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静霞 作品数:42 被引量:609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区域贸易协定(RTAs)中的文化条款研究:基于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角度 被引量:6 2018年 本文对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公约》通过以来成员国签订的60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文化条款或与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考察目前国际法上自由贸易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互动趋势。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贸易协定对《关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公约》的提及或援引情况、协定对文化产品是否给予特殊待遇、协定在文化多样性方面是否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电子商务章节适用于文化产品的情况以及协定中与文化相关的其他内容等方面。本文对我国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有关文化多样性的规定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石静霞关键词:文化贸易 区域贸易协定 文化例外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WTO电子商务诸边谈判:最新发展及焦点问题 被引量:139 2020年 代表世界贸易90%份额的76个WTO成员于2019年1月发起"电子商务诸边谈判",旨在制订电子商务/数字贸易领域的国际规则,以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和数字化发展。谈判既涉及成员存在基本共识的贸易便利化议题,也涵盖高标准的数字贸易新规则。各谈判成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核心利益诉求有别,尤其是中美欧等主要成员的立场协调是决定该谈判是否能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此,有必要重点分析谈判中的跨境数据流动和禁止本地化要求、源代码及算法规制和电子传输的免关税及数字税征收等核心争议问题。我国作为电子商务第一大国、数字经济第二大国,需在积极参与谈判的同时,注重推动谈判符合最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并提升我国在电子商务/数字贸易领域的规则话语权。 石静霞关键词:WTO 精英法学院特色之路的再思考——“贸大模式”的重振与展望 2016年 传统上以国际商法为核心、注重实务技能、教授英美法和比较法课程以及以国际化交流为特点的贸大法学院,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但在目前与国内众多精英法学院的激烈竞争中,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要求下,加之面临来自域外法学院的各种冲击,贸大法学院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和考验。如何合理调整和积极重振'贸大模式',使其永葆特色,是新一代贸大法律人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为此,贸大法学院新近确立了延展和重构国际法特色,明确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教研并重等方面的要务,补正和完善务实特色,重新审视和利用英美法、比较法特色,弘扬和增强国际化特色的发展路径,以期再创'贸大模式'之辉煌,并提供构筑精英法学院特色之路的若干思考。 石静霞 龚红柳关键词:法学教育 应对WTO上诉机构危机:基于仲裁解决贸易争端的角度 被引量:13 2019年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遭遇多重困境。由于美国持续反对发起新成员选任程序,作为WTO争端解决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上诉机构面临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本文基于利用仲裁方式解决贸易争端的角度,从三方面探讨如何应对WTO上诉机构危机:第一,将DSU第25条仲裁作为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的替代性机制;第二,对DSU第25条进行适当设计变通,将其作为专家组报告的上诉替代机制;第三,在具有相同意愿的WTO成员间谈判订立诸边《仲裁协定》,使仲裁解决贸易争端系统化和机制化。我国作为进出口双向贸易大国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维护者,应尽快研究利用DSU第25条"仲裁"进行贸易争端解决,并倡导和引领诸边谈判,发挥在WTO改革和应对上诉机构危机中的积极作用,对全球经贸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石静霞 白芳艳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危机与改革 被引量:48 2019年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高效运行,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良好运作并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持续阻挠上诉机构成员选任,致使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和争端解决机制面临危机。这一危机深刻反映了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下的多边主义困境,是逆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及法律层面等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回应这场危机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但因并未触及美国核心诉求而尚未奏效。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改革,不仅要考虑成员控制与上诉机构独立性之间的平衡,而且要以全面的系统的视野去应对。鉴于上诉机构即将停止运作这一迫在眉睫的危机,中国应联合其他重要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采取紧急行动,考虑启动多数成员投票程序,设计利用替代性上诉仲裁,并将国际规则引领与国内深化改革有机结合。 石静霞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同类产品”判定中的文化因素考量与中国文化贸易发展 被引量:12 2012年 在WTO法框架下,进口产品享受国民待遇的前提之一是与相关国产品的同类性。本文分析了GATT第3条有关同类产品的法理以及涉及文化产品的两个案例("加拿大期刊案"和"中国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指出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判定产品同类性方面忽视了对文化因素的考量,以及中国在"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中的同类性问题上抗辩不足。鉴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协调自由贸易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及中国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现实需要,作者建议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考虑文化因素在确定产品同类性中的作用:一是考察文化因素与判定同类性的传统标准之一,即"消费者品味和习惯"之间的联系;二是重新思考"目的和效果"理论的价值,因该理论能够对争端裁决者考虑贸易措施背后的文化政策目标提供适当的灵活性。 石静霞关键词:文化贸易 国民待遇 “变动中的国际经济秩序及国际法应对”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撷萃 被引量:3 2019年 一、会议背景及基本情况晚近以来,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有着纵深的发展,另一方面逆全球化趋势渐次抬头,与此相交织的是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区域化与单边化现象显现。这对于自二战以来形成的现有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际经济法领域,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危机、中美贸易摩擦、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等问题引发全球性关注。 石静霞关键词:国际经济秩序 WTO 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法 上诉机构 《见证中国“入世”20年》系列报道之四 加强服务贸易法研究,重视服务业国际规则构建 2021年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下称“WTO”)的成立是世界瞩目的大事。从历史上看,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诞生,促进了全球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及工业化进程。二是1986年开始的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下称“GATS”)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开放和发展。 石静霞关键词:多边贸易体系 《服务贸易总协定》 服务业 服务贸易法 GATS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投资章节核心规则解析 被引量:16 2016年 本文拟对TPP协定投资章节的核心规则进行法律解析,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公平公正待遇、全面保护与安全待遇、征收与补偿标准以及投资者与东道国的争端解决机制等,以把握国际投资规则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国际投资法实践和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需求,提供相关因应之策的思考。 石静霞 马兰卷首语 2016年 很高兴《贸大法律评论》(UIBE Law Review)第1卷(创刊号)如期付梓与大家见面了.《贸大法律评论》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学生(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自主创办和编辑的学术集刊。贸大法学院支持学生主办学术刊物,诚然有向国内外主流法学院学习的因素在内,~①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增强贸大法学院在学生层面的学术氛围并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从传统上来看,贸大法学院以国际化特色培养为导向,亦较重视训练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 石静霞关键词:学术 法律 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