价
-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儿童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采用澳大利亚Compumedics Pty Ltd公司生产的Compumedics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患儿睡眠时做持续...
- 李爱求车大钿彭红英姜允丽陆敏
-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
- 文献传递
- 头孢地尼对儿科呼吸道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头孢地尼对小儿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E test法测定头孢地尼对肺炎链球菌等 7种细菌共 380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与头孢克洛作对比研究。结果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 (PSSP)对头孢地尼和头孢克洛均敏感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PRSP)均耐药 ,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 (PISP)对头孢地尼敏感率 72 0 % ,头孢克洛为 5 8 0 %。不产 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 (HI)对两者均敏感 ,但对产 β内酰胺酶HI,头孢地尼敏感率 85 0 %、头孢克洛 70 0 % ,MIC90 值头孢地尼 (1 5mg/L)明显低于头孢克洛 (2 5 6 0mg/L)。卡他莫拉菌 (MC)、A组链球菌 (GAS)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以及不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的大肠埃希菌(E coli)、肺炎克雷伯菌 (K pn) ,对头孢地尼抗菌活性均优于头孢克洛。对产ESBLs的菌株 ,两者均无抗菌活性。结论 头孢地尼对PSSP、PISP、HI、GAS、MC、MSSA以及ESBLs(- )K pn和E
- 陆权张泓车大钿李万华
- 关键词:头孢地尼头孢克洛ESBL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呼吸道
- 血清TNF-α、IL-6、IL-8检测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价值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TNF-α、IL-6、IL-8检测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儿童患者90例,观察组45例为重症支原体肺炎,对照组45例为一般支原体肺炎,采用流式荧光法,测定患儿发病极期、恢复期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TNF-α、IL-6及IL-8在极期时的值分别为1.13±0.21、230.5±36.4、0.26±0.08 pg/m L和0.82±0.17、185±31.1、0.18±0.04 p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期,观察组与治疗组TNF-α、IL-6及IL-8的值分别为0.81±0.34、135.32±30.8、0.162±0.07 pg/m L和0.62±0.12、109.24±25.5、0.140±0.02 p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水平治疗后均显著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6及IL-8等炎性细胞因子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和疾病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监测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 顾浩翔陆敏车大钿李嫔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重症支原体肺炎IL-8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61
- 2007年
- 陆权车大钿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药物疗法
- 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方法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74例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IFVA、IFV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FVⅠ、PFVⅡ、PFVⅢ)型7种病毒抗原。并采外周静脉血,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抗体,间接固相酶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CP-IgM抗体。结果明确感染病原诊断者29例(39.2%)。婴幼儿组病原学阳性14例(43.8%),其中RSV6例(18.8%)居首位;其次PFVⅢ4例(12.5%);MP占6.25%;AdV及CP各占3.1%。学龄前及学龄组病原学阳性15例(35.7%),其中MP 9例(21.4%),居首位;其次CP 3例(7.1%);而PFVⅢ和RSV仅占4.8%和2.4%。婴幼儿组与学龄前及学龄组间呼吸道病毒感染、非典型微生物(CP和MP)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a<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婴幼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紧密,而非典型微生物感染可能是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
- 徐慧香张慧燕车大钿陆敏
- 关键词:哮喘呼吸道感染病毒儿童
- 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的流行状况、临床特征、耐药谱和分子学特征。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社区发生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及分子学检测;分析本地区儿童CA-MRSA感染现状、发展趋势。结果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中MRSA检出率从7.5%增高至9.7%,其中CA-MRSA占MRSA的10.9%,而卫生保健相关性MRSA(HCA-MRSA)为65.2%。MRSA检出率有一定的季节分布。呼吸科和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HCA-MRSA阳性最高(20%),CA-MRSA在外科较多(40%)。CA-MRSA皮肤软组织感染比例最高为40%,HCA-MRSA以肺炎和败血症为主(52%和36%)。HCA-MRSA危险因素主要是卫生保健机构接触和使用抗生素(64%),而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以插管和机械通气为多见(4%)。30株MRSA mecA基因均为阳性。其基因型SCCmecⅡ型6株,SCCmecⅢ型15株,SCCmecⅣa型1株和SCCmecⅤ型2株,未能分型6株。PVL基因阳性11例,CA-MRSA均携带PVL基因。12株MRSA的spa基因中有3株(25.0%)完全相同。非多药耐药MRSA为17%,多药耐药MRSA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达80%。结论上海地区儿童社区发生的MRSA感染增多,应引起儿科医师重视。儿童HCA-MRSA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和败血症;CA-MRSA除了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外,也可引起重症肺炎和败血症。上海地区儿童MRSA菌株以SCCmec Ⅲ为主,CA-MRSA以SCCmecⅤ和未能分型株稍多。spa基因的多样性提示目前本地儿童MRSA并非流行株,需要作进一步连续耐药监测。
- 陆敏张泓乔蓉车大钿陆权张育才
- 关键词: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社区获得性儿童
- 给宝宝安全而高质量的睡眠
- 2015年
- 当今社会婴幼儿的营养摄取及智力的早期开发已经得到爸爸妈妈的广泛关注,但宝宝们的睡眠质量问题却很少提及。其实睡眠与宝宝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尤其在快速发育的婴幼儿期,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更是保证其健康的重要条件。
- 车大钿
- 关键词:睡眠生长发育营养摄取婴幼儿幼儿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后远期肺功能随访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新生儿机械通气对远期肺功能及反复呼吸道疾病影响。方法 新生儿期用呼吸机治疗16例患儿 ,8年后对其进行随访 ,并作肺功能检测。结果 5 0 %患儿有反复呼吸道疾病症状 ,75 %患儿肺功能异常 ,其中残气量 /肺总量 (RV/TLC)为 5 6 .2 5 %、肺活量 2 5 %时最大呼气流量 (Vmax 2 5 )为 4 3.7%、特殊呼吸道阻力 (sRaw)及特殊呼吸道传导 (sGaw)均为 5 0 %。吸气峰压 (PIP) >2 5cmH2 O组用力肺活量中期平均呼气流速 (FEF 2 5 %~ 75 % )及 5 0 %用力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 (Vmax 5 0 )低于PIP <2 5cmH2 O组。呼气末正压 (PEEP)≤ 4cmH2 O组sRaw >4cmH2 O组。结论 新生儿机械通气可影响远期肺功能。较高PIP或过低PEEP可引起肺损伤 ,从而引起呼吸道阻力增加 ,呼吸道高反应。
- 陆敏车大钿王爱莲陆权
- 关键词:婴儿机械通气肺功能随访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变化的意义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DNT)、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CD_(19)^(+)B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年龄段划分为0~3岁、4~7岁、≥8岁,急性期接受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其中185例MPP患儿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117例MPP普通组和68例MPP重症组,另外选取69例非MPP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患儿外周血DNT、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CD_(19)^(+)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析不同年龄段DNT水平。结果1.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1.527(1.059,2.348)×10^(9)/L]、CD4^(+)[0.771(0.559,1.206)×10^(9)/L]、CD8^(+)[0.528(0.343,0.773)×10^(9)/L]、CD4^(+)/CD8^(+)[1.570(1.130,1.945)]、CD_(19)^(+)[0.455(0.285,0.771)×10^(9)/L]、DNT[0.168(0.095,0.294)×10^(9)/L]均低于对照组[2.116(1.506,3.728)×10^(9)/L、1.170(0.685,2.114)×10^(9)/L、0.696(0.414,1.226)×10^(9)/L、1.780(1.230,2.210)、0.694(0.483,1.343)×10^(9)/L、0.235(0.134,0.39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MPP普通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1.704(1.215,2.566)×10^(9)/L]、CD4^(+)[0.855(0.628,1.267)×10^(9)/L]、CD8^(+)[0.582(0.378,0.843)×10^(9)/L]、NK[0.269(0.176,0.417)×10^(9)/L]、CD_(19)^(+)[0.461(0.317,0.808)×10^(9)/L]、DNT[0.180(0.117,0.306)×10^(9)/L]均明显高于MPP重症组[1.369(0.831,1.760)×10^(9)/L、0.676(0.433,0.924)×10^(9)/L、0.495(0.292,0.699)×10^(9)/L、0.196(0.112,0.380)×10^(9)/L、0.391(0.181,0.730)×10^(9)/L、0.143(0.071,0.265)×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急性期,观察组外周血DNT与相同年龄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0~3岁组外周血DNT[0.230(0.125,0.364)×10^(9)/L]高于4~7岁组[0.143(0.085,0.233)×10^(9)/L]和≥8岁组[0.144(0.078,0.271)×10^(9)/L],且在0~3岁组病情越重,指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窦寅菡夏敏周华张薇车大钿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