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承穆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对中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利用针刺配合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对发病在3个月以内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中风偏瘫患者分成治疗1组(40例)和治疗2组(40例),治疗1组给予主动型运动疗法及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等。治疗2组给予针刺配合主动型运动疗法及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等,每位患者在入院时及60d后分别评价1次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定)和ADL能力(FIM评定),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Fugl-Meyer:治疗1组分别为(30.80±20.14)分、(55.50±16.73)分,治疗2组为(33.93±18.00)分、(69.37±18.85)分。FIM:治疗1组分别为(65.17±11.04)分、(100.30±10.09)分,治疗2组为(69.80±15.05)分、(102.13±10.93)分。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FIM积分治疗前差异及治疗后均数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Fugl-Meyer运动积分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均数变化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纯针刺及针刺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发病在3个月以内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早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 张章刘波芮薇陈冬李睿陈悦刘娜韩义皇蔡承穆
- 关键词:中风针刺运动疗法
- 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患者静息态功能核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基于静息态脑功能分析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患者海马的脑功能连接模式差异,初步探讨风池穴治疗眩晕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患者,进行脑静息态功能MRI扫描,影像学数据经预处理后,以双侧海马为感兴趣区,应用AFNI软件进行图像的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针刺风池穴前后海马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针刺风池后海马与小脑及尾状核连接较针刺前增强,海马与楔前叶及楔叶脑功能连接减弱。结论:针刺风池穴可使静息态双侧海马功能连接产生差异,且该区域与前庭功能密切相关,可能为针刺风池穴治疗眩晕的中枢机制。
- 蔡承穆李小圳杜琳俞兴
- 关键词:风池穴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
- 关刺针法对于膝骨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观察关刺针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并发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并发滑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平补平泻治疗,治疗组给予关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肌骨超声数据比较膝关节滑膜厚度(最厚处)与关节积液深度(积液的前后径)的变化程度,通过量表比较Lequesne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2组滑膜厚度(最厚处)与关节积液深度(积液的前后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2组Lequesn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equesn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平补平泻疗法相比,关刺治疗膝骨关节炎并发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滑膜厚度,减少关节积液,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宗姝琪亚妮李之恺吴柏宽郭玮蔡承穆杜琳
- 关键词:针刺疗法关刺膝骨关节炎滑膜炎
- 浅谈中医学临床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 2016年
- 中医学临床教学是将中医理论转化为临床技能,培养卓越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意味着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的教师职责应体现在将医学基础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同时,赋予学生知识的理智、医德的启蒙和对生活的热爱三个方面,并最终实现"让学生成为完整的医生,通过影响学生而影响中医的未来"这样神圣使命。在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阶段中,临床教师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其一言一行,往往对后者的从医之路留下永恒的烙印。故临床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使命,恪守一份职责,创造应有的成绩,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尽献一片忠诚。
- 李多多刘娜游宏菊魏良燕张建东蔡承穆杜琳
- 关键词:中医教育临床教师中医学
- 对乳腺增生症冲任失调型的商榷被引量:2
- 2013年
- 冲任失调是指冲任二脉的功能失调,冲任二脉起于胞中隶属于肝肾,经腹至胸达面,上至于头,下行于足,经气通达十二经,所以冲任失调的内涵相当广泛,一般用于妇科疾病的辨证,尤其是月经方面的疾患十分常用。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冲任失调,引发经带胎产诸多疾病。冲任失调是一个笼统的模糊概念,囊括了多种证候。
- 杜琳刘娜蔡承穆杜玉堂
- 关键词:冲任失调乳腺增生症辨证分型
- 大杼穴平刺与动刺相结合对背肌筋膜炎疼痛缓解的即刻效应观察
- 目的:探讨大抒穴平刺与动刺相结合,对背肌筋膜炎疼痛缓解的即刻效应。大抒穴,是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起穴,又是八会穴之“骨会”,通过对经典的研读,我们认为大抒是督脉别行的分支,是督脉与膀胱经的交汇之处。尝试探索大抒穴对该病的即刻...
- 蔡承穆
- 关键词:背肌筋膜炎平刺
- 文献传递
- 针刺风池穴对颈性眩晕症患者静息态功能核磁的初步探讨
- 背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是神经影像学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实现了从脑形态学检查到脑功能状态成像的跨越发展。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 蔡承穆
- 关键词:风池穴颈性眩晕针刺
- 足印分析法评价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步态疗效被引量:8
- 2013年
- 偏瘫痉挛步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进一步的康复[1-2],而且加大了患者行走过程中意外发生的几率。因此,改善痉挛状态,对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进程、减轻残疾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灸对中风痉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缺乏公认的评价方法,特别是对中风痉挛步态的疗效评定,缺乏特异性、敏感性的评价指标。
- 杜琳张章韩义皇刘娜蔡承穆
- 关键词:针灸疗效评价
- 针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及探讨针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模式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作用。方法:将63例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按照随机量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拔罐及手法复位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4.38%,对照组为70.96%,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FPS-R疼痛评估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相对于单纯手法治疗其临床疗效更佳。
- 宋志平蔡承穆刘娜魏良燕曾轩淳傅毓婷李多多杜琳
- 关键词:针灸拔罐按摩
- 结合临床教学现状浅析推拿学科发展的新对策被引量:7
- 2017年
- 笔者身处推拿临床教学的前沿,深刻体会到推拿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种种焦虑,基于推拿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设立较晚且相对滞后的现状,我们认为未来推拿学科的发展,仅单纯依靠提高和规范手法操作的技术是不够的。推拿学科的发展,更为迫切需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树立特色。而"建立以推拿为基础的中国式疼痛治疗模式",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和尝试。它是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西医学理论知识,形成的一套诊疗模式,它首选推拿疗法,在此基础上辅以现代中西医等多种技术,针对不同疼痛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以达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为患者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
- 李多多刘长信刘娜魏良燕蔡承穆游宏菊张慧王锡友温建民杜琳
- 关键词:推拿学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