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恩兴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α半水硫酸钙复合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骨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被引量:6
- 2012年
- 旨在评价α半水硫酸钙复合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后期临床实验奠定基础。分别采用兔L929成纤维细胞与材料浸提液以及材料片剂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在不同时段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手段,观察材料对细胞的相容性;进行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肌肉植入实验,骨植入实验等,观察材料对组织的相容性。结果表明,L929成纤维细胞在材料浸提液中生长良好,MTT检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细胞能在材料上黏附并增殖;体内实验表明材料对机体无毒,无致敏性,组织相容性佳。α半水硫酸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现出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有望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
- 楼毅潘宗友吴瑞凯薛恩兴江立波杨光永周洋刘建莉黄庆徐华梓
- 关键词:碳纳米管生物相容性骨修复材料
- 现代教学技术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分析现代教学技术在骨科学教学的广泛应用,阐述在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录像及网络的优势,并提出现代教学技术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会使传统骨科学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 潘骏薛恩兴
- 关键词: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模式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急诊与延期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 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评价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急诊手术与延期手术的疗效.方法 收集国内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急诊手术与延期手术对照文献,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为急诊手术,对照组为延期手术.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OR以95%CI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结果 纳入分析的是国外5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与延期手术在闭合复位失败转化为开放手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OR=0.62,95%CI(0.37,1.03),P=0.06].并发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OR=1.10,95%CI(0.65,1.84),P=0.73].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对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手术治疗,但不推荐急诊手术.
- 薛恩兴潘骏余可和
- 关键词:肱骨骨折急诊处理META分析
- 糖皮质激素激活自噬对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
-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关节软骨细胞衰老和自噬影响,并分析自噬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SD大鼠软骨细胞,阿利辛染色和collagenⅡ免疫组化进行鉴定。使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作用于软骨细胞不同的时间后,Lysotrack...
- 薛恩兴陈成旺张宇
- 关键词:细胞衰老MDC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
- 文献传递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是否留置引流对患者疗效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研究分析骨水泥型膝关节置换术后是否留置引流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入院后均行骨水泥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将所有病例随机平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引流组30例术后留置引流管,非引流组30例不留置引流管。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V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2、4、8、10、12个月是否有深部关节内感染、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KSS评分。结果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39±2.74)个月,引流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显著多于非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术后5例患者行输血治疗,非引流组术后无病例输血。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1、7、14 d的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2、4、8、10、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深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根据本次研究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初次骨水泥型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建议留置引流管。
- 薛恩兴陈成旺张宇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引流
- 老年患者颈椎前路钛网和髂骨植骨的比较
-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颈椎前路次全切钛网和髂骨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2例老年颈椎疾病患者,钛网植骨融合和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分别为30和32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术后并发症。结果钛网组和髂骨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有显...
- 黄其杉薛恩兴池永龙徐华梓王向阳
- 关键词:髂骨植骨颈椎前路老年患者
- 文献传递
- 老年患者颈椎体前路切除钛网修复和髂骨植骨的比较
- 2011年
-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颈椎前路次全切术中采用钛网融合和自体髂骨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2例老年颈椎疾病患者,颈椎前路次全切术中分别采用钛网植骨融合和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各为30和32例,比较两组手术参数和术后并发症。结果钛网组和髂骨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在老年患者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钛网组21例移位,髂骨组2例供区血肿。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可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而自体髂骨融合效果较好。
- 薛恩兴黄其杉徐华梓王向阳毛方敏王胜
- 关键词:老年患者颈椎前路
- 牡蛎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薛恩兴徐华梓彭磊
- 关键词: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铝陶瓷羟基磷灰石骨替代材料
- 天然海洋碳酸钙骨组织工程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目的:研究牡蛎壳形态构成和生物相容性。方法:用弱酸处理新鲜牡蛎壳,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其形态、构成。牡蛎壳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复合培养为试验组,空白为对照组。第2、4、 6天分别计数两组细胞数目,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扫...
- 薛恩兴徐华梓彭磊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碳酸钙
- 文献传递
- 老年颈椎病患者颈前路次全切应用限制性与非限制性钛板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老年颈椎病患者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采用限制性和非限制性钛板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将58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老年颈椎病患者分为限制性钛板组(30例)和非限制性钛板组(2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非限制性组与限制性组相比,末次随访时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7.7±18.6)%、(75.8±23.2)%(t=0.340,P=0.735);术后3个月,两组的融合率分别为89.3%、63.3oA(x2=5.327,P=0.021);术后3、6、12个月,非限制性组与限制性组相比,融合节段高度的丢失增大(2.42±3.05)mm和(0.98±2.86)mm、(3.95±3.65)mm和(2.34±2.97)mm、(3.60±4.33)mm和(2.40±2.96)mm,融合节段前凸角度的丢失增大(1.64±2.33)°和(O.66±2.14)°、(2.13±3.79)°和(0.70±2.99)°、(2.39±4.26)°和(0.86±3.25)°,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钛板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非限制钛板有助于患者的椎间植骨的早期融合。但是非限制性钛板有可能加重老年患者的融合节段前凸角度和高度的丢失,因此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慎用。
- 江立波薛恩兴吴瑞凯郑旭浩胡旭琪吴畏徐华梓
- 关键词:颈椎病椎间盘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