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疫情
  • 3篇疫情分析
  • 3篇艾滋病
  • 1篇行为者
  • 1篇性行为
  • 1篇哨点监测
  • 1篇肾综合征
  • 1篇肾综合征出血...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出血热
  • 1篇联合国艾滋病...
  • 1篇梅毒
  • 1篇男男性行为
  • 1篇男男性行为者
  • 1篇教育效果评价
  • 1篇监狱
  • 1篇监狱服刑
  • 1篇监狱服刑人员
  • 1篇健康
  • 1篇健康教育

机构

  • 5篇营口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赵宇
  • 3篇张可
  • 2篇陈世哲
  • 2篇马德坤
  • 2篇刘亮
  • 1篇王素萍
  • 1篇丁先义
  • 1篇梁宏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营口市1996~2008年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马德坤丁先义陈世哲赵宇
关键词:艾滋病防控措施疫情分析
营口市2011年艾滋病患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2011年营口市艾滋病患者哨点监测结果。方法:2011年对营口市1 856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患者。结果:调查1 856人,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抗体阳性检出率2.75%,其余监测哨点未检出HIV抗体阳性病例。结论:男男性行为者人群是艾滋病高危人群,需加大防治宣传教育。
张可赵宇梁宏
关键词:艾滋病哨点监测男男性行为者
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流行情况及特征。方法对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梅毒疫情资料对2006—2015年营口市梅毒流行趋势及特点等进行探究。结果营口市2006—2015年报告梅毒病例数共6 648例,梅毒平均发病率约为27.20/10万,且整体呈逐年增高趋势;隐性梅毒发病率最高,为66.62%,其次为一期梅毒(28.49%)及二期梅毒(3.08%),胎传梅毒(0.74%)及三期梅毒(1.07%)发生率较低,且2006—2015年隐性梅毒发病率增高最为迅速;梅毒病例主要由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离退人员组成,占病例总数的44.09%,其余人群分布主要包括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干部职员及其他人员;梅毒患者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4.54%,其余为小学(26.61%)、大专(6.30%)、文盲(12.55%);梅毒患者传染途径主要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7.13%,其次为配偶间性传播(22.91%)、其他途径及不详(9.96%)。结论营口市梅毒发病率整体处于增高趋势,应根据梅毒疫情特征、职业、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及传染途径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降低梅毒发生率。
张可赵宇刘亮
关键词:梅毒疫情
营口市1996-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索1996-2013年营口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出血热疫情。结果:1996-2013年营口市累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 0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9/10万,死亡6例,病死率为0.58%。病例主要集中在周边农村地区,每年3~6月和10~12月为流行高峰,年龄以20~54岁人群为主,占79.01%;男女之比为3.97∶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3.38%。传播途径以直接与鼠接触(56.48%)与吃过鼠污染过的食物为主(占39.85%)。结论:根据疫情分析结果,加强发病发生集中地区的监测和灭鼠工作,坚持宣传与免疫并举的工作策略,针对重点人群采用不同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张可赵宇刘亮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
营口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08年
王素萍马德坤陈世哲赵宇辛新
关键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监狱服刑人员健康教育教育效果评价HIV/AIDS艾滋病相关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