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雪峰

作品数:43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大连市卫生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肠癌
  • 16篇直肠
  • 12篇直肠癌
  • 9篇结肠
  • 7篇裸鼠
  • 7篇结直肠
  • 7篇结直肠癌
  • 6篇手术
  • 6篇结肠癌
  • 5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肝转移
  • 3篇上皮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3篇结肠癌肝转移
  • 3篇梗阻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机构

  • 36篇大连大学

作者

  • 36篇赵雪峰
  • 16篇刘福全
  • 13篇许广大
  • 8篇张晓微
  • 6篇王艺
  • 4篇董大海
  • 4篇赵美兰
  • 3篇白景舒
  • 3篇王健
  • 2篇张克忠
  • 2篇宫爱民
  • 2篇杜继明
  • 2篇夏忠民
  • 2篇于芷晗
  • 2篇孙壮
  • 2篇常铁君
  • 1篇蒋励
  • 1篇曲岩
  • 1篇李成刚
  • 1篇李静慧

传媒

  • 15篇医学与哲学(...
  • 4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显微镜辅助下结肠区段切除术在裸鼠结肠癌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结肠区段切除术在裸鼠结肠癌模型中操作技术的可行性和肿瘤学行为的安全性。方法首先建立稳定的裸鼠原发性结肠癌模型4周,其后将结肠癌模型裸鼠随机分成10只显微镜辅助下结肠区段切除术组(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组-研究组)和10只对照组(开关手术模型组)。术后观察裸鼠4周,比较两组制模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结肠癌模型成瘤率100%(20/20)。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组和开腹手术模型组在术中无1例死亡。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组血性腹水、肠梗阻、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转移明显少于开关手术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曲线分析,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开关手术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为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的动物实验模型。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在技术层面上安全、可行,但在相对局部晚期结肠癌模型中的远期肿瘤学行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杜继明王贵鑫赵雪峰宫爱民
关键词:可行性
整形外科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1
2016年
探讨整形外科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施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29例患者,其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针对术后患者的乳房整形效果进行剖析,同时对肿瘤复发率进行随访。29例患者均成功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完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乳房整形效果优良满意度为75.9%(22/29)。术后乳房整形效果满意度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与乳头距离有相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结果无一例复发或再次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联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实施保乳手术治疗,其术后乳房整形效果满意度较高,此术式安全有效,在限定备件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于芷晗常铁君曲岩赵雪峰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整形外科技术保乳手术
复方泛影葡胺在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评价复方泛影葡胺在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选择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患者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16例对照组经造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其余16例研究组在吸痰管灌肠治疗基础上联合经口服用复方泛影葡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围变化、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影像学肠管直径变化,并观察其疗效。研究组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缓解率为100%(16/16),并成功接受了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的腹围缩小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影像学肠管直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无一例肠梗阻复发或再手术治疗。经造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联合经口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能避开接受手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
赵美兰张岩夏忠民赵雪峰刘福全
关键词:复方泛影葡胺MILES术
DTX2通过Notch2/Akt轴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DTX2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工具干预CRC细胞,分为敲低组(DTX2-shRNA)、敲低空载组(neg-shRNA)、未转染组(con)、过表达空载组(pcDNA)及过表达组(pcDNA-DTX2),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DTX2基因的表达改变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中Notch2、NICD、Akt、p-AKT、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CRC细胞共转染pcDNA-DTX2和Notch2 siRNA,检测回复实验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CRC细胞中DT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敲低组中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组中明显升高(P<0.01)。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提示,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DTX2 shRNA显著低于con和neg-shRNA(P<0.01);pcDNA-DTX2显著高于con和pcDNA(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提示,Notch2、NICD、p-Akt及MMP-2蛋白平均表达水平,与con和neg-shRNA相比,DTX2 shRNA明显降低(P<0.05);与con和pcDNA相比,pcDNA-DTX2明显升高(P<0.05),而这些蛋白在con、neg-shRNA及pcDNA间的平均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回复实验提示,siRNA-Notch2可扭转pcDNA-DTX2增强的CRC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P<0.01),相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TX2通过Notch2/Akt轴促进CRC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DTX2可能成为CRC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马振南赵雪峰张晓微许广大刘福全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槐果碱联合奥沙利铂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槐果碱联合奥沙利铂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转移抑制作用。方法:利用LoVo人结肠癌细胞株建立裸鼠肝转移模型,1周后按尾静脉注入成分不同,随机分成10只槐果碱单一应用组[3.57 mg/(kg·d),SC组]、10只奥沙利铂单一应用组[1000μg/(kg·d),Oxa组]、10只槐果碱联合奥沙利铂应用组[SC 3.57 mg/(kg·d)、Oxa 1000μg/(kg·d),SC+Oxa组]及10只对照组(RPMI 1640 50μl,Control组)。分组制模4周后处死,观察各组药物干预后的转移情况。结果:各组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成功率为100%(40/40)。与Control组相比,SC组、Oxa组及SC+Oxa组均可显著降低肝转移评分,其中SC+Oxa组更能显著抑制肝转移形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相比,SC组、Oxa组及SC+Oxa组可显著降低肝质量、减少胆汁瘀积、血性腹水及淋巴结转移(P<0.05)。Control组局部浸润发生率和腹膜种植转移率有增高趋势,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果碱联合奥沙利铂药物干预可加大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的效果。
张晓微杨宇慎赵雪峰
关键词:槐果碱奥沙利铂裸鼠结肠癌肝转移
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对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探讨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治疗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肠次全切除加回肠-乙状结肠侧侧吻合/升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患者13例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患者22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在术后并发症指标观察中,发现全结肠切除术组的术后腹腔内感染率和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少于结肠次全切除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指标观察中,发现全结肠切除术组术后再手术干预率显著低于结肠次全切除术组,并全结肠切除术组无一例术后复发而再次手术的患者(P<0.05)。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更加适合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
王健刘福全张晓微许广大赵雪峰
关键词:全结肠切除术
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经肛肿瘤手术后诊断为pT1b直肠癌患者的再手术指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研究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经肛肿瘤切除术后pT1b直肠癌患者再行补救性根治术后的临床病理特点、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指征。经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活检诊断为41例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随后Park经肛直肠肿物切除术或经肛内镜显微手术后确诊为34例≥pT1b直肠癌,再行补救性根治术后最终诊断为29例pT1b直肠癌。pT1b直肠癌按浸润深度分为SM1-2组和SM3组,观察两组临床病理特点。Multivariate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淋巴脉管浸润是肿瘤浸润深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积极行经肛肿瘤切除术确诊;当其术后浸润深度为SM3的pT1b直肠癌合并淋巴脉管浸润时,建议行积极的补救性根治术等再手术干预。
刘斌刘福全杜继明赵雪峰宫爱民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点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结合病理资料评价手术切缘和前哨淋巴结数目情况,比较分析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与乳腺多普勒超声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形态学准确率和术前评估有效率明显优于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在首次手术切缘阴性率、肿瘤切除最小范围判定率,以及前哨淋巴结数目检出率上也明显优于乳腺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P<0.05)。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评估的肿瘤大小几乎类同于病理检测结果 (P>0.05)。结论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在保乳手术患者的术前评估上有优势,其安全性、可行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于芷晗王亮亮赵雪峰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多普勒超声保乳手术
胃楔形切除术在裸鼠早期胃癌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胃楔形切除术(microscopic assisted wedge gastrectomy,MAWG)在裸鼠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模型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NU638鼠源性胃癌细胞建立BALB/c裸鼠EGC模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3周后,研究组行MAWG,对照组行显微镜辅助下开关腹术(microscopic assisted open&close surgery,MAOCS),术后第4周处死所有裸鼠,比较两组裸鼠的肿瘤生长、转移情况。结果裸鼠EGC模型的建模成功率为100%(12/12),MAWG和MAOCS模型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6/6,6/6)。术后4周活检发现,研究组无胃癌的复发和转移,而对照组胃体见肿瘤生长(长径4 mm),并侵及浆膜下层;研究组的淋巴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裸鼠EGC模型中,MAWG在手术操作上是可行的,在近期肿瘤学行为上也是安全的。
汪准杨宇慎文丹赵雪峰
关键词:裸鼠模型早期胃癌
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6年
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患者28例,随机分成采用肠梗阻导管的研究组(n=11例)和采用鼻胃管的对照组(n=17例)。观察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改善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围消减程度。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研究组早期低位肠梗阻缓解率100%(11/11)。研究组腹部胀痛改善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围消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无一例低位肠梗阻综合征复发。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王健刘丽孙盛梅刘福全赵雪峰许广大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梗阻导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