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斌
- 作品数:55 被引量:458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中国传统节日的小学道德教育意蕴及实现路径被引量:6
- 2016年
-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蕴,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但它在小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环境营造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在小学教育中应注重传统节日道德内容的组织与补充、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课堂外的实践。
- 蒋红斌张虹
-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小学德育
- 教师课堂教育智慧及其生成被引量:4
- 2012年
- 教师课堂教育智慧是课堂本身的原生性需求,是涵盖了教师的教育情感、知识经验体系、思维决策和课堂行动机智等因素的综合品质和境界,具有真实可感、瞬间突发、情感体验、独特创新和整体稳定等特征。教师课堂教育智慧的生成有赖于教师在课堂教育实践中升华教育情感,在不断学习中实现"转识成智",在精心的课堂设计中提高教育架构和把握能力,在课堂反思与研究中提升教育行动能力。
- 蒋红斌张传燧
- 关键词:教师素养
-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价值取向被引量:5
- 2011年
-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在自主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存在着价值缺陷。为此,必须确立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主体性价值取向,发挥专家学者的教学指导功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自觉性,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
- 蒋红斌
-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主体性
-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道德行动力培养被引量:4
- 2016年
- 将游戏引入道德教育,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人们早已认识到,“各种高尚道德,几乎多可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养成,再没有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在于道德行动力的提高。
- 蒋红斌
- 关键词:道德教育游戏精神行动力观照
- 教师人文情怀与学生心灵伤害的消解被引量:15
- 2012年
- 教育是成就人的善业,要求教师始终充满人文情怀,具有教育爱的能力。然而,在现实教育中,教师过分浓郁的身份威权、根深蒂固的人性误读、"非生产性"态度取向和"失魅"的教育人格使得他们失落了人文情怀,致使对学生的心灵伤害事实频发。为了消解心灵伤害,我们必须通过淡化身份意识、形成专业立场、强化职业志趣、加强教育人格自修等途径,促进教师教育人文情怀的成长,提高教师教育爱的能力。
- 蒋红斌
- 关键词:人文情怀心灵伤害消解
- “封闭式管理”质疑被引量:4
- 2001年
- 近10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封闭式管理”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的一种时尚。最初是一批办学理念“先进”的私立学校,在追求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同时,声称实行封闭式管理;随后便是一大批资深的公立学校所办的“校中校”,也纷纷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时之间,这种管理方式竟成了管理的“现代化”和学校先进的标志,被许多人所称颂。时至今日,许多一般公立学校也在模仿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俨然成了众多学校的贴金招牌!
- 蒋红斌
- 关键词: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办学理念
- 从压制走向引导:教育暴力的消解路径被引量:3
- 2010年
- 教育暴力的实质是对教育引导的悖离:不仅有悖教育引导真义,而且肢解教育引导为学生发展构设的条件支撑。重新走向引导是消解教育暴力的根本路径。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育者的引导素养、关注教育者的权益与成长、为教育引导创设有利的环境。
- 蒋红斌
- 关键词:教育暴力消解
- 教师课堂教育智慧及其生成
- 2012年
- 教师课堂教育智慧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中,通过灵活运用教育知识,以积极的教育情感、独特的教育思维和机智的行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方式和能力。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能系统感受和准确判断在课堂上将要或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教育时机,敏捷决策并有效调整教育行为的综合品性。课堂教育智慧是一种综合教育素养和教育状态、境界。
- 蒋红斌张传燧
- 关键词:教育智慧教师教育行为教育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影响
- 学校教育惩罚的合理性阈限与实现被引量:3
- 2015年
- 合理的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性手段,其本质功能在于重申并维护学校规范的权威。这一功能通过教育惩罚对违规学生的自我感重塑和归属需要的激发而实现。教师在对违规学生实施惩罚时,要做到以引导为基点,以否定性体验为过程,以改过迁善为目的,彰显教育惩罚的教育性。
- 蒋红斌石诗
- 关键词:教育惩罚羞耻
- 论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被引量:150
- 2004年
- 知识在教材中以何种方式存在,如何去面对学习者,这是教材设计的根本问题。它既决定教材编制的理念和具体思路,又直接影响着知识与学习者关系的性质。知识在教材中应以“生命化”的方式存在,为此,教材的功能应由“控制者”走向“对话者”,教材设计应遵循生态式设计理念。
- 郭晓明蒋红斌
-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编写教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