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药物
  • 3篇血药
  • 3篇血药浓度
  • 3篇药浓度
  • 3篇用药
  • 3篇抗生素
  • 3篇合理用药
  • 2篇药物经济学
  • 2篇药物经济学评...
  • 2篇用药情况
  • 2篇用药情况分析
  • 2篇色谱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感染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类
  • 2篇酰胺类
  • 2篇相色谱
  • 2篇小儿
  • 2篇小儿急性

机构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赵真玲
  • 4篇许静
  • 3篇徐进
  • 3篇李燕
  • 2篇吴学晋
  • 1篇李嵘
  • 1篇梅国富
  • 1篇沈玲君
  • 1篇黄小青
  • 1篇许静
  • 1篇徐进

传媒

  • 4篇儿科药学
  • 2篇江苏药学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8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布烯浓度
2001年
目的:测定血浆中头孢布烯的浓度.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流动相为乙腈:乙酸铵(pH 4.98,0.05 mol/L)=2:98(V/V),流速为1.00ml/min.结果:标准曲线范围0.3125~20.00μg/ml(r=0.9999),回收率试验大于95%,日内和日间变异(RSD%)小于4%.结论:本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的监测.
徐进许静赵真玲
关键词:头孢布烯高效液相色谱血药浓度
对37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江苏省 2 0 0 2年上半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 根据 2 0 0 2年 1月至 6月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按药物的类别、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8份报告表中 ,抗感染药 2 0 1例 ( 5 3 2 % ) ,中药制剂 34例 ( 8 99% ) ;静脉注射引起不良反应 2 6 2例 ( 6 9 3% ) ;主要影响皮肤系统不良反应15 8例 ( 43 7% )。结论 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类药物 ,其次为中药制剂 ,不同给药途径中 ,静脉注射引起不良反应最多 ,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孙骏赵真玲
关键词:药品药物分类
96、97年12月南京市儿童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1998年
本文统计了我院1996年12月份和1997年12月份门诊处方、中心药房针剂月报表及药库药品年进货的数量、金额.同时分析了影响其使用频度的因素及儿童医院用药的特点,进一步强调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赵真玲徐进
关键词:药物使用频度序号金额合理用药
防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2001年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防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3种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19例患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的患儿.根据阑尾病理切片结果将其分为I组和Ⅱ组,分别给予A、B、C 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A方案:头孢唑啉钠+青霉素G+甲硝唑;B方案:头孢噻肟钠+青霉素G+甲硝唑;C方案:头孢唑啉钠+青霉素G+甲硝唑+凯福隆。对3种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对于I组患儿,A、B方案为优选治疗方案;对于Ⅱ组患儿,A方案为较佳治疗方案。结论:应用药物经济学可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
许静李燕赵真玲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药物经济学
南京市儿童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1998年
南京市儿童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年门诊量70万人次,病床400张,担负着江苏和周边地区儿童的医疗任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药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精。本文对我院1996年12月、1997年12月的用药情况及1996和1997年全年购药金额进行了综合性回顾分析,以了解用药趋势。
赵真玲徐进
关键词:药物应用合理用药
防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防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3种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119例患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的患儿 ,根据阑尾病理切片结果将其分为Ⅰ组和Ⅱ组 ,分别给予A、B、C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A方案 :头孢唑啉钠 +青霉素G +甲硝唑 ;B方案 :头孢噻肟钠 +青霉素G +甲硝唑 ;C方案 :头孢唑啉钠 +青霉素G +甲硝唑 +凯福隆。对3种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对于Ⅰ组患儿 ,A、B方案为优选治疗方案 ;对于Ⅱ组患儿 ,A方案为较佳治疗方案。结论 :应用药物经济学可优化治疗方案 。
许静李燕赵真玲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止咳合剂的研制
1997年
报道本院药剂科研制的小儿止咳合剂的处方、制法,并对其药理进行讨论。
沈玲君黄小青赵真玲
关键词:小儿止咳合剂制法药理学
含解热镇痛活性成分的感冒药的合理应用
2004年
赵真玲徐进
关键词: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1999年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清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从微观角度讲,PAE是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后,持续抑制细胞分裂,使生存数目减少.70年代中期Mcdonald和Craig等提出了抗生素后效应这一理论.近年来,国内外对PAE的研究愈渐深入和广泛.PAE作为重要的药效学参数,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 PAE的机制抗生素产生PAE的机理目前尚不明确.
许静赵真玲吴学晋
关键词:抗生素后效应PAEPALE
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从微观角度讲。
许静赵真玲吴学晋
关键词:抗生素后效应合理用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