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63 被引量:320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儿童
  • 22篇哮喘
  • 14篇患儿
  • 13篇细胞
  • 11篇哮喘患儿
  • 10篇支气管
  • 10篇支气管哮喘
  • 10篇气管
  • 10篇过敏
  • 9篇气道
  • 9篇免疫
  • 9篇鼻炎
  • 8篇尘螨
  • 7篇变应性
  • 7篇变应性鼻炎
  • 6篇性疾病
  • 6篇特异
  • 6篇特异性
  • 6篇病毒
  • 5篇气道高反应

机构

  • 5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济南市儿童医...

作者

  • 54篇王燕
  • 37篇向莉
  • 29篇李珍
  • 28篇任亦欣
  • 26篇刘永革
  • 24篇苗青
  • 18篇侯晓玲
  • 16篇朱康
  • 15篇关辉
  • 14篇许巍
  • 12篇刘晓颖
  • 11篇王亚如
  • 9篇谢正德
  • 8篇王群
  • 6篇闫静
  • 6篇刘亚谊
  • 6篇申昆玲
  • 5篇高琦
  • 5篇刘春艳
  • 5篇王静

传媒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综合征119例人巨细胞病毒检测的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CMV)与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综合征的关系,以及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诊断CM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综合征住院患儿119例。男71例,女48例;年龄1~7个月,平均2个月。分别在入院时采集急性期和出院时采集恢复期血清进行抗人CMV-IgM抗体和人CMV DNA检测。血清中抗人CMV-IgM抗体检测应用间接ELISA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人CMVDNA拷贝数。结果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综合征患儿119例中,人CMV感染63例,阳性率为52.9%(63/119例)。CMV感染阳性病例中,血清学方法共诊断52例,其中单份急性期血清抗人CMV-IgM抗体检测阳性47例;双份血清抗人CMV-IgM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5例;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诊断CMV感染11例(血清抗人CMV-IgM抗体检测阴性,血清CMVDNA检测阳性),占CMV感染病例的17.5%(11/63例)。119例患儿中,27例入院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MVDNA阳性,其中16例患儿同时抗人CMV-IgM抗体检测阳性、11例血清抗人CMV-IgM抗体检测阴性;出院时15例患儿检测CMVDNA均为阴性。CMVDNA阳性患儿血清中CMVDNA平均拷贝数为1.96×106(6.15×105~8.76×106)拷贝/L。结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中CMV感染较为常见,病毒感染诊断的确立要充分考虑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各自的局限性,二者可互为补充。
王燕闫慧敏张辉么远胡燕闫静谢正德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婴儿
哮喘儿童吸入变应原sIgE在1年内的变化趋势
朱康高琦侯晓玲王亚如皇惠杰王燕向莉
快速C-反应蛋白对儿科浆膜腔积液性质判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微量快速C-反应蛋白(CRP)在临床儿科浆膜腔积液性质判断及病变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本院88例胸腹腔积液标本,分别采用 Beckman-CX7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积液...
周颖张美和王燕
关键词:反应蛋白浆膜腔积液
文献传递
6岁以下哮喘患儿控制情况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6岁以下哮喘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方法 纳入2018年1-5月于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随诊的0.8-6岁患儿75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单纯哮喘组(25例)、哮喘合并鼻炎组(37例)、哮喘合并食物过敏组(5例)...
王亚如侯晓玲朱康李珍王燕刘永革任亦欣向莉
关键词:哮喘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
麻疹的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单份血清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在麻疹的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2005年1~6月间门诊诊断的疑似麻疹病例共705例,男390例,女315例,其中<8 m o 298例,8 m o^3 y 210例,3~6 y 115例,>6 y 8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nzym e linked imm unosorben t assay,EL ISA)检测血清中的抗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对抗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阴性的标本,同时检测抗风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型、柯萨奇病毒和埃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705例疑似麻疹病人中,抗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547例(阳性率77.6%,547/705),其中<8 m o248例(45.4%,248/547),8 m o^3 y143例(26.1%,143/547),3~6 y 93例(17.0%,93/547),>6 y 63例(11.5%,63/547);麻疹-IgM阴性共158例,占总病例数的22.4%(158/705)。该158例麻疹可疑病例中,45.6%(72/158)的病例通过检测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型-IgM而确诊。结论6 y以下儿童为麻疹的高发人群,其中8 m o以下婴儿患病率最高,提示母传抗体的保护作用不足。单份血清在麻疹实验室确诊中存在缺陷,对于麻疹IgM阴性的临床麻疹疑似病例,不能除外麻疹,应查恢复期血清以明确诊断;另外临床麻疹疑似病例需要与风疹、肠道病毒感染和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其它病毒感染所致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相鉴别。
刘亚谊闫静王燕张辉买颖刘春艳谢正德
关键词:麻疹抗体检测
规范治疗管理对哮喘患儿的控制效果和肺功能转归研究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 分析两年规范治疗管理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儿的控制率、肺功能转归分布,初步探讨影响哮喘控制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儿童院过敏反应科按GINA指南(2014版)规范治疗管理≥两年的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病史资料,分别在其规范治疗管理达一年、两年时进行年度哮喘控制效果及肺功能评价,并根据患儿对控制治疗的反应性分为稳定组及难控制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哮喘病程、合并鼻炎、变应原致敏状态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分布差异.结果 共入选149例患儿,初诊时使用2级、3级和≥4级控制治疗比例分别为20.2%、67.1%、12.7%.治疗管理一年、两年时哮喘控制率分别为81.8%和83.2%.治疗管理一年时肺功能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管理前(P<0.05),治疗管理两年时仅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和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25% pred)显著高于治疗管理前(P<0.05).稳定组及难控制组性别、年龄、哮喘病程、合并鼻炎、变应原致敏及初始控制治疗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规范治疗管理一年期分组,控制稳定组PEF% pred显著高于难控制组(97.3±14.3比93.1±15.1,P<0.05);以规范治疗管理两年期分组,控制稳定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难控制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难控制组(81.0±9.47比77.4±8.95,P<0.05).结论 长期规范治疗管理会提高学龄期哮喘儿童的控制水平及肺功能.多重变应原致敏和肺通气指标PEF% pred及FEV1/FVC偏低有助于提示难控制哮喘的存在.
侯晓玲刘晓颖皇惠杰苗青李珍刘永革任亦欣王燕向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
2003年北京地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株的基因型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03年流行的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方法采集2003年北京地区暴发和散发麻疹临床病例咽喉拭子,使用WHO推荐的Vero/SLAM细胞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分离株的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对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与麻疹病毒基因库中参考株进行比较,参考株包括H1a基因型9株,H1b基因型2株,H1c基因型7株,H2基因型1株,A基因型3株。结果从北京的7个行政区县的麻疹患者的咽喉拭子中共分离到8株麻疹病毒,经对分离株的核蛋白(N)碳末端450个核苷酸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国内基因库中的22个参考株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比较,该8株麻疹病毒均为H1a基因型。该8株病毒与H1a参考株Chin9322、H1b参考株Chin9475和H1c参考株Chin9427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4—0.011,0.026—0.031和0.015—0.022;而与H1a参考株中的Anhui01-1,Anhui02-2的平均遗传距离最近,为0.000—0.009。结论2003年北京地区流行的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为H1a基因型,与北京往年的本土流行株存在明显核苷酸差异,H基因型的H1b、H1c以及H2基因型在北京地区可能已经消失。
谢正德姬奕昕王艳张燕刘亚谊张辉刘春艳王燕闫静买颖申昆玲许文波
关键词:麻疹病毒基因型
花粉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检测花粉症患者在发作期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数量和功能变化,探讨Tregs在花粉症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例确诊为花粉症患者(花粉症组),20例尘螨过敏哮喘患者(尘螨过敏哮喘组)和2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CD4+CD25+Treg数量.采用磁珠分选技术分选花粉症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儿童的CD4+CD25+Treg和CD4+CD25-T细胞(Teff),采用MTT法检测CD4+CD25+Treg对自身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提取各组PBMCs的总RNA,RT-PCR法检测TGF-β1、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花粉症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10.3±4.3)岁;尘螨过敏哮喘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11.5±3.8)岁;健康对照组儿童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12.1±4.6)岁.在季节发作期内,花粉症患者外周血Treg数量[(1.82±0.82)%]显著低于尘螨过敏哮喘组[(2.96±1.34)%]以及健康对照组[(5.78±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花粉症组外周血Foxp3 mRNA基因表达水平为(0.46±0.25),均低于尘螨过敏哮喘组(0.64±0.31)和健康对照组(1.04±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花粉症组、尘螨过敏哮喘组患者外周血TGF-β1 mRNA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27和0.43±0.31,与健康对照组(0.99±0.34)相比均显著降低.花粉症组外周血CD4+CD25+Treg对自身Teff增殖的抑制率为(17.1±8.4)%,显著性低于尘螨过敏哮喘组[(21.4±9.1)%]和健康对照组[(36.0±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花粉季节发作期内Tregs数量降低和功能缺陷可能是花粉症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之一.
苗青许巍朱康侯晓玲皇惠杰王亚如刘永革王燕关辉李珍任亦欣向莉
关键词:花粉症尘螨花粉调节性T细胞免疫耐受
AG490拮抗STAT3信号通路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验证干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信号通路活化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呼吸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按数字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AG490干预组,每组10只;经鸡卵清蛋白(albumin,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STAT3磷酸化水平验证拮抗效果。形态学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气道平滑肌层增厚程度,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各组小鼠的气道阻力水平。体外分离各组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测定其胞内表型标志物蛋白水平。结果HE染色行肺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经OVA致敏激发后哮喘组小鼠可见明显气道结构病理改变。经AG490干预后,小鼠肺组织中STAT3蛋白活化水平(p-STAT3/STAT3比值)得到显著抑制[AG490干预组(0.46±0.22)vs.哮喘组(1.13±0.48),P=0.121;AG490干预组(0.46±0.22)vs.正常对照组(1.55±0.37),P=0.023]。AG490干预组小鼠气气道上皮下α-SMA阳性面积显著低于哮喘组[AG490干预组(1.56±0.24)vs.哮喘组(3.89±0.81),P=0.011]及正常对照组[AG490干预组(1.56±0.24)vs.正常对照组(1.10±0.32),P=0.012]。未观察到AG490干预对小鼠上皮杯状细胞增生的影响。与哮喘组相比,提前给予AG490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小鼠的气道反应性的发生[AG490干预组(10.90±1.52)cm H2O·s/mL vs.哮喘组(13.99±2.52)cm H2O·s/mL,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外水平证实,AG490干预显著下调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收缩表型蛋白α-SMA[AG490干预组(1.09±0.32)vs.哮喘组(0.39±0.12),P=0.002]和SM22α[AG490干预组(1.39±0.45)vs.哮喘组(2.59±0.34),P=0.014]表达。结论采用AG490干预哮喘小鼠STAT3信号通路活化,可以显著减轻慢性哮喘呼吸道重塑程度。
苗青王燕任亦欣关辉李珍刘永革许巍向莉
关键词:气道重塑平滑肌细胞气道高反应
协同诊疗管理儿童气道过敏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皇惠杰侯晓玲朱康苗青刘永革王燕向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