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西

作品数:97 被引量:403H指数:10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16篇贫血
  • 15篇地中海贫血
  • 13篇蛋白
  • 9篇血清
  • 9篇Α-地中海贫...
  • 7篇血液
  • 7篇基因
  • 6篇原体
  • 6篇支原体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5篇血管
  • 5篇血液学
  • 5篇病毒
  • 4篇乙型
  • 4篇铁蛋白
  • 4篇淋巴细胞白血...
  • 4篇免疫
  • 4篇节性

机构

  • 65篇海南医学院附...
  • 51篇海南医学院
  • 5篇海口市人民医...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妇幼保...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南省屯昌县...

作者

  • 97篇覃西
  • 33篇钱士匀
  • 26篇巫翠萍
  • 17篇吴洁
  • 14篇黄琼莲
  • 13篇夏乾峰
  • 8篇何金龙
  • 7篇朱洪
  • 5篇潘婉
  • 5篇巫翠云
  • 5篇陈晓丹
  • 4篇吴至成
  • 4篇夏威夷
  • 4篇云美玲
  • 4篇周海燕
  • 3篇谭河林
  • 3篇李巍景
  • 3篇柯丽琴
  • 3篇荣红
  • 3篇谭光宏

传媒

  • 21篇海南医学院学...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7篇海南医学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海南大学学报...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损伤观察
2009年
OSAHS是一种常见的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为睡眠过程中多种原因导致的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反复发作的呼吸浅漫或暂停,导致反复发作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症,严重者甚至发生酸中毒;除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是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及时预防和治疗不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桑圣刚覃西荣红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细胞DNA损伤外周血单个核OSAHS狭窄或阻塞高碳酸血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胎盘生长因子检测在AMI中的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核DNA改变的特点,检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growth factor,PLGF)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102例AMI患者(AMI组)和75例健康人(对照组)CEC核DNA的损伤;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进一步检测两组v WF、PLGF的含量。结果:SCGE显示:AMI组患者(93.72±6.75)%CEC核DNA电泳呈明显的"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42.22±1.56)%;对照组(10.24±4.33)%CEC核DNA表现为"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6.31±2.41)%。AMI组与对照组彗星率、彗尾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AMI组v WF、PLGF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MI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明显损伤;血浆中v WF、PLGF的含量明显升高,早期检测血浆v WF、PLGF的含量可能有利于AMI的治疗,甚至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桑圣刚荣红覃西钱士匀
关键词:循环内皮细胞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胎盘生长因子
线索细胞活体镜检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研究阴道加德那细菌活体镜检方法。方法:采用多媒体高倍显微仪,对4117例标本进行直接涂片查找线索细胞,并与普通显微镜直接涂片镜检及革兰氏染色镜检相互参照。结果:多媒体高倍显微镜仪检测快速、简便,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显微镜检(P<0.01)。结论:多媒体显微仪在查找线索细胞中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巫翠萍覃西
关键词:阴道显微镜检查
HLA-B27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椎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HLA-B27检测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椎炎(A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48例确诊AS患者、78例可疑AS患者、35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2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并将前两组结果与X线照片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AS组和可疑AS组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AS组(风湿性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χ2=87.6,P<0.01;χ2=63.0,P<0.01),并且AS组明显高于可疑AS组(χ2=10.3,P<0.01);HLA-B27检测与X光照片在AS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但可疑AS组HLA-B27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光照片(P<0.01)。结论在AS的早期诊断中,检测HLA-B27有着重要的价值。
巫翠萍覃西赵莲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流式细胞仪X线照片
一株栖稻假单胞菌海南变种的发现与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鉴定从肺结核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并鉴定至种。方法:按常规鉴定方法进行细菌表型特征的鉴定;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使用16SrDNA通用引物,做16SrDNA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所分离的病原菌的表型特征基本符合栖稻假单胞菌鉴定标准,但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故称为栖稻假单胞菌海南变种;经16SrDNA扩增及测序结果在NCBI上比对结果为栖稻假单胞菌。结论:海南省首次发现栖稻假单胞菌海南变种引起的菌血症,应引起医务人员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变异的核苷酸序列定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吴至成覃西吴琳翟英超王小娟李影林
关键词:肺结核
方格星虫多糖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以Hep G2.2.15细胞为研究模型,选用拉米夫定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HBV DNA,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HBsAg、HBeAg水平的变化。采用MTT法观察它们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方格星虫多糖的4个剂量组(250,125,62.5,32.3 mg/L)和所观察的时间点(3、6、9 d)对HBV DNA、HB-sAg、HBeAg表现出剂量与时间依赖的抑制作用(P<0.05)。方格星虫多糖对HBV DNA抑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49.48 mg/L,对Hep G2.2.15细胞半数细胞毒性浓度为250 mg/L,治疗指数为5.06。认为方格星虫多糖对培养2215细胞中呈剂量与时间依赖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夏乾峰谭河林覃西钱士匀崔玉宝
关键词:方格星虫多糖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
海南地区黎、汉族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宫颈病变情况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海南黎、汉族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及致病特点。方法以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 2,HC2)检测199例黎族与397例汉族女性宫颈脱落细胞的HR-HPV DNA,对比黎、汉族病毒感染与年龄及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1)总体上HR-HPV感染率(分别26.63%与26.45%)及病毒载量在黎、汉族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黎族感染率与年龄正相关(P<0.05),载量随年龄增长呈倒"V"字形分布,而汉族样本HR-HPV感染率及病毒载量的年龄变化趋势均与黎族相反。(2)黎、汉族样本HR-HPV感染率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变化相似,同级别宫颈病变者的病毒载量没有民族差异(均P>0.05)。结论海南黎族HR-HPV感染的年龄变化特点有别于当地汉族,暂未发现病毒的致病性存在民族差异。
何金龙刘红雨黄丽珍高飞闫玉兰覃西
关键词:黎族汉族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病毒载量
液体法与固体培养法检测解尿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肉汤培养法与A7固体琼脂平板法平行检测人型支原体和解尿脲原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门诊病人泌尿生殖道标本60例,分别用肉汤培养法和A7固体琼脂平板法及金标准方法(10B肉汤和A8琼脂平板)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标本中,金标准方法检测出阳性19例;肉汤培养阳性25例,敏感性100%(19/19),特异性为85.4%(35/41);固体培养阳性16例,敏感性84.2%(16/19),特异性100%(41/41)。肉汤培养法与标准方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固体培养法与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体培养法比肉汤培养法更适于临床支原体检测,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夏乾峰程玉兰覃西钱士匀
关键词:支原体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和E-钙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 KLK7、E-cad在胃癌患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胃癌患者 50例以及 50 例胃良性疾患者和 50 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胃部良性疾患组和健康体检组.实验组中有24例符合手术条件同意行胃切除术的患者,细分为术前组和术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月)、胃良性疾患者组、健康体检组血清中KLK7及E-cad水平,分析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KLK7及E-cad水平高于胃良性疾患组及正常体检组,差异均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术前比较,KLK7 及E-cad 术后分别明显下降和升高,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Ⅰ~Ⅳ期血清KLK7 水平及E-cad水平随癌症的进展分别呈现升高和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 实验组中胃癌有无微血管转移与血清KLK7 及E-cad表达水平有关,P均 〈0.05. 实验组的年龄分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不同病理特征的血清KLK7及E-cad水平的比较显示,KLK7及E-cad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胃癌患者血清KLK7及E-cad水平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86,P〈0.01).结论 KLK7和E-cad 的表达上调或者下调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两者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呈负相关, 在胃癌发展及转移中可能存在拮抗效应.联合检测KLK7与E-cad可能对监测胃癌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定帮助.
庄桂凤谭琰杨远征张杰伟汤净曾仕平覃西
关键词:胃癌E-CADELISA
哮喘患者Th细胞与MMPs血清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Th1、Th2细胞与MMP-2和MMP-9血清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2例急性发作期患者和56例慢性持续期患者Th1和Th2细胞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MP-2和MMP-9的血清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h1和Th2细胞与MMP-9的血清水平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而Th1和Th2细胞与MMP-2血清水平均不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患者中Th细胞与MMPs血清水平关系密切,Th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MMPs的血清水平,影响气道重塑的发生过程。
朱洪覃西彭江龙谭光宏
关键词:哮喘基质金属蛋白酶T辅助细胞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