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兰 作品数:44 被引量:28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江汉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MLVA分子分型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国内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1999-2002年江苏、河南、安徽、山东、云南等地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135株进行分子分型,选取7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应用PCR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分离株DNA多态性,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可分为3个群(A群、B群、C群)38个MLVA型别,其中A群占20.7%(28/135)、B群占23.7%(32/135)、C群占55.6%(75/135);MLVA型别存在一定地域性,同一暴发来源的菌株具有相同MLVA型别。结论大肠埃希菌O157:H7国内分离株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MLVA方法具有较高分子分型能力,可以在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涛 綦廷娜 刘凯 赵爱兰 白雪梅 叶长芸 熊衍文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 分子分型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国内不同宿主来源的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以初步建立中国非O157STEC菌株的基础数据库,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参照PulseNet非O157STEC的PFGE实验方法对76株非O157STEC分离株进行分析,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结果在PulseNet推荐的电泳参数和内切酶XbaI情况下,菌株酶切片段分布均匀,条带易于识别。76株非O157STEC分离株产生62种PFGE带型,初步聚类为A-M13个群,不同来源菌株的PFGE带型分布广泛,但均具有某些优势的PFGE聚类群。结论国内不同来源的非O157STEC呈高度多态性,PulseNet推荐的PFGE电泳参数和内切酶XbaI适用于中国非O157STEC菌株的分析。 金东 赵爱兰 白向宁 孟琼 于波 袁雪娇 熊衍文 侯雪新 李振军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泰州市腹泻病人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泰州市腹泻病人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子分型以及耐药性情况,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泰州市215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多重PCR鉴定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215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共检测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30株,其中EPEC 20株(占9.30%),EAEC 5株(占2.33%),ETEC 5株(占2.33%);PFGE结果表明,30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PFGE带型种类多,各亲缘关系较近,但无100%的同源菌,同时PFGE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个粪便中有2种不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情况存在;药敏试验表明,30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对阿莫西林、四环素耐药性最高,3耐以及以上占63.33%。结论泰州市腹泻病人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普遍存在,并以EPEC、EAEC、ETEC感染为主,菌株的耐药性较强,耐药谱广;基因型呈多态分布,且具有流行相关性。 董洪燕 杨建国 马智龙 赵爱兰 杜晓莉 戴锦霞关键词:多重PCR 毒力基因 PFGE 我国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bfpA、perA和astA的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我国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分离株中,毒力基因perA、astA及典型EPEC的分布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检测我国不同来源EPEC菌株的bfpA、perA和astA基因。结果 130株分离自2006年-2012年间腹泻患者粪便或动物粪便的EPEC菌株中,典型EPEC菌株(bfpA基因阳性)仅9株(6.9%);非典型EPEC菌株(bfpA基因阴性)121株(93.1%);perA基因阳性菌株8株(6.2%);astA基因阳性菌株5株(3.8%)。bfpA、perA或astA基因阳性的菌株均分离自腹泻患者粪便,动物粪便中没有分离到这3个基因阳性的EPEC菌株。9株tEPEC菌株的eae基因有β1型(3株)、β4型(2株)、θ型(3株)和ι1型(1株)。astA基因阳性的5株aEPEC菌株的eae基因有α1型(1株)、β1型(1株)和ι1型(2株),其中1株无法分型。结论本国的EPEC菌株以非典型EPEC为绝对优势,仅部分菌株携带perA和astA毒力基因。 刘凯 赵爱兰 白向宁 熊衍文 许彦梅关键词: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PCR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我国散发腹泻患者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以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初步建立我国EAEC菌株的基础数据库。方法参照PulseNet大肠埃希菌O157∶H7的PFGE实验方法对52株EAEC分离株进行分析,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结果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和PulseNet推荐的电泳参数下,菌株基因组酶切片段分布均匀,条带易于识别。52株EAEC分离株产生了48种PFGE带型,初步聚类为A^N 14个群,不同地区来源及不同HEp-2细胞黏附表型的菌株广泛分布在不同PFGE聚类群中。结论我国散发腹泻患者EAEC分离株呈现高度多态性,PFGE电泳参数和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适用于我国EAEC菌株的分析。 孙晖 刘学通 赵爱兰 金东 熊衍文 卢珊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亚碲酸钾抗性水平及抗性基因簇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非0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toxi-producingEschen-richiacoli,STEC)分离株的亚碲酸钾抗性水平、抗性基因簇及其关系。方法使用平皿法检测亚碲酸钾抗性水平,采用PCR方法检测亚碲酸钾抗性基因簇。结果在所检测的39株非0157STEC中,仅有5株菌亚碲酸钾抗性水平介于128~512μg/ml,同时携带亚碲酸钾抗性基因簇(terABCDE)。另有2株菌的亚碲酸钾抗性水平为8μg/ml,3株菌为2μg/ml,其余29株菌均〈1μg/ml,且这34株菌ter-ABCDE均阴性。结论大多数非0157STEC分离株对亚碲酸钾敏感,在使用含亚碲酸钾的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非0157STEC时应慎重。 白向宁 赵爱兰 孟琼 徐建国 熊衍文牦牛携带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牦牛携带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了解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及致病潜力。方法根据E.coli MLST数据库(http://mlst.ucc.ie/mlst/dbs/Ecoli)提供的MLST方案,对青海玉树牦牛中分离的54株STEC分离株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过序列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及菌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构建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分析牦牛ST型与HUSEC及人源主要流行血清群STEC菌株ST型间的进化关系。结果 54株牦牛STEC菌株呈现高度遗传多态性,可分为31个ST型别,其中包括7个新的等位基因型和17个新的ST型,并存在与HUSEC及主要流行血清群STEC亲缘关系相同或相近的ST型别。结论青藏高原牦牛携带的STEC具有遗传多样性及一定的特异性,部分菌株具有对人致病的潜力。 孙晖 白向宁 赵爱兰 孟琼 熊衍文 卢珊关键词: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牦牛 致泻性大肠杆菌和福氏2a志贺氏菌染色体上毒力岛和基因组岛插入相关的tRNA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毒力岛及外源DNA片段的插入与异常tRNA位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和杂交的方法,从异常tRNA位点寻找致泻性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福氏2a菌基因组中可能的毒力岛或基因组岛。以Escherichia coli K12MG1655序列中的86个tRNA位点的45个区域设计引物,对与K12亲缘较近的几类菌株的相关tRNA及其临近序列的完整性进行了初筛,对发现异常者进一步从其内部补充引物扩增证实,并联合杂交方法进行验证,以已知的E.coli O157∶H7EDL933和S.flexneri2a301的序列来对比PCR结果。结果菌株EDL933,S.flexneri2a301,EPEC2348/69,ETEC10407,EIEC8401,E.coliO157∶H78823/64,EAEC O42,E.coli O25F171中异常tRNA位点的个数分别是14,18,15,14,15,11,21,19。通过序列比对EDL933中8个tRNA位点有O岛插入,S.flexneri2a301中有6个插入了毒力岛,其余的位点均有外源片段插入或原有片段缺失。结论毒力岛及外源DNA片段的插入与异常tRNA位点密切相关。 王蕾 叶长芸 赵爱兰 孙晖 徐建国关键词:TRNA PCR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对国内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了解菌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根据mlst.ucc.ie数据库提供的大肠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案,对来自我国河南、黑龙江2省的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过序列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谱及菌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使用MEGA、eBURST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不同ST序列群及菌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 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呈现较大的遗传多态性,可分为13个ST型别,其中ST155为优势型别(34.48%)。同时研究发现2个新等位基因型(fumC376、recA214)和3个新序列型(ST2460、ST2467、ST2468)。结论 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菌株之间具有分子多态性,与国际流行菌株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加强我国对这一类菌株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白向宁 赵爱兰 夏胜利 熊衍文 徐建国关键词:多位点序列分型 北京地区腹泻就诊患者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腹泻就诊患者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分离株的特征。方法 eae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阳性的菌株,进行系统生化鉴定、EPEC诊断血清分型、bfpA基因PCR扩增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20株成年人腹泻患者EPEC分离株中,仅1株鉴定为O126血清群;4株儿童腹泻患者分离株中,仅1株鉴定为O26血清群。儿童与成年人腹泻患者EPEC分离株bfpA基因均为阴性。23株EPEC菌株的PFGE带型呈高度多态性,聚类图显示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北京市通州区腹泻患者EPEC分离株以非典型为主,单纯通过血清群来诊断EPEC的方法,将会造成极大的漏诊。 高翔 赵红庆 甄博珺 张兰荣 张冲 邹林 李洪军 赵爱兰 王宝兰 刘晓峰 熊衍文关键词:感染性腹泻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