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
- 作品数:28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非金属管材临氢环境下相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非金属聚合物材料已被大规模用作中、低压燃气管道管材,其临氢环境下与氢的相容性研究对于掺氢天然气输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现有的非金属聚合物管材在氢环境中的气体渗透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劣化研究,分析了温度、氢压、材料微观结构等因素对非金属管材渗透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低氢压下,非金属管材的渗透性能与力学性能几乎不受氢环境影响,随温度升高,非金属管材的渗透系数增大,力学性能降低;(2)氢气分子在非金属材料中的渗透系数大于甲烷分子,各气体间的渗透系数相互独立,材料结晶度等微观结构参数能够影响材料在临氢环境下的渗透性能和力学性能;(3)气体泄漏是影响非金属管材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其主要途径以及泄漏速率可以作为评价临氢环境下非金属管材适用性的主要指标;(4)和热塑性管材相比,弹性体密封件氢渗透性能更差,容易发生溶胀而导致其物性变化,直接影响掺氢非金属管道的安全运行。结论认为:(1)后续需开展多因素耦合条件下非金属氢管道寿命预测模型、非金属管材临氢服役性能评价准则、密封件及密封材料临氢适用性评价技术方法与评价准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建议建立掺氢环境下非金属管道建设与运行的相关规范以及安全评价方法,形成相关标准规范,以期为非金属管道掺氢输送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 刘翠伟张睿张睿田磊徐修赛裴业斌李玉星
- 关键词:非金属管道氢能氢渗透
- 天然气供应紧张背景下德国的经济适应及启示
- 2024年
- 2022年,乌克兰危机引爆欧洲天然气危机。俄气供给中断后,德国天然气供给缺口迅速扩大。面对全球天然气价格暴涨和俄气断供多重压力,为重新恢复天然气市场供需平衡,德国供给侧快速做出调整,与此同时其需求侧也展现出较大潜力。德国为摆脱对俄气的依赖付出了巨大成本,上至政府下到企业居民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此次危机的冲击,并调整经济再平衡:家庭通过调低恒温器来减少天然气需求,而企业则转为使用其他燃料作为天然气的替代品,并进口能源密集型产品。尽管2022年天然气市场深度震荡,但德国通过需求侧调节和替代供应双侧发力,大多数德国工业和家庭天然气用户顺利度过了此次危机。德国成功应对危机,不仅得益于强大的经济适应能力,也得益于欧盟层面的团结与合作,以及各类政策的协调。
- 吴丽丽田磊郭海涛李林郑威
- 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工艺特性被引量:19
- 2021年
- 将氢气掺入现役天然气管道中混输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储运的有效方法,但是氢气的掺入会对天然气管道水力特性和安全等方面造成较大影响。为此,采用SPS软件对不同混氢比(均为摩尔分数)的天然气管道输送工况和泄漏工况进行仿真计算,探究掺氢对天然气管道水力特性、离心压缩机运行特性、泄漏后截断阀压降速率及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氢气会降低天然气管网的输气效率和压缩机性能,可通过增大压降的方式确保管道输气效率不变;在相同天然气需求下,随混氢比的增大,管道动态压力波动减小;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漏后,随着混氢比的增加,压降速率和泄漏量均增大,管线截断阀压降速率阈值设定值也要相应增大。该研究成果为确定天然气管道最大混氢比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为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工艺的确定提供了有效借鉴。
- 崔兆雪田磊段鹏飞李璐伶李玉星刘翠伟
-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掺氢水力特性
- 2021年我国石油市场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 石油行业呈现七个新态势与五方面改革方略被引量:3
- 2022年
-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拉动石油消费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内原油产量持续上升,原油进口量20年来首次下降,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净出口减少。油气勘探开发、消费利用、价格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推进。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国际油价近期仍将保持高位。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需适时出台综合调控措施保障市场平稳发展。
- 王嘉懿田磊付晓晴李云
- 关键词:石油成品油低碳
- 数据要素赋能能源产业发展作用机理研究
- 2024年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从生产运维、交易方式、消费利用和管理创新等多个维度推进能源产业发展。本研究剖析了数字经济时代能源产业数据要素价值新定位,探索了数据要素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数据要素赋能能源产业发展,是依靠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组合创新赋能产业经济高质量增长,依据数据要素自身业务链与产业链业务协同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数据要素迭代融合赋能产业战略决策场景优化。应对能源产业数据要素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建议深化数据要素赋能认知、加快能源产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据决策产品开发与拓展应用场景,强化能源产业数据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 张鸥田磊辜穗姜月任丽梅杨越
- 关键词:能源产业
- 天然气管容分配机制:欧美经验与中国探索被引量:2
- 2023年
- 自2019年成立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后,中国天然气管输市场运行模式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定高效、合理的管容分配制度,是中国天然气市场管网独立高质量推进的核心,对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和欧盟等天然气成熟市场的管容分配制度建设较早,其改革经验可以为中国天然气管容分配制度的改革和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此,全面梳理了美国和欧盟天然气管道管容分配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与中国现行管理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管容分配政策设计符合天然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2)与美国、欧盟等天然气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天然气管容分配在交易平台机制、两级市场机制、平衡管理机制和分配监管机制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完善空间。结论认为,中国天然气管容分配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分阶段推进管输定价改革;(3)建立管容两级交易市场;(4)设计管容分配平台的拍卖机制;(5)实现平衡的精细化管理。
- 范静静田磊王建良崔立牟
- 关键词:管网欧盟市场化
- 当前我国电力消费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 2023年
- 近年来,我国电力消费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居高不下,用电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规律出现了新变化。从对全国和浙江省形势分析看,三种推动电力增长的驱动因素值得关注,即工业升级进程中电气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单位产出能耗降低但电耗增加;5G、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等新产业新业态用电高速增长;生活条件改善背景下空调、采暖等居民用电量大幅增加,拉动电力消费快速增长。此外,极端天气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建议在用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预测电力消费等工作时,加强对上述几类电力需求的细化分析,加大电力供应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强化电力兜底保障能力建设,引导用户积极参与电力负荷调节,保障电力平稳供应。
- 高虎王峥田磊
- 关键词:电力消费新兴产业
- 2019年我国石油市场分析与2020年展望被引量:2
- 2020年
- 2019年,我国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炼油产能快速扩张使成品油产量增速加快,成品油净出口再创新高;在增储上产政策促动下,国内原油储产量探底回升;受炼油能力增长拉动原油净口量仍较快增长、首次突破5亿t,对外依存度依然维持高位。油气体制改革举措逐步落地,石油市场进一步开放、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取得标志性进展,同时在调整税费政策、完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等方面出台了系列规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一季度我国成品油需求造成较大影响,但将逐步回复,全年成品油需求预计低速增长,原油产量有望持续回升,炼油能力持续较快增长将推动成品油出口继续增加。
- 田磊王闫潇潇李云付晓晴
- 关键词:石油
- 石油储备释放对油价影响研究——基于美国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战略石油储备是影响原油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储备的释放和收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油市场供需平衡,进而影响油价。美国是全球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最大、动用石油储备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研究美国历次石油储备释放对油价的影响,有助于系统的理解储备释放与油价之间关系。本文基于美国历史27次石油储备释放实证分析研究储备释放对原油市场影响,发现储备释放能够在短期内小幅影响油价,但长期看储备释放并不改变油价走势,且储备释放绝对量大小对油价影响较小,储备释放更适宜作为临时供应中断或平抑市场突发性波动的对冲手段。
- 田磊王殿铭费奕儒田广武
- 关键词:战略石油储备原油价格
- 乌克兰危机下,国内外石油市场发展新动向——2022年石油市场发展形势及2023年展望被引量:2
- 2023年
- 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影响。短期看,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低位反弹,但仍比疫情前低约100万桶/天;石油供应遭受冲击,市场整体保持偏紧态势;国际油价冲高后振荡下行,全年布伦特、WTI原油期货均价同比上涨约40%。从发展趋势看,全球石油贸易格局加速演变、市场重组分化态势加剧,石油商品属性增强趋势遭逆转、能源安全成关注焦点,全球能源转型短期波动、中长期碳减排加速。在国内外经济的综合影响下,2022年我国成品油消费显著下滑,国内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原油进口略有下降,带动对外依存度继续回落。从石油消费趋势看,疫情对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商务模式、产业结构等影响将持续存在,成品油消费驱动力有所弱化、需求峰值有望提前,近中期基础石化原料需求增长势头仍将延续。展望2023年,乌克兰危机下,全球石油供需将维持紧平衡状态。随着经济持续复苏,我国原油、成品油消费预计出现短期补偿式反弹。
- 田磊
- 关键词:石油能源安全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