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英
- 作品数:40 被引量:3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说说有关“地质图”的事儿
- 2018年
-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地质填图、编图及更新工作。习总书记在2016年的“科技三会”上讲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地质图是地质工作最终成果表达展示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其凝聚了诸多地质科学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可见科普地质图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何等重要!
- 赵庆英李仰春王永志孟翔冲
- 关键词:地质图地质填图地质工作
- 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徐学纯张青伟赵庆英郑常青
- 内蒙古巴林右旗东梁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对内蒙古巴林右旗东梁岩体进行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东梁岩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加权平均年龄为(251.9±4.4)Ma,指示东梁岩体形成于早三叠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富硅、铝、钠,贫镁、钾,A/CNK=0.98~1.11,属于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不具Eu和Ce异常,具有高Sr、低Y、低Yb的特征,属于埃达克岩。结合区域已有研究成果,认为东梁岩体的岩浆可能来源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拼合所导致的新生地壳部分熔融。
- 王璐赵庆英李鹏川李子昊邱士龙田子龙
- 关键词:U-PB测年早三叠世埃达克岩部分熔融
- 内蒙古大青山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8
- 2008年
- 内蒙古大青山高级变质杂岩区发育多条近东西向、平行相间排列的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其主要位于不同岩性的边界,以发育各种条带构造及S—C组构为特征。韧性剪切带与其间弱变形域的应变强弱相间,连续变化的特点可用变形分解理论合理解释。剪切带中的构造岩具有明显不同于中浅层次糜棱岩的微观组构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残斑基质之分,广泛发育复晶石英条带,长石多呈三边平衡结构等,反映了地壳深层次的变形主要受扩散蠕变及熔体强化的颗粒流动机制控制。同构造矿物组合与石榴石-黑云母矿物对温压计(710℃,0.6 GPa)显示变形环境为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同构造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在1 900 Ma^2 200 Ma之间,推测剪切带大致形成于早元古代。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形迹暗示其形成于斜向挤压(NNE-SSW)的构造环境,结合年代学资料及当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可认为其是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斜向(NNE-SSW)水平会聚导致应变分解的产物。
- 陈晓锋刘正宏徐仲元赵庆英吴新伟
-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构造形迹
-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 本文作者选择了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为研究区域,以大青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充分搜集前人相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详细地野外地质调查,系统地采集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年样品。通过综合研究,将大青山地区...
- 赵庆英
- 关键词:花岗质岩石后造山花岗岩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哈拉合少岩体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7
- 2007年
- 通过对大青山哈拉合少岩体基本地质特征研究,包括岩石矿物学特征、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代分析等,对岩体形成时代和形成构造环境有了一些认识:锆石U-Pb等时线测年分析结果表明,206Pb/238U表面年龄计权重平均值为261.1 Ma±0.5 Ma,代表哈拉合少岩体侵位时代;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和岩石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I型与S型混合成因花岗岩,主要由壳源物质重熔形成。根据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结合形成的构造背景,认为该岩体是在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与华北板块北缘碰撞晚期的应力松驰阶段形成的,属造山期同碰撞花岗岩。
- 赵庆英刘正宏吴新伟陈晓锋
- 关键词:壳源重熔
- GIS地图投影变换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结合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投影变换中所涉及到的基准面、椭球体、坐标系统及地图投影之间关系进行阐述,进一步对投影变换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GIS投影进行论述。
- 胡红霞代丽霞赵庆英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基准面地图投影
- 延边地区五道沟群辉长岩岩脉的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 2008年
- 对延边地区侵入五道沟群的辉长岩岩脉进行了单颗粒锆石的CL图像分析和SHRIMP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该脉岩中的锆石大多呈内部结构均匀的半自形粒状,少量为条带结构的长柱状。11个单颗粒锆石中有(387.0±11.8)Ma、292.0~251.1Ma加权平均值为(270±10)Ma,n=10,两组谐和年龄,初步确定前者为其侵位过程中捕获的围岩中的锆石,而后者代表辉长岩就位过程中形成的岩浆锆石。结合该区呼兰群变质作用和花岗岩的年代学研究的新成果,认为延边地区兴蒙造山作用晚期的地壳由挤压向伸展环境转化的时间应在270Ma±。
- 赵庆英李春锋李殿超陈跃军
- 关键词: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年龄
- 内蒙古商都地区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对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北缘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制约被引量:4
- 2020年
-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壳生长过程是地质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北缘的白云鄂博群尖山组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尖山组的沉积时限、物源及西部陆块北缘的前寒武纪地壳生长过程进行了探讨。样品TM33中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1872~2100Ma (n=64),并有~1960Ma的主年龄峰值和~2000Ma的次年龄峰值,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的εHf(t)值在-2.6~7.9之间(除1个测点为-17.6),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在2240~4386Ma之间。样品Z1724中碎屑锆石年龄分布于1784~2200Ma(n=44),并有~1965Ma的主年龄峰值和~2080Ma次年龄峰值。谐和线上最年轻一组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794±73Ma(n=2),εHf(t)在-5.4~3.2之间,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在2584~3203Ma之间。基于以上数据,结合侵入白云鄂博群底部1670Ma的辉长岩以及白云鄂博群底部全岩207Pb-206Pb等时线年龄为1649Ma的沉积碳酸盐岩,尖山组的沉积时间被限定在1800~1650Ma。尖山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固阳、西乌兰不浪地区新太古代基底以及大青山和卓资地区古元古代晚期孔兹岩带。综合前人对研究区及邻区中新元古代沉积地层中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结果,认为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北缘可能存在2600~2750Ma、~2500Ma和2000~2100Ma三期主要的地壳生长事件,且最后一次规模可能小于前两次。
- 李长海刘正宏赵庆英徐仲元石强王师捷陈煜嵩
- 关键词:白云鄂博群碎屑锆石
- 吉南天桥地区基性岩墙与其围岩TTG片麻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吉南地区太古宙基底中发育大量早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是陆壳伸展的直接证据。对白山市东部天桥太古宙基底出露区内基性岩墙及其围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以确定该期伸展事件的形成机制及地质意义。天桥地区基性岩墙岩性为斜长角闪岩,侵位于TTG片麻岩中。英云闪长质片麻岩(TN1)中锆石具核-边结构,岩浆核的LA-ICP-MS测年结果为2500±6Ma,指示其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天桥岩墙(TN3)中的锆石内部结构与TN1相同,酸性岩浆核的SHRIMP测年结果为2490±17Ma,与TN1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这些锆石不是基性岩墙原生锆石,而是岩墙侵位过程中在围岩中捕获的锆石,但根据岩墙仅侵位在太古宙基底中且变质程度高于周围古元古界老岭群,将其侵位年龄大致限制在新太古代末期-古元古代早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基性岩墙具有低SiO_2、Na_2O、K_2O含量,高CaO、MgO含量,A/CNK=0.56~0.59,属于准铝质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REE低、配分曲线平坦,富集LILE(Rb、Ba和K),亏损HFSE(Th、U、Nb和Ta),具有与原始地幔相同的Nb/Ta、Zr/Hf比值及接近地壳的Nb/U、Ta/U比值,指示其岩浆可能来源于地幔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混染,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TTG片麻岩具有中等的SiO_2和MgO含量,高Al_2O_3和Na_2O含量以及低CaO含量,A/CNK=1.00~1.14,属弱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石,∑REE低、具有右倾的REE配分曲线,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富集LILE(Rb、Ba、K和Sr),强烈亏损HFSE(U、Nb、Ta、Sm和Ti),其岩浆可能来源于变质玄武质岩石和极少量沉积岩的部分熔融,结合邻区TTG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前人研究表明,新太古代晚期板块构造体制可能已经启动,结合我们以往研究,认为新太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可能发生了弧陆碰撞造山运动,天桥岩墙的侵位标志着新太古代末期至�
- 李鹏川董晓杰刘正宏赵庆英石强李长海李天瑜
- 关键词:基性岩墙锆石U-PB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