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建华

作品数:64 被引量:3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脂肪
  • 20篇脂肪肝
  • 18篇酒精
  • 17篇酒精性
  • 17篇非酒精性
  • 17篇非酒精性脂肪
  • 15篇代谢
  • 15篇酒精性脂肪肝
  • 15篇非酒精性脂肪...
  • 12篇肥胖
  • 11篇代谢综合
  • 11篇代谢综合征
  • 11篇综合征
  • 11篇肝病
  • 8篇血清
  • 8篇脂肪细胞
  • 7篇胰岛
  • 7篇脂肪酸结合蛋...
  • 7篇脂肪细胞型脂...
  • 7篇患病

机构

  • 57篇安徽医科大学...
  • 23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安徽省疾病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合肥市卫生防...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64篇蒋建华
  • 46篇张宝
  • 29篇管石侠
  • 26篇侯丽丽
  • 19篇程靖
  • 17篇肖永康
  • 13篇李秋桂
  • 12篇杨乐
  • 10篇朱启星
  • 10篇胡传来
  • 8篇唐芸
  • 7篇马泰
  • 5篇沈彤
  • 4篇刘金萍
  • 3篇徐晓玫
  • 3篇张金霞
  • 3篇李枫林
  • 2篇查涛
  • 2篇高茗
  • 2篇郭金兰

传媒

  • 24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营养学会...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型肥胖患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腹型肥胖患者140例及正常对照组139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A-FABP,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型肥胖组血清A-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FABP与BMI、WC、WHR、FBG、HOMA-IR、SBP、DBP、TG及FINS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结论腹型肥胖患者存在IR,且血清A-FABP水平与IR密切相关。
管石侠张宝李秋桂蒋建华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胰岛素抗药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与糖脂代谢被引量:1
2012年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是一种介导多种细胞能量代谢和核激素受体的重要因子。PGC-1α可能影响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表达,调节骨骼肌葡萄糖的代谢;PGC-1α调节糖异生关键酶的表达,可导致葡萄糖输出的增加以及维持空腹血糖的稳定;肝糖的输出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与PGC-1α的表达密不可分;PGC-1α可调节脂质代谢,诱导脂肪细胞分化。通过对PGC-1α与葡萄糖代谢、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分化关系的描述,揭示PGC-1α在代谢性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制中的重要意义。
唐芸蒋建华
关键词:PGC-1Α糖代谢脂代谢
学习压力、睡眠及体育活动对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学习压力、睡眠和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对学龄儿童饮食行为及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合肥市 3所小学2 348名学生进行饮食行为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 ,计算Rohrer指数。结果 学习压力大的小学生挑食 ,吃零食 ,不喜吃蔬菜、水果、鱼虾以及不喜喝牛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 ;睡眠和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与某些饮食行为也有一定关联 ;挑食和吃零食的小学生体质瘦弱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学龄儿童的饮食行为可能会受到学习压力、睡眠及课余体育活动时间的影响 ;
蒋建华刘金萍张金霞郭金兰高茗
关键词:睡眠体育活动儿童饮食行为
合肥市知识分子人群冠心病患病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合肥市知识分子人群冠心病(CHD)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冠心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合肥市4726名35岁以上知识分子进行冠心病患病情况调查。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的冠心病患病率,同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共检出冠心病患者265例,患病率为5.6%;其中男性为5.1%,女性为6.9%,女性高于男性(χ^2=6.126,P〈0.05);男女性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男性χ^2=149.056,P〈0.001;女性χ^2=111.099,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OR=3.627,95%CI=2.905-4.529,P=0.000)、性别(OR=0.692,95%CI=0.501-0.955,P=0.025)、冠心病家族史(OR=2.347,95%CI=1.656-3.327,P=0.000)、高血压(OR=1.537,95%CI=1.144-2.064,P=0.004)、腰臀比(OR=1.463,95%CI=1.091-1.961,P=0.011)、食盐摄入(OR=1.236,95%CI=1.009-1.516,P=0.041)。结论合肥市知识分子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较高,应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预防。
阮亮肖永康胡传来蒋建华张宝
关键词:冠心病患病率高级知识分子
血清脂肪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121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和120名对照者入选本研究以探讨血清脂肪因子与MS的关系。对照组、非腹型肥胖MS组及腹型肥胖MS组的血清抵抗素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依次增高,而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MS组抵抗素与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和A-FABP呈正相关(P〈0.05或P〈0.01);脂联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而与BMI、腰围、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
蒋建华肖永康李秋桂张宝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脂肪因子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PGC-1α及脂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PGC-1α的表达与肝脏细胞脂肪堆积的关系。方法用20μg/ml油酸(油酸以0.5%DMSO溶解)诱导L-02细胞72 h,形成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普通1640培养基。在模型组中分别添加含2.5、5、7.5 mmol/L终浓度的二甲双胍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L-02细胞PGC-1αmRNA的表达,采用三酰甘油(TG)酶法测定试剂盒(组织细胞)检测L-02细胞中TG的变化。结果当二甲双胍终浓度为7.5 mmol/L时,细胞内TG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终浓度为7.5 mmol/L组与终浓度为2.5 mmol/L组比较,细胞内TG明显减少,而细胞内PGC-1α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二甲双胍终浓度为2.5、7.5 mmol/L时L-02细胞中PGC-1α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02细胞中PGC-1αmRNA的表达与TG水平呈负相关性(r=-0.581,P<0.05)。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模型组L-02细胞线粒体损伤有所改善。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中PGC-1α的表达减少而二甲双胍可改善PGC-1α的表达水平,PGC-1α的表达和细胞内TG的水平呈负相关,由此得出增加PGC-1α的表达水平可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
程靖张宝管石侠侯丽丽蒋建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PGC-1Α二甲双胍
老年急性白血病营养状况调查及营养不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发生营养不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分为营养支持组(PG-SGA评分≥9分)和无需营养支持组(PG-SGA评分<9分),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人体测量的各项指标;通过白血病生活质量评估(FACT-Leu)量表计算生活质量总分,将PG-SGA评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需营养支持组患者比较,需营养支持组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体重指数(BMI)、上臂中点周径(MA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各项指标显著降低(t=10.301、6.340、5.845、8.748、6.642、3.040,均P<0.05);PG-SGA评分与生理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白血病特异模块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0.197、-0.208、-0.154、-0.280,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危、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胃肠道反应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r=6.044、8.893、4.067、7.11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56、0.268、2.844,均P<0.05)。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需营养支持患者比例较高,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相关,应针对危险因素积极给予营养评估和干预。
侯丽丽蒋建华
关键词:白血病营养状况化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成分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与正常人群人体成分的差异,探讨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0-69岁NAFLD患者172名,179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分别测量两组的身体成分;同时测定血...
张宝蒋建华管石侠侯丽丽唐芸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生物电阻抗
文献传递
某医科大学高级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18
2005年
肖永康胡传来朱启星蒋建华张宝徐晓玫边琳娜
关键词:体格检查患病率学生保健服务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代谢异常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资料来源于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非脂肪肝组、脂肪肝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组、脂肪肝ALT升高小于2倍上限组和脂肪肝ALT升高大于2倍上限组。分别比较其血糖、血脂、尿酸水平以及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差异。结果脂肪肝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随ALT升高而升高;尿酸浓度、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不同ALT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脂代谢方面,ALT异常的男性脂肪肝患者血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浓度较ALT正常患者高,但ALT 2倍以上升高和2倍以下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异常的女性患者血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浓度未见明显升高,且总胆固醇浓度在ALT升高大于2倍上限组出现了显著降低。结论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血糖密切相关,而与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血尿酸及高血压关系不大。
马泰张宝李秋桂蒋建华
关键词:脂肪肝丙氨酸转氨酶高血糖症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