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磊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骨折
  • 4篇关节
  • 3篇胫骨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脊柱
  • 3篇关节置换
  • 2篇置换术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皮肤缺损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胫骨骨缺损
  • 2篇髋关节功能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机构

  • 10篇阜阳市人民医...
  • 2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董磊
  • 9篇王宏亮
  • 5篇干阜生
  • 4篇崔西龙
  • 3篇于海洋
  • 3篇李立
  • 1篇李超
  • 1篇符东林
  • 1篇曹杰
  • 1篇尹稳
  • 1篇荆珏华
  • 1篇王冰
  • 1篇张伟
  • 1篇聂宇
  • 1篇付东林
  • 1篇赵延胜
  • 1篇李一凡
  • 1篇付鹏飞
  • 1篇樊宗庆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调节式骨科手术架在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畸形矫形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通常会导致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晚期常需手术治疗,以恢复矢状面平衡、脊柱力线和视野,以期获得满意的外观和临床效果[2]。脊柱截骨手术常需在俯卧位下施行[3],因部分患者长期处于脊柱后凸畸形及下肢关节非功能位强直[4],造成手术体位摆放困难,且AS常伴有中轴骨骨质疏松及周围韧带骨化[5],在体位摆放过程中,轻微外力亦会造成医源性骨折发生[6],在脊柱截骨矫形术中,在截骨端闭合过程易造成脊髓剪切、螺钉拔出[7]。
丁亚董磊崔西龙吴子祥刁文博于海洋王宏亮
关键词:脊柱后凸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强直中轴骨
螺钉与钢板固定Lisfranc损伤的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跨关节螺钉、背侧桥接钢板或螺钉钢板联合固定治疗中足Lisfranc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本科2017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36例,其中,15例采用跨关节螺钉固定(螺钉组),10例采用背侧桥接钢板固定(钢板组),11例采用螺钉联合钢板固定(联合组)。以中足AOFAS功能评分、Wippula功能及影像学系统评价表分别评估三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和复位维持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三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6.24±10.42)个月。随时间推移,三组AOFAS评分均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三组间AOF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三组Wippula功能评价优良率、Wippula影像学复位评价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中足Lisfranc损伤在短期内均可取得满意疗效,短期内术后疗效与患肢解剖复位程度有关,与手术固定方式无明显相关性。
李立李一凡符东林董磊樊宗庆朱彬刘晓飞陈洪康
关键词:LISFRANC损伤钢板螺钉疗效
后入路脊椎整块切除+经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脊椎稳定性治疗胸椎肿瘤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后入路全脊椎整块切除环脊髓360°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脊椎稳定性治疗胸椎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入路全脊椎整块切除、环脊髓360°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脊椎稳定性治疗8例胸椎、胸腰段肿瘤患者,病变节段为T4~12,所有手术均一期1个入路彻底清除病灶、脊髓减压、内固定并重建脊椎即刻稳定性。结果手术时间为260~460(330±110)min,出血量为1200~3500(2180±870)ml。8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X线及MR检查显示减压较彻底,脊椎即刻稳定良好,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后入路全脊椎整块切除、环脊髓360°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脊椎稳定性治疗胸椎、胸腰段肿瘤可以做到良好的椎管减压和能较彻底地切除病灶,降低创伤和肿瘤播散机会。
王宏亮干阜生曹杰于海洋董磊
关键词:后入路
钛质弹性髓内钉(TEN)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钛质弹性髓内钉(TEN)对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钛制TEN治疗锁骨中段骨折20例。结果本组获3~13个月随访,无一例继发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失效或断裂。结论 TEN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二期取出方便等优点,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聂宇付东林董磊赵延胜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
用于脊柱后凸手术的可调式体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后凸手术的可调式体位装置,该装置包括托板部和升降部,升降部与托板部连接且配置为驱动托板部的至少部分上升或下降。托板部包括配置为支撑目标用体的多个托板组件。多个托板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序布置的至少...
于海洋王宏亮董磊崔西龙丁亚张伟尹稳姜济世
微创治疗内外踝骨折伴Ⅰ、Ⅱ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术式治疗内外踝骨折伴Ⅰ、Ⅱ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至2015年间收治的合并内外踝骨折的Ⅰ、Ⅱ型Pilon骨折患者1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段为17~62岁,平均年龄为42岁。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其中Ⅰ型3例,Ⅱ型10例;而AO分型均为43-B型。手术方法采用外踝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内踝及Pilon骨折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采用Iowa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约16周。术后踝关节功能Iowa评分法评定疗效,优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微创术式治疗内外踝骨折伴Ⅰ、Ⅱ型Pilon骨折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赵宛民干阜生王宏亮李立董磊
关键词:微创内外踝骨折PILON骨折
动机性访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康复训练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TH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THR术后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6次动机性访谈,干预周期为3个月。于随访第6个月,采用中文版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SER)和中文版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文版SER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中文版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能够提高THR患者康复训练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王冰董磊王巧云
关键词:康复训练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
150 mm SP Ⅱ解剖型骨水泥假体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150 mm SPⅡ解剖型骨水泥假体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150 mm SPⅡ股骨柄假体治疗2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SS评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5~110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6个月。髋关节HHS评分:术后6个月为85~95分;末次随访时为85~96分。患者术后无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颈骨折采用150 mm SPⅡ解剖型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近期疗效满意。
王宏亮董磊崔西龙干阜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
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技术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技术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7月对7例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患者行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治疗。男5例,女2例,年龄25~54岁,平均35.2岁。彻底清创,截除病骨,干骺端截骨,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行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定期随访,软组织靠拢后,予以清创缝合。随访X线片示两缺损端对合后,根据骨愈合及矿化情况,逐步简化Ilizarov外固定架,达到骨性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统计并发症、骨愈合情况,踝、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外支架取出后再次骨折,患膝、踝关节功能良好。1例出现钉道感染,经清创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1例出现外固定架术后软组织阻挡,行软组织松解术后阻挡解除。Paley骨愈合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2例。[结论]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技术是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等优点。
王宏亮干阜生李超程其远李立董磊崔西龙
关键词:骨缺损软组织缺损
跟骨牵引辅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0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跟骨牵引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6例,根据术前固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跟骨牵引组20例和常规石膏外固定组26例,分别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胫骨骨折Johner-Wruhs评分和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0±2.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闭合,无伤口感染发生,无伤口皮肤坏死、钢板外露。与石膏固定组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8.0±2.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没有明显影响(均P>0.05)。根据胫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中优13例,良5例,可2例,对照组患者优15例,良8例,可3例,2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AOFAS评标准,观察组患者优12例,良7例,可1例,对照组患者中优14例,良10例,可2例,2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牵引辅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远端骨折可以相对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复位质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的难度。
董磊荆珏华王宏亮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微创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