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建
-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3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依达拉奉治疗组,n=66,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维脑路通对照组,n=66,维脑路通600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滴,1次/d。于治疗前、治疗后7d、14d和21d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Barthel指数的差异。结果依达拉奉在治疗后时间段与对照组相比,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是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药物。
- 胡新建宫珍卿刘维伟刘维礼王永久刘坤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近期疗效
- 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vWF、TM和P选择素的影响作用研究
- 王永久刘坤王清峰胡新建王淑玲纪珍华毕仕强
- 本项目以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藻酸双酯钠(PSS)治疗实验组和维脑路通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浆中vWF、血栓调节蛋白和可溶性P选择素等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PSS对脑血栓患者血管内皮细胞...
- 关键词:
- 关键词:藻酸双酯钠急性脑血栓内皮细胞保护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72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对于B1组(观察组36例)以及B2组(对照组3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随机分组,利用抽签法完成。临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的方法对B1组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临床采用地塞米松的方法对B2组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最终获得的临床疗效发现,B1组(91.67%)高于B2组(58.33%)急性脊髓炎患者明显(P<0.05)。结论临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患者实施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胡新建臧艳平
-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
- 尼莫通治疗脑室系统出血7例观察
- 1998年
- 我们采用尼莫通静脉滴注治疗脑室系统出血7例,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均达到临床治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7例,男5例,女2例,年龄53~72岁,其中三四脑室出血1例,三四侧脑室出血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例,5例患者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糖尿病均有。2例有偏身活动障碍,2例有外展神经麻痹,4例神志清楚,2例嗜睡状态,1例浅昏迷状态。
- 胡新建
- 关键词:尼莫通脑室系统出血
- 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藻酸双酯钠(PS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PSS治疗组(PSS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PSS组患者用PSS15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d;对照组患者每日静脉滴注维脑路通600mg,连续14d。于治疗前、治疗后7d、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vWF、TM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第7d、14dPSS组血浆vW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治疗后第7d、14dPSS组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14d均高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PSS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vWF水平降低及TM水平升高,故有抗凝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 王永久刘坤毕仕强胡新建王淑玲纪珍华王清峰韩仲岩
- 关键词: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血栓调节蛋白急性脑梗死藻酸双酯钠
- 尿激酶治疗脑梗死引起鼻腔大出血2例报告
- 2007年
- 胡新建
- 关键词:脑梗死尿激酶
- 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的循证治疗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的循证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随机使用高渗盐水或甘露醇降颅压,对照组患者单用甘露醇降颅压,分析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最佳治疗方法。结果采用高渗盐水患者的降压时间为(34.72±7.49)h及降压持续时间为(251.89±69.01)h明显低于采用甘露醇患者的(43.80±8.09)h、(192.03±40.97)h;且治疗组患者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采用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甘露醇和高渗盐水为主,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非药物治疗论证,因此尚不能否定非药物治疗的价值,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 李云龙胡新建
-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高压循证治疗
- 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2000年
-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国产降纤酶对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在应用降纤酶治疗前及用药后第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F),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 氏指数)。同时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肝功和肾功。结果 降纤酶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的原含量在用药后极显著降低(P<0.01)对肝功、肾功无影响。近期疗效降纤酶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氏指数有显著进步(P<0.05)。结论 国产降纤酶有效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的药物。
- 于增盛孙顺昌王淑玲毕显梅胡新建陈宪琪彭忠芬于敦波王清峰刘坤李武伦王玉洪韩仲岩
- 关键词:降纤酶脑梗塞随机双盲
-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抑制急性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连续治疗28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的差异。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结果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TNF—Ot和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0.05),其中CRP在治疗后3d达高峰,TNF—α在治疗后7d达高峰。A组峰值均低于B组[(13.00±2.45)mg/L比(19.21±3.67)mg/L,(19.79±11.01)ng/L比(30.69±18.47).g/L,P<0.05]。治疗后7dA组ESS评分高于B组[(79.19±30.59)分比(63.91±2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降低血清CRP和TNF—α水平而抑制急性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具有降脂以外的神经保护作用。
- 刘坤宫珍卿王永久胡新建毕仕强臧艳平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质脑梗塞阿托伐他汀钙
-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浆IL-6和IL-10的影响作用,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2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42例,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连续14d;B组42例,不服他汀类药物,两组病例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循环药物等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IL-6和IL-10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ESS)的变化。另选同期健康查体正常人16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IL-6和IL-10发病12h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3d后IL-6显著升高,IL-10显著下降(P<0.05);A组和B组治疗前IL-6、IL-10无差异(P>0.05),治疗3d后A组IL-6较B组明显下降,而治疗7d后A组IL-10较B组升高(P<0.05)。此外,治疗7d后A组ESS评分较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IL-6而升高血浆IL-10水平,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 刘坤王永久宫珍卿臧艳平毕仕强胡新建许廷斌
- 关键词:白介素-6白介素-10阿托伐他汀钙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