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芳
- 作品数:48 被引量:4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
- 2025年
-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基于2018年洛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对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量为3.21×10^(7)t/a,林木养分固持量为8.52×10^(4)t/a,涵养水源量为6.64×10^(8)m^(3)/a;固碳量为2.03×10^(6)t/a,释氧量为2.37×10^(6)t/a;提供负离子量为1.07×10^(26)个/a,吸收污染气体量为8.49×10^(4)t/a,滞尘量为9.50×10^(6)t/a。2018年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84.76亿元/a,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按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林木养分固持>森林游憩。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空间分布均大体呈现西南部>中部>东北部的格局,西南部的嵩县、栾川县和洛宁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占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的68.73%,东北部的洛阳市区、伊川县、孟津区和偃师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占全市总价值量的6.35%。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大小表现为: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竹林,乔木林价值量为240.78亿元/a,占总价值量的87.98%。乔木林不同优势树种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大小排序为:栎类>刺槐>杨树>其他硬阔类>油松>柏木>泡桐>针阔混交林>其他软阔类>阔叶混交林>落叶松>其他针叶林。
- 严正阳李志超王顺兴刘领王艳芳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价值量
- 生物炭对褐土旱地玉米季氮转化功能基因、丛枝菌根真菌及N_(2)O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以豫西旱地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处理(T0:不施用生物炭;T1:施用生物炭20 t/hm^(2);T2:施用生物炭40 t/hm^(2)),采用密闭式静态箱法测定N_(2)O排放通量和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氨单加氧酶(amoA)、亚硝酸盐还原酶(nirS、nirK)以及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的基因丰度,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和含水量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和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T1和T2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较T0显著提高38.44%和71.01%;T1和T2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较T0显著增加15.89%和30.46%;T2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较T0处理显著提高14.87%;T1和T2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较T0减少10.57%和21.40%。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AM真菌侵染率显著增加,T1和T2处理分别较T0处理提高71.88%和115.88%;AOA、AOB、nirK和nirS基因丰度显著降低;nosZ基因丰度增加。施加生物炭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均低于不施生物炭处理,具体表现为:T0>T1>T2。相关分析表明,生物炭施用量与AM真菌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nosZ基因丰度呈正相关;与AOA、AOB、nirK、nirS基因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N_(2)O排放通量与AOA、nirK、nirS基因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AM真菌、nosZ基因丰度、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集成推进树(ABT)分析表明,AOA对N_(2)O排放的影响最大,其次是AM真菌和nirS。总之,生物炭处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AM真菌侵染率、调节硝化、反硝化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减少N_(2)O气体排放,为旱地农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减少N_(2)O气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 刘领马宜林悦飞雪乔鑫鑫尹飞王艳芳
- 关键词:生物炭旱地玉米
- 福建南平复烤片烟自然醇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为了探究福建南平复烤片烟的自然醇化规律及最佳醇化周期,将南平K326品种B2F和C3F等级复烤片烟存贮于河南新郑醇化库进行自然醇化,分析醇化片烟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2个等级片烟中总氮、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总量和pH值均呈下降趋势,多酚总量呈增加趋势。与醇化9个月相比,醇化30个月时B2F和C3F等级片烟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下降7.01%和13.79%;多酚总量分别增加25.50%和13.79%。B2F和C3F等级片烟分别在醇化18和15个月时感官质量总分最高,此时可对醇化片烟进行加工,可以保质减耗。相关分析表明,感官质量总分与总植物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气品质与余味均与莨菪亭、芸香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香气量与莨菪亭、芸香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
- 范宇鑫王丽君白峰徐辰生段卫东申洪涛王艳芳刘领
- 关键词:片烟自然醇化化学成分致香物质感官质量
- 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培养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人才,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本文在对目前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确保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健康发展。
- 宋鹏陈明灿田广厚王艳芳黄明孔蓓蓓
- 关键词: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
- 基于实验室条件的干旱胁迫下4个烤烟品种(系)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为明确不同烤烟品种(系)苗期的耐旱性差异,进一步揭示烤烟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选取洛阳烟区4个主栽烤烟品种(系)豫烟6号(Y6)、豫烟10号(Y10)、云烟87(Yun87)和LY1306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浓度10%、15%和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4个烤烟品种(系)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参试烤烟品种(系)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表现出明显差异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Y6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蒸腾速率(Tr)降幅最小;LY1306的生物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幅最小;Yun87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幅最小;Y10的生物量、SPAD值、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Pn、Tr和Fv/Fm的降幅最大.通过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Y6和LY1306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Yun87和Y10抗旱性较弱.
- 李冬王艳芳王丽君赵世民董昆乐申洪涛刘领
- 关键词:烤烟干旱胁迫叶绿素荧光参数
- 复烤片烟在不同醇化环境中的质量变化被引量:5
- 2022年
- 探究相同复烤片烟在不同醇化环境中自然醇化进程及烟叶醇化质量的变化和差异,为复烤片烟进行合理异地醇化提供理论依据。将福建南平K326复烤片烟分别存贮于河南新郑和福建武夷醇化库进行自然醇化,分析不同醇化环境中片烟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醇化的进行,河南新郑醇化库和福建武夷醇化库醇化片烟的还原糖、总糖、总氮和烟碱均呈下降趋势,与未醇化时相比,醇化24个月时,河南新郑醇化库片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12.74%和9.31%;福建武夷醇化库片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15.58%和12.56%。在整个醇化期,河南新郑醇化库片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福建武夷醇化库,两醇化库片烟中总氮、烟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随着醇化的进行,两醇化库片烟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莨菪亭、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芸香苷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福建武夷醇化库片烟中多酚类物质降解幅度高于河南新郑醇化库。在相同醇化时间,福建武夷醇化库醇化的片烟外观质量均优于河南新郑醇化库醇化的片烟。两醇化库片烟的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河南新郑醇化库和福建武夷醇化库片烟的感官质量分别在醇化16个月和12个月时达到最佳,福建武夷醇化片烟的最佳醇化状态较河南新郑醇化片烟提前4个月。福建武夷醇化的片烟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均高于同期河南新郑醇化片烟的感官质量评吸得分,且在醇化后期感官质量得分降低速率较慢,保质效果更好。总之,与河南新郑醇化库相比,在福建武夷醇化库进行醇化的片烟具有醇化时间短、品质佳、保质期长的优点。
- 李乾云申洪涛段卫东奚家勤王艳芳王小东刘领
- 关键词:片烟醇化温湿度化学成分感官质量
- 留叶数目和方式对烤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留叶数目和方式对洛阳烟区豫烟6号(Nicotiana tabacum cv.Yuyan No.6)叶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数目影响了烟株底叶离地高度、株高、株型,以留叶18~20片/株处理的烟株底叶离地高度和株型较为适宜;留叶数目显著影响了上部叶的叶面积,但对中部叶、下部叶的叶面积影响较小。随着留叶数目的增多,上3叶的叶面积逐渐减少;留叶数目还影响下部叶和上部叶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性能,但对中部叶没有显著影响。随着留叶数增多,下3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减少,胞间CO2浓度逐渐增加;留叶22片/株时,上3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同一留叶数条件下,2次留叶处理的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比1次留叶略小,但没有显著差异。建议在洛阳烟区种植豫烟6号品种以现蕾期1次留叶18片/株为宜,这有利于烟株各部位叶片的协调发展。
- 周俊学王艳芳刘杉李继伟赵世民王慧王小东刘领
- 关键词:烤烟光合特性
- 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和镉吸收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9年
- 为比较玉米不同类型及其基因型对重金属镉富集特性的差异,筛选出具有镉(Cd)低积累潜力的玉米品种,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3种玉米类型(普通玉米、甜性玉米和糯性玉米)的6个基因型(掖单13、郑单-958、苏玉糯-2、沪玉糯-2、金珠蜜超甜和申甜-1)在镉中度污染胁迫(3 mg·kg^(-1))与轻度污染胁迫(1 mg·kg^(-1))下植株生长及镉吸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轻度镉胁迫(Cd1)能够促进所有玉米基因型的生长,而中度镉胁迫(Cd3)降低了掖单-13、苏玉糯-2和沪玉糯-2基因型的生物量,同一镉水平下植株的生物量表现为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随着土壤镉含量的提高,镉在普通玉米基因型根中的分配量大于甜型玉米和糯型玉米,但同一镉水平下普通玉米茎、叶和籽粒中的镉含量显著低于甜性玉米和糯性玉米。参试6个玉米基因型中普通玉米郑单-958基因型对镉的生物富集和转运能力最小。依据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17)和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郑单-958基因型在土壤轻度镉污染(Cd1)下籽粒中镉含量为0.083 mg·kg^(-1),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0.1 mg·kg^(-1)),2个普通玉米基因型和2个甜玉米基因型籽粒中的镉含量在土壤中度(Cd3)、轻度(Cd1)镉污染下均未超过国家饲料卫生标准(≤0.5 mg·kg^(-1))。本研究结果为中、轻度镉污染耕地进行玉米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艳芳悦飞雪李冬刘领
-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镉胁迫
- 许昌烟区上六片烟叶原料质量的稳定性评价
- 2025年
- 对2020-2022年许昌烟区16个收购站点上六片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取样分析,评价统计了各收购站点及年际间上六片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许昌烟区上六片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存在较高的空间异质性,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较高的站点主要分布在禹州南部和襄县南部,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高的站点分布在襄县东部,钾含量和氯含量较高的站点分布在襄县西部和中部。(2)化学成分指标在年际间变异均较大的站点为库庄、张庄、范坡;化学成分指标的总变异系数表现为钾氯比>氯>糖碱比>钾>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氮碱比>总氮。(3)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表现较好的站点主要为汾陈、姜庄、张庄、王洛,且襄县收购站点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总体优于禹州;感官质量总分与还原糖、钾氯比呈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钾含量、钾氯比和氯含量是影响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主要因子。
- 范宇鑫何冰白峰葛梦龙王红霞和梦颖李建华申洪涛王艳芳刘领邱建华
- 关键词:化学成分稳定性
- 豫西旱地烟薯间作模式下不同株距对烤烟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探索适宜豫西旱地烤烟高质量发展的烟薯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烤烟‘LY1306’和鲜食甘薯‘普薯32’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烟垄栽薯”2∶2间作模式下烤烟不同株距(65、60 cm和55 cm)配置对烟株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移栽后90 d,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株距为65 cm时,烟薯间作烟叶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提高5.09%~5.12%和5.17%~8.17%,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提高4.90%~6.81%,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分别提高16.39%~21.50%、23.82%~27.72%和36.21%~45.31%,土传根茎病害发病率降低74.38%~78.42%;烤烟株距为60 cm时,烟薯间作烟叶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提高3.71%~4.79%和4.69%~7.61%,SPAD值提高3.80%~5.55%,P_(n)、G_(s)和T_(r)分别提高14.03%~19.77%、15.68%~22.49%和29.83%~35.78%,土传根茎病害发病率降低75.30%~78.11%;两种株距下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配比较烤烟单作更为合理。随着烤烟株距的减小,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总产值及烤烟感官评吸总分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当烤烟株距为60 cm时,烟薯间作的总产值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82 855.40 CNY·hm^(-2)和81 654.55 CNY·hm^(-2),较烤烟单作提高15.85%和22.43%。综上,豫西旱地采用“烟垄栽薯”2∶2间作模式的LER>1,具有间作优势,且烤烟株距调整为60 cm时(烤烟单作株距65 cm),烟株生长较好,产量质量指标最优,综合效益最大。
- 王悦华马珂苏少伟周俊学申洪涛温烜琳张书豪李友军王艳芳刘领
- 关键词:烤烟株距烟叶产量豫西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