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辉 作品数:23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唐山工人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烧伤及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供皮区的部位选择 目的 探讨烧伤及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供皮区的部位选择。 方法 应用电动取皮鼓取皮后,从患者头部取长条刃厚皮片移植覆盖供皮区,并用刘氏烧伤敷料固定皮片。此法的优点是后背皮肤较厚,取皮后残留皮下真皮组织较多,应用刃厚大张皮片移... 赵宇辉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浸浴疗法的临床研究 杜秀红 赵宇辉 周建红 韩晓静 张玲 孙少艾 该课题通过对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实验组,另设2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用38-40℃0.1%新洁尔灭溶液浸浴20-30分钟的结果表明其生命体征、动脉血碳酸氢盐浓度、住院日数及复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关键词:关键词:大面积烧伤 抗休克治疗 烧伤患者不动杆菌属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不动杆菌属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治疗的400例烧伤患者送检标本,按照常规方法分离不动杆菌属,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耐药性;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不动杆菌属182株,其中119株来自创面分泌物,占65.38%,其次为痰液、导管、血液及其他标本,分别占17.03%、8.79%、5.50%及3.30%;不动杆菌属对常见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47.52%,对美洛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1.8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1.17%,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不动杆菌属感染主要见于烧伤患者的创面,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刘淑岩 赵宇辉 李莉关键词:烧伤 不动杆菌属 耐药性 腹部皮瓣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修复手部创面的应用 被引量:9 2012年 腹部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眼要皮瓣。但是其亦有很多缺点。其中供瓣区多需植皮覆盖、皮瓣蒂部不易封闭等。 赵宇辉 李莉 刘淑岩 刘媛媛 张向飞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腹部皮瓣 手部创面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成活率 真空辅助闭合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闭合(VAC)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愈合、疼痛及足背动脉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DFU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VAC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VAC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VAC技术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速度、血管内径、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及生存质量[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结果:治疗后,VAC组患者创面深度、溃疡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及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DSQL中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与治疗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VAC技术有利于促进DFU患者创面愈合,改善疼痛状况及足背动脉血流指标,提升生存质量。 刘淑岩 赵宇辉 刘铁成 胡明红 段雪敬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 创面愈合 疼痛 两种方法对预防手部烧伤患者应用VSD装置失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VSD技术治疗手部烧伤创面中持续冲洗和间断灌洗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预防VSD装置失用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手术方法及VSD技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后安装VSD装置并接通负压后给予生理盐水接一次性输液器持续冲洗引流,按每日500 ml冲洗量调节滴速,72 h后改为间断冲洗,每日2次。对照组每日4次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在各个三通连接处反复挤压灌洗,72 h后改为每日2次。全部VSD装置使用时间平均为7~10 d,负压源统一为医院中心负压。在术后7 d内对2组患者VSD装置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7 d内共发生VSD装置使用不良事件9例,对照组发生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SD装置使用寿命高于对照组,装置更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应用VSD技术治疗手部烧伤创面患者中采用持续冲洗引流法对降低VSD装置使用不良事件的效果优于间断灌洗法,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VSD装置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莉 赵宇辉 曹志红 刘建宇 张学兵 于晓牧关键词:手部烧伤 血浆置换对严重烧伤后早期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05年 赵宇辉 徐刚关键词:血浆置换 烧伤后 血细胞分离机 新鲜冰冻血浆 TBSA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vaccum seal i ng drai nage,VSD)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期间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或上肢创面的患者14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9cm×5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随意皮瓣转移,皮瓣长宽比例在2:1以内,面积15cm×12cm~9cm×7cm。供瓣区及皮瓣蒂部裸露区应用医用海绵覆盖,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整个术区。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腹带固定患肢。术后第2天,在医用海绵的远端,刺入静脉输液针,每天500ml生理盐水持续进行灌洗。皮瓣移植14~18天后行皮瓣断蒂术,术后10~12天切口拆线。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甲级愈合13例,乙级愈合1例。9例患者供瓣区通过局部皮瓣转移后,直接缝合,未予植皮。4例患者行局部部分拉拢缝合,缩小创面后,移植皮片覆盖。植皮面积8cm×5cm~5cm×3cm。无VSD装置更换病例。3例患者术后当天出现负压引流区轻度疼痛。其余患者无不适反应。所有病例静脉输液针穿刺孔未发生可见漏气现象,未影响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结论:改良VSD技术延长了VSD装置的使用时间,明显减少了VSD的并发症;改良VSD技术减少了腹部供瓣区的植皮率,降低了术区感染率,简化了腹部皮瓣手术过程。 赵宇辉 李莉 刘淑岩 刘媛媛 张向飞关键词:VSD技术 腹部皮瓣 并发症 烧伤 创面修复 蝶形皮瓣修复男性会阴中段蹼状瘢痕挛缩 赵宇辉两种冲洗液对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应用两种冲洗液对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0例外院治疗手部创面感染后皮肤缺损患者,应用 VSD 技术治疗并分别给予苯扎氯铵溶液和0.9%盐水进行术后冲洗引流,对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引流管堵塞发生情况,薄膜漏气发生情况,术后皮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创面细菌培养阳性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为6例;引流管堵塞观察组3例,对照组7例;薄膜漏气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术后皮瓣感染观察组1例,对照组6例。结论应用苯扎氯铵溶液冲洗负压引流装置的效果较应用生理盐水的效果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刘媛媛 徐刚 赵宇辉 刘淑岩 王倩 张向飞 王阳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冲洗液 苯扎氯铵 创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