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家堃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手术
  • 4篇疗效
  • 2篇修补术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切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微小癌
  • 2篇胃肠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临床诊治
  • 2篇临床诊治分析
  • 2篇结石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微小癌

机构

  • 6篇大连市中心医...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石家堃
  • 3篇孟岩
  • 2篇李檀
  • 2篇孟岩
  • 1篇杨家辛
  • 1篇康飞
  • 1篇郭忠华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左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7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介绍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至200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肝左叶切除术治疗3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肝左外叶切除35例,占94.59%;左半肝切除2例,占5.41%.11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占29.72%,无手术死亡。随访1~11年,优良效果者占82.5%。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
孟岩杨家辛石家堃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
甲状腺微小癌37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甲状腺微小癌病例资料。结果术前仅9例疑为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确诊的35例,占94.59%。术后病理确诊2例,占5.41%。17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转移8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33例;双侧腺叶全部切除2例。双侧腺叶次全加峡部切除2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8例,随访全部健在。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女性发病较多,以单发癌结节为主。运用B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等方法以求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并根据肿块的数目、分布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手术方式。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孟岩石家堃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外科手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Ⅰ、Ⅱ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53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2例。保留肋间臂神经53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9例(92.45%),感觉异常4例(7.55%)。2部分患者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2例患者中术后感觉正常2例(16.67%),感觉异常10例(83.33%)。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孟岩李檀石家堃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肋间臂神经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32例被引量:4
2015年
对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与分析。选取2014年2—12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二镜联合组与开腹组,二镜联合组通过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开腹组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指标、安全性等进行比较分析。二镜联合组手术时间(103.5±9.7)m in、术中出血量(204.7±24.9)m L、术后引流量(102.6±23.9)m L、住院时间(4.9±1.3)d,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镜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9.4%,开腹组为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5)。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相对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手术方法。
石家堃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腹腔镜检查胆结石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全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120例,应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腹腔镜全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损伤小,疗效可靠。
石家堃
关键词:腹腔镜术开腹手术右半结肠癌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防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粘连、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防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粘连、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大连市中心医院胃肠一科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疗程持续至患者肛门排气。观察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肠粘连、胃肠功能、不良反应发生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41%(66/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3%(5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粘连无症状例数高于对照组,重度和再次手术例数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肠粘连发生率41.10%(30/73)低于对照组57.33%(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粘连情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飞郭忠华石家堃
关键词:腹部手术肠粘连胃肠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目的:在单纯西医治疗SAP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清胰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SAP的疗效,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在阻止SAP病情发展及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根据中华外科学会胰腺学组SAP诊断标准,从...
石家堃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清胰汤复方丹参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传统疝修补与腹腔镜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传统疝修补与腹腔镜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疼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修补术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石家堃
关键词:传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疗效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治疗78例胃肠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腹腔镜胃肠穿孔术治疗胃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56例胃肠穿孔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每组各78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治疗胃肠穿孔相比于开腹手术组具有更加突出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石家堃
关键词:腹腔镜胃肠穿孔疗效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腹腔镜组较常规手术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血量减少、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切口感染率降低、术后胆率降低,术后镇痛剂使用率较低(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石家堃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临床疗效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